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学习应该________,不能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一文体现了两小儿________和孔子________的品质。
3.《表里的生物》让我们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作者选用“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等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小马虎惹出大乱子”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用词语概括人物的心情或者情感。
(1)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_________
(2)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得,那该多好啊!________
(3)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________
(4)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______
(5)奶奶看不过我被整的满脸的汗水和泪水,每次都目不忍视躲到里屋。_______
3、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
sh___睡 亮___àng j___觉 穿___ān h___回
q___群 叔___ū 院___àn 笑___ào 挂___à
4、看拼音写词语。
ɡē da(______) dǐ yù(______) páo xiào(______) 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__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垂头丧气—— (_________) 继续——(__________)
6、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词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赞颂了梅花_______的品格。
【3】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积极乐观 B.低沉孤高
7、读古诗,完成练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________________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古诗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 )
A.到底 B.奇怪 C.竟然
【3】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季节)________(哪里)的美丽景色。
【4】读了这首诗的后两句,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
A.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景色不一样。
B.那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与蓝天相连接,呈现出一片青翠碧绿;亭亭玉立的荷花盛开了,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娇(jiāo)红。
8、快乐阅读。
我想变成……
我想变成太阳,给人们带来温暖。我想变成云,在蓝天上自由飘荡。
我想变成飞船,奔向神秘的太空。我想变成彩虹,在天地间搭坐桥梁。
我想变成小草,让大地穿上绿装。我想变成花朵,叫四季春意盎然。
【1】我想变成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2】如果你是短文的作者,你还想变成什么?(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我想变成________。
9、游千尺珍珠瀑
到过密云县的人,可能大都游览过鬼斧神工、景色独秀的黑龙潭和京都第一瀑。然而,您可知道,由京都第一瀑北上约15公里,还有一处奇观绝景——千尺珍珠瀑。
去千尺珍珠瀑,交通极方便,此景距公路不过百米,但却很隐蔽,要拐过一个山弯才可见到她的真面目。四周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无比的水墨画。拐过山弯,便闻水声。只见一股清泉从一处高高探出头的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走近看,更是有趣。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落下,便自然解体,化作无数颗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万颗珍珠洒落。
这珍珠一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至今无人知晓。我们算了一下,水流从崖顶落地,需要7秒多钟。那么,如果按自由落体的公式计算……哦!高度竟达250米!我们简直被这自然奇景折服啦!
【1】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千尺珍珠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围绕千尺珍珠瀑________的特点来写的。请你把能表现该特点的语句在文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瀑布的情况呢?请你通过查资料再了解一些有关瀑布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乐园。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1.用“√”给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传说(chuán zhuàn) 模仿(mú mó)
2.仓颉开始创造字模仿了什么?他后来又根据什么来创造文字?
3.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倒飞的鸟
蜂鸟的家族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只准向前不准退后,如果有胆小的蜂鸟临阵退缩,就会遭到很多蜂鸟的围攻,最终被自己的同类啄死。
那时,蜂鸟并不像如今的蜂鸟只吃蜂蜜,只要是它们想吃的东西,它们就一定能吃得到。在整个热带雨林,没有哪种动物没有遭到过蜂鸟的围攻,也没有哪种动物是不怕蜂鸟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这种局面被改变了。那是一次森林火灾,由于蜂鸟天生敢于搏斗,不怕牺牲,所以容不得比它们更厉害的东西存在,它们看见烈火熊熊地在丛林中飞舞,大片大片地占据了它们的领地,便愤怒了。在蜂鸟王的指挥下,蜂鸟们一群群地向烈火扑去。
蜂鸟一群群地死在烈火中,但蜂鸟们不能退缩,它们前仆后继地向烈火发起进攻,结果死伤惨重。眼看蜂鸟家族就要全军覆没了,这时,蜂鸟群中有一只蜂鸟动摇了,它试图往后退,蜂鸟王一眼就看见了那只临阵退缩的蜂鸟,当它狂怒地指挥其他蜂鸟向那只临阵退缩的蜂鸟扑去时,其他蜂鸟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向这个背叛者扑去。
令蜂鸟王不解的是,还有一部分蜂鸟也跟着那只蜂鸟一起向后飞去。
蜂鸟王和众多的蜂鸟成了那次烈火的牺牲品,而那一小部分蜂鸟则活了下来,并延续了蜂鸟的生命。后来的蜂鸟便一直倒着飞翔,并且不再动辄(zhé)攻击其他动物,它们变得性情温和,只吃蜂蜜。如今,尽管它们弱小,但在那片丛林中也有一处它们的生存空间,它们与整个丛林的生灵同在。
如果当初没有那只肯退一步的蜂鸟,蜂鸟的生命就不可能得以延续。很多时候,人们会陷入一种盲目的追求中而不知醒悟。如果人人都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那么人生还有什么坎坷过不去呢?
【1】蜂鸟一群群地死在烈火中,但它们为什么不退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的蜂鸟和以前的蜂鸟有什么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句子意思填空。
在整个热带雨林,没有哪种动物没有遭到过蜂鸟的围攻,也没有哪种动物是不怕蜂鸟的。
(1)面“ ”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句,变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画“ ”的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知难而退,保全性命
B.我们不能陷入一种盲目的追求而不知醒悟
C.遇事要根据情况决定自己的进退
【5】你想对蜂鸟王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类文阅读。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亿美元,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好像这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细致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他在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你认为比尔·盖茨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回答问题。
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妈妈,我在这ㄦ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八九岁时,因为家里贫穷,爸爸叫他去放鸭子。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他小心翼翼(yì)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1】默读文章,文章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你用“ ”画下来。
【2】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句中“迷恋”的意思是什么?请你联系前文理解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录文中表现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两件事情看出法布尔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一是:抓纺织娘;二是:____________。
【5】你读懂课文意思了吗?你认为下面哪些句子是对法布尔的正确评价?
①法布尔喜欢放鸭子; ②法布尔喜欢会唱歌的小虫子;
③法布尔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 ④法布尔喜欢把昆虫放进衣袋里;
⑤法布尔没有被爸爸的训斥吓倒。
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填序号)
【6】如果让你给这篇文章加上一个题目,你选择哪一个呢?( )
A.迷恋昆虫的法布尔
B.法布尔
C.喜欢大自然的法布尔
14、阅读类文,完成练习。
论读书(节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gao)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 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智力不集中”的人可读___________。
【2】和画“ ”的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短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一段话。(至少写两句)
今天的雪下得真大!______
16、写出你最熟悉的一种植物的样子。
例: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示范,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太阳出来了,小桥、湖面、远山都变成了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风把树叶吹走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
(2) 花瓶被他打碎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
(3)上课不认真听讲,成绩怎么会好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总有我们想要写信给他的人,那个人或许是你的至亲,或许是和你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或许是曾带给你感动的人。请你写一封信给他(她),倾诉一下你的喜悦、烦恼和感动,400字左右。注意书信格式,写清楚这件事什么地方令你喜悦、烦恼或感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