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汉字。
yán liào____fú zhuāng____guī zé____zhǔn bèi____
zhī zhū____liú lèi____pái liè____kǒng què____
2、下面的句子换成现在的说法应该怎样说?
(1)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原文填空
1.《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_______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阐明了人类生存“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_________。
2.有所期诺,_____________,有所期约,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
4.解释意思;
渚:____________
5.这首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内容我知道。
(1)古月( ),口天( ) ,双人( ),言午( )。
(2)我画了个红红的( )( ),送给( )( )。
(3)( )( )明( )( ),疑是地上霜。
(4)( )( )此山中,( )深不知处。
(5)春眠( )觉晓,处处闻啼( ),夜来( )雨声,花落知( )( )。
5、按朝代写出你所知道的一位古代人名。(3分)
朝代 | 春秋 | 战国 | 三国 | 唐 | 宋 | 清 |
名人 |
|
|
|
|
|
|
6、课外阅读我能行。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
B.青、绿、白、红、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
7、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该词主要使用 手法,请你找出其中的四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8、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绝句》是_____________代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视觉感受,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嗅觉体验;既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描摹,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态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动人的春色图。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④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选择正确答案,把字母填到括号里。
(1)和“差不多”的“差”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参差 B.出差 C.相差 D.差别
(2)和“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3)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甫洛夫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1)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灵感”指的是( )
A.神异的灵应 B.创作的冲动 C.细腻的感觉 D.突然间得到的启发
(2)从这句话中可知,科学的灵感是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这里采用华罗庚的话来说明观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知,经由“偶然的机遇”发现真理,要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5】第③段中“这样的事例”在原文中具体指什么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一朵自由行走的花
曹 芸
世人称我为雪莲。
我是一朵花,生长在雪山之巅。自我记事起,我入眼的都只是一片苍茫,这景色万年不变!
我计划着一次用生命进行的探寻。我不孤独,在这里我有很多的家人,但这样单调乏味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想不是。我需要其他的颜色来完整我的余生,我要走的路还很长。
我毅然走出了我的家。
入目的不再是亘古不变的白,而是一些很鲜活的、灵动的色彩,一路走去,仿佛一幅画卷。
我走进山林里,那些花草树木都很惊奇地望着我,我一笑而过,不留只言片语。
“瞧,她怎么和我们长得不一样呢?”
“应该是雪山上下来的吧,她可是通体雪白。”
“那就糟糕了,现在正有人在这片山林里寻找稀世药材呢。”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我们快点追上她,别让她被人类囚禁了。”
我轻快地走在路上,我还想着,这样真好,每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景致。
殊不知,危险正在悄悄地靠近。
不久,我就看见两个男人向我跑来,他们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正当我吓到不知所措,他们却被藤蔓绊倒了。而身旁的那些草木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要快跑,可是我应该跑去哪?我迟疑了很久,看到那些草木为了保护我而被站起来的两个贪婪的人砍得遍体鳞伤,心里忽然就有了答案。
(选自《创作》 2018年第2期)
【1】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拼音。
【2】“看到那些草木为了保护我而被站起来的两个贪婪的人砍得遍体鳞伤”中,“贪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体鳞伤”换个词代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莲依然走出了家,是因为( )
A.她原来的生活单调乏味孤独。
B.她喜欢五颜六色的色彩。
C.她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4】“殊不知,危险正在悄悄地靠近”,“危险”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雪莲心中的答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回忆课文《祖父的园子》,按要求做一做。
①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zhǒng zhòng)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zhǒng zhòng)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liū liù)平。
②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jiē jié)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1】请把上面两段语句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2】《祖父的园子》选自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萧红的作品语言很有特点,请你再品读一下上面两段语言,并结合原文,看看下面选项中哪几项更符合作者的语言风格。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
A.重复
B.自然
C.直率
D.反复
E.啰嗦
12、生活中的学习
高铁已经成了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一张小小的高铁票上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请根据如图的车票内容完成题目。
(1)填空:我知道这位乘客要从 _____ 站前往 _____站,票价是 _____元。
(2)判断对错,打“√”或“×”。
①到达时间是17:53。 _____
②乘客乘车或发货不能在同一个官方网站买票。 _____
③这张票是刘建国买的,他可以给别人使用。 _____
13、阅读短文。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chǔ chù)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lǜ lù)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辩)出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我会按要求写词语。
写出反义词:爱慕——(_______) 有用——(_______) 好处——(_______)
写出近义词:可贵——(_______) 体面——(_______)
爱慕——(_______) 立刻——(_______)
【3】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4】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______),却具有(____________)。
【5】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个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zhǎng zhàng)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dǎo dào)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什么?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B.“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3】联系全文,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是什么?在文段中用“﹏﹏﹏”画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 ,却被老师 ,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如: 。
15、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1)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这块石头不正是这样吗?
(2)海力布把宝石含在嘴里。
16、句子乐园。
1.金老师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作业来布置。(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真厉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写具体)
17、句型练习。(4分)
(1)托德刻薄地说:“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修改病句: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8、我会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9分)
(1)邓小平 我 爷爷 表演 做了 为 电子计算机
(2)有趣的 书架 摆着 上 许多 书
(3)活动 真 课间 丰富多彩 啊
19、句子训练营。根据提示写句子。
(1)“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_____ __
(2)“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着矿产资源。”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肯定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许海峰稳稳地把枪举过头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许海峰的挑战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身穿绣着“中国”两个大字运动服的许海峰紧握手枪。(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树大地震发生时,人们立刻马上冲出房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两题任选一题。
(1)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童年。童年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稚趣。你的童年一定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请你从中选择一件把它写下来。
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400字左右。
(2)将习作题目“一件 事”补充完整,并选取一件事写下来。选材要围绕中心,习作要文从字顺,详略得当,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