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竟( ) 竞( ) 坚( ) 竖( )
洒( ) 酒( ) 困( ) 囚( )
刷( ) 却( )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大自然的颜色在诗人笔下凝成绚丽的画面——范成大笔下的田园景色色彩明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石塔前的桃花颜色可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的眼中,______是绿的,______是绿的,______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正如华兹华斯所说:____________,它源于____________。
毛主席笔下的梅花坚强不屈地在寒冰上绽放,独自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鼓琴,________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______洒满了银光。
3.蜀中杜处士的画牛图是_____________画的。
4、积累运用,名言警句我会填。
1.耳听为虚,眼见___________。
2.当局者迷,旁观者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始于___________。
5、日积月累。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____________,戒奢以俭。
3.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___。
4.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5.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
6、阅读《暮江吟》,回答问题。
暮江吟①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
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②真珠即珍珠。
③可怜:指可爱。
【1】《暮江吟》描写了四种景物:( ),( ),( ),( )。
【2】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暮江吟》中作者把( )比作( ),因为他们都是( ),把( )比作( ),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 )。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7、品读语段。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 )野果,
( )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 )小松鼠,
( )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吗?
【1】把下列四个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逗 ②采 ③摘 ④掏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对祖先生活情景的( )(填序号)
A.猜想和好奇
B.怀疑和推测
【3】“那时候”的孩子们还“在这里”做什么?请写一写。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 )家里很穷,( )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有一天匡衡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 囫囵吞枣)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多看一些书的愿望更加(紧急 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挖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饥似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4】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匡衡是一个怎样的人?(抓住匡衡的动作、语言等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凿壁偷光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呢。
丹顶鹤很逗人喜爱。它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高雅、优美。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1】丹顶鹤有_________ 洁白的_________ ,而脖子和翅膀边儿_________ 。它的_________ 就像嵌着一颗_________ , _________,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2】丹顶鹤_________ 长,_________ 长, _________也长。
【3】写出下加横线词的近义词。
(1)丹顶鹤很逗人喜爱( )。
(2)我国的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
11、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ŭ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īng xì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__。“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__。
【3】用“—”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4】这两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那只松鼠》,完成下面小题。
①连续好几个晚上,我都梦见了那只松鼠。
②它躺在我的网袋里,一动也不动,老实得就像已经没有了生命,一改几秒钟前那股拼命逃窜的灵活劲儿。
③我逮住了一只松鼠,心里当然异乎寻常地高兴。在家时,女儿常吵着要一只小松鼠,可惜城市的高楼大厦绝无松鼠的踪迹;想买一只,又没有精力去逛市场。万没想到这次在山林路边等车,却逮到了一只。
④我先是看到路对面树干上有个灰褐色毛茸茸的圆球在跳动,于是便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可是没等我接近,那个圆球就“嗖”的一下蹿上了树梢。哦,原来是一只活泼伶俐、可爱至极的小松鼠。顷刻间,我忽然又发现周围的一棵棵树上,几乎都有几只松鼠在跳动觅食。我兴奋无比,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一个松鼠王国,跑东窜西地去抓。那些小精灵呢,似乎是在故意逗我玩儿,“嗖嗖嗖”地直朝树梢蹿,然后又从这棵树梢跳到那棵树梢。我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而这时,那些小精灵又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面前的几棵树干上。待我再去抓时,它们又极其灵巧地逃之夭夭……后来,我动用了随身携带的网袋,才算逮住了一只。
⑤我很开心,看着这只一动不动躺在网袋里的“小俘(fú)虏(lǔ)”,想伸手去摸摸它。但是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⑥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像触电般地缩了回来,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很久很久,我就这么阴沉地看着它,尽力体验着它的心情;它也如此这般古怪地看着我,猜不透在动什么样的脑筋……
⑦最后,我长叹一声,终于把它放了。看着它蹿上树梢,又从这棵树梢跳到了那棵树梢,渐渐隐没在密林深处……
⑧我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发誓,回家后只字不提那只松鼠。
⑨但我毕竟忘不了那只松鼠,所以在一次得意忘形的聚餐上还是说漏了嘴。我惶恐不安地看着女儿,女儿竟一点儿也没有怪我的意思,依旧稚(zhì)气未脱地沉浸在我的故事里,并且饱含深情地问我:“爸爸,后来它回家了吗?它回到妈妈的身边了吗?”
⑩我笑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看来,女儿也忘不了它——那只松鼠。
【1】“我”逮那只松鼠的原因是什么( )
A.“我”常常梦见那只松鼠
B.女儿常吵着要一只小松鼠
C.城市的高楼没有松鼠的踪迹
D.那只松鼠活泼伶俐、可爱至极
【2】“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像触电般地缩了回来,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联系上下文,注意加点的部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
A.“我”被那只松鼠的活泼可爱吸引了。
B.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松鼠王国,兴奋无比。
C.那只松鼠毛茸茸的,“我”伸手去摸它的时候,感动无比喜欢。
D.那只松鼠绝望、抗拒、乞求的目光触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它的无助、害怕。
【3】“我长叹一声,终于把它放了。”从加点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
A.“我”心理很矛盾,作出放了那只松鼠的决定很不容易。
B.“我”因为没能给女儿捉到小松鼠而自责。
C.“我”伤害了那只松鼠,心理很痛苦。
D.“我”很舍不得那只松鼠。
【4】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两次把松鼠称作“小精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把好不容易逮到的那只松鼠给放了?
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是文中的“女儿”,听了“爸爸”放松鼠的事,你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每道题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根据序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涂。
食品保鲜
①近来,食品安全事件相继发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问题的极大关注。一些新颖技术出现在食品生产、包装、保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为食品的安全提供保障。
②食品的新鲜和纯正,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保证。
③日本开发出多种保鲜材料,投入应用很有效果。其中,一般使用的是将矿物浓缩液渗进吸水纸袋中,再用这种纸袋包装蔬菜和水果。在运输过程中,蔬菜和水果可以从矿物浓缩液中得到营养补给。与此同时,日本科技人员还研制出一种高纯度磷酸钙与聚乙烯混合而成的薄膜。实践证明,磷酸钙能吸收乙烯和二氧化碳气体,抑制叶绿素的分解,起到保鲜的作用。
④现在,还有一种用于储藏水果蔬菜的气调保鲜技术。这种技术被业界称为21世纪的新技术,亦可用于储藏中草药材、粮食及其他需要定期储藏的食品。气调保鲜与一般保鲜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调节果品蔬菜储藏室的环境温度、湿度、空气中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四个参数,延长储藏期并保持果蔬的良好品质。例如,苹果在恒温保鲜库中可储藏10周,而在气调保鲜库大约可储藏28周,保藏时间要高出近2倍。苹果在恒温库会丧失水分,果实发软,而在气调库储藏后,无论是鲜度还是硬度,仍然如同刚入库状态。
⑤国外气调保鲜技术,现已达到规模性发展。意大利形成的果蔬产品产、供、销气调链,就非常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他们在产地建气调储藏库,运输用气调车,销售有气调周转库,从而保证了市场果蔬商品丰满新鲜。这一技术在我国尚待推广和普及。
【1】不属于文章介绍的三种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的一项是( )。
A.用渗透了矿物浓缩液的吸水纸袋保鲜
B.用混合了高纯度磷酸钙与聚乙烯的薄膜保鲜
C.通过分解叶绿素进行保鲜
D.气调保鲜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气调保鲜技术被业界称为21世纪的新技术。
B.磷酸钙能吸收乙烯和二氧化碳气体,抑制叶绿素的分解,起到保鲜的作用。
C.气调保鲜技术在我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本文从保鲜材料和保鲜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国家为食品安全采取的措施。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去掉后对文意完全没有影响的一项是( )。
A.他们采取在产地建气调储藏库,从而保证了市场果蔬商品丰满新鲜。
B.其中,一般使用的是将矿物浓缩液渗进吸水纸袋中。
C.苹果在气调保鲜库可储藏28周,保鲜时间比恒温保鲜高出近2倍。
D.意大利形成的果蔬产品产、供、销气调链,就非常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4】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大约”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猩猩砍树
炎热的夏天猩猩找到了一棵浓阴如盖的大树,高兴极了。他把自己的家搬到树下。树下清风徐徐,很凉爽。“再没有什么地方比这儿更凉快了!”猩猩欢天喜地地自言自语。
到了冬天,北风刺骨,树底犹如冰窖。“都怪这棵树,如果没有它,温暖的阳光可以照到我的床前。”猩猩说着,抡起斧头就砍,决心把这棵树砍掉。
猩猩用了三个月,花了九牛虎之カ,终于倒了大格树。可那时又到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盛夏。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前不顾后。
【1】照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ABA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赤日炎炎似火烧”指的是______
①春季 ②夏季 ③秋季 ④冬季
【3】猩猩为什么把家搬到了大榕树下?
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文中的原话回答猩猩为什么要砍掉大榕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梅花鹿向林中逃去。(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陶罐被人们挖了出来。(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送小王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带弟弟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以下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写句子。
小林给希望小学捐了钱。(改写成把字句)
________。
20、语言·运用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从以下事物中选择一种,仿照例句将其颜色描写得更生动。
漓江的水 天边的红霞 雨后的天空
例: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__________
21、作文。
你最喜欢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选一个传统节日,可以写写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注意:1.注意格式。每写一段要先空两格,注意语句通顺。2.要详细写出自己是如何度过节日的,突出节日习俗,切忌写流水账。3.题目自拟,切合主题,字数3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