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完成字词练习。
一(_____)铃铛 一(_____)丝绸
绮丽的(______) (______)的低语
如(_____)如(_____)
1.加点字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
3.写出与最后一个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
2、拼一拼,写一写。
xiū sè (___) wǔ rǔ (___) dù jì (___) páo xiào (___) qí dǎo (___)
3、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填空。
(______)然大物 (______)高望重 狂风(______)号 风雨同(______)
(______)然大悟 (______)去寒来 震耳(______)聋 囫囵吞(______)
以上词语中,由两对反义词组成的是_____________;指外表上庞大的东西的是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父亲是默默工作的____________,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2)会上和会下他简直判若两人,是个典型的____________。
(3)他可真是________,一毛不拔。
(4)它_______________,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5)鸭的步调急速,有___________之相,鹅的步调从容,_________的。
5、把词语补充完整。
1.循( )蹈( )
2.( )为( )知
3.( )不( )道
4.( )而易( )
5.天道( )( )
6.( )塞( )开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秋
你悄悄地走来, 你悄悄地走来,
走进花园。 走进田间。
霎时,万紫千红的菊花开了,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
它把波浪似的的头发披在肩上, 那一片片庄稼,
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 远看,好似翻滚着的千层波浪;
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
【1】这首诗歌描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地方在秋天时的美景。
【2】诗歌中把哪些景物当作人来写?用“_____”画出来,并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
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
①三万里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摩天: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
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
【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诗句中的“遗民”是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_______)
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泪尽”一词字用得很好,写出作者一次又一次失望的心情。(_______)
【5】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___,诗中描绘黄河、华山的趋势雄伟,还写了作者盼望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又一次失望。表达作者 ___________ 的感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唐]白居易
离离_________,一岁一_________。
_______烧不尽,_________吹又生。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诗句中“岁”字的意思是( )。(填序号)①岁数②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9、课内阅读。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节选自老舍《北京的春节》,有省略)
【1】文段中,作者引用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形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读来“京味儿”十足。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作者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讲卫生
小明病了,直叫肚子疼。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
医生问小明吃了脏东西没有,小明摇摇头。医生看了看他的手,发现他的手很脏,指甲也很长,说:“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的。”
小明记住医生的话,做到经常洗手、剪指甲,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选一选。小明生病的原因是( )
A.用脏手拿东西吃。
B.感冒了。
C.衣服穿得少。
【3】小明记住医生的话,做到经常洗手、剪指甲,成了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
11、课外阅读。
生命的一部分
刘心武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做一本书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了那一本台历。那是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浪费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有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坏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心理把我们的思绪推向混乱与偏颇,在好奇心驱使下把那样的书拿来翻翻也无大碍,绝大多数读过一定数量好书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排拒那坏书的影响。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作者通过这篇短文主要是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谈一谈作者认为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提倡利用在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
B.作者认为要重点读名著、经典的书。
C.作者认为时下热门的书,确实好的可以细读,徒有虚名的可以粗读。
D.对于偶然碰到的一些“瞎糊弄”的书,作者认为读后没有收获。
【5】下面名言与短文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 )
A.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B.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C.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D.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2、阅读短文。
种地高手
①太阳缓慢从山顶上滑下去,又慢慢坠入谷底。西边天际的火烧云还没有散尽,绿油油的麦浪浸泡在粉红色的晚霞里。
②这是雨后的第二天、正是麦地墒(shāng)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最好的时候。为抢抓这一难得的墒机,年过花甲的阿贵起了个大早,头顶星星和残月去了自家的麦地。他干活麻利,中途基本不休息,只喝了几口矿泉水,啃了大半个馒头。但紧赶慢赶,天黑前还是没能松完这块地。他心里火急火燎的,赶紧从马甲口袋里掏出一只手电筒,用尼龙绳拴牢斜背在肩上,用手电筒照明继续干活儿。
③待他松完这块地,夜已深沉。他扛起锄头,向东边家的方向走去,村道两旁的小麦花、油菜花,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野花,正憋足劲赛着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田野,花香,星空,阿贵突然觉得自己一辈子当农民也挺好:一年四季可闻庄稼、瓜果散发的清香,一日三餐吃最新鲜的蔬菜……
④这,就是农人阿贵一天的劳动情境。
⑤天道酬勤,人勤地不懒。作为与阿贵同年的儿时玩伴,我曾问他:“你的地比别人种得好,有何秘诀?”他抿嘴憨慈一笑,伸出两根手指告诉我:
“ 。”
⑥说起种地与科技的关系,阿责感触良多,讲起了他种地不注重科技而吃过的苦头。那年,他家自留地里的玉米长势喜人,玉米穗在暖阳的照拂下争相绽放。他看在眼里,喜戴心头。有一天,他听别人说,抽掉玉米花穗可让玉米多吸收营养,进而增加玉米的产量。他信以为真,把满园玉米的花穗全抽了,结果事与愿违。玉米因没有花穗授粉导致颗粒无收。失败让他懂得了一个道理:种地不能靠道听途说或拍脑袋行事,盲目蛮干最终是要吃苦头的。痛定思痛,在以后种地的日子里,他开始认真研究科技的作用。
⑦有一年春天,雨水特别多。隔壁阿春家种的豌豆一个劲往上蹿,村里老人都说不正常。阿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赶紧跑去找阿贵。阿贵从科技书里找对策,告诉他这是雨水过多造成的,放任不管会影响结豆子,可通过打顶进行抑制,施些磷肥壮秆儿。阿春照着阿贵说的去做,立马见效,豌豆长势回归常态。当地土壤缺磷元素,补充破肥后地力大增,豌豆花开得极浓艳。花多果实自然就多,那年阿春家的豌豆产量翻番。尝到科技甜头的阿春,逢人便夸阿贵种地有一手,家里藏有种地的“法宝”。村里人听阿春这么一说,纷纷跑到阿贵家里,嚷着要一睹为快。阿贵哭笑不得,拿出几本卷了边儿的农业科技图书给大家看。村民一看都笑了,说:“这‘法宝’也太神了,咱家也得来上一套。”自此往后,村里凡种地的农人,家里都添置了几本指导种地的书。
⑧阿贵和妻子育有一子,儿子从小读书用功,大学毕业留在了城里,买房买车娶妻生于,儿子接他到城里颐养天年。结果三天后,阿贵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村里。左右邻居都跑出来跟他打招呼,逗他说:“放着城里好好的舒服日子不过,是不是犯傻?
⑨阿贵说:“城里的光景再好,也比不上眼前的田野、花香和这片肥沃的麦地。”说完,他扛起锄头又一头扎进了他的麦地里。村里人看阿贵眷恋土地,渐渐心生佩服,时不时登门向他请教科学种地、科技致富的门道。而他呢,总是热情接待,有求必应,乐于授人以渔。
⑩在阿贵科学种地的引领下,乡亲们种地越来越有信心,并亲切地称阿贵为“种地高手”“致富能人”。阿贵说,这对他而言,是最受用的褒奖。
【1】短文围绕阿贵种地写了四件事,请根据提示补充相关情节。
阿贵给小麦松土保墒→__________→__________→阿贵放弃城市生活,回村种地
【2】联系上下文,补充第⑤段阿贵的回答。
【3】读第⑨段画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再照样子写一写。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结合具体事例说说阿贵这个人物的特点,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训练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1】读上面文字根据“预测单元”学到的预测方法来进行推断。
由“嘴上带着微笑”推测到小女孩生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推测到小女孩生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课文中“小女孩划着第二根火柴看到了烤鹅,因为她太饿了。”这是作者丰富的想象。请你也发挥想象,想一想,此刻,除了烤鹅,挨饿的她还需要什么,会看到什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句中“诞生”能换成“出生”吗?为什么?
15、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例:您帮我买张报纸。
请您帮我买张报纸。
你帮我买张报纸,好吗?
①你不要随地扔果皮。
②你们让个座位给老人坐。
17、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写出了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______、______、______。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写迎春花:瞧,那嫩黄色的迎春花,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舒畅”造句。
(2)高楼大厦被沙漠淹没了。(改成“把”字句)
(3)我望着父亲。(扩句)
(4)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缩句)
(5)人们渴望呼吸到原来的清新空气。人们开始怀念绿树成荫和鸟语花香。(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9、羊已经丢了,再修羊圈有用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再见了,……》
时光飞逝,已经临近小学毕业;蓦然回首,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回忆和不舍。 请你选择最依恋的人、事、景、物,把《再见了,……》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