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庞(_________) 竟(________) 尊(________) 拨(________)
宠(_________) 竞(________) 遵(________) 泼(________)
2、填一填。
1.日照(____)(____)生紫烟,
遥看瀑布(____)(____)(____)。
(1)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___________中的诗句。
(2)李白被称为_______,和杜甫合称为“_______”。
2.白日(____)(____)(____),(____)(____)入海流。
(1)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2)老师常用“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勉励我们要好好学习。
3.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
(1)这三句诗出自北朝_________。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我国古代不少爱国诗人同样关心着祖国,宋代诗人陆游在其绝笔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林升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说着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激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2)《小王子》的作者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是_____国著名作家,他住在一个编号为“B-612”的小行星上,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 陪伴着小王子。
(3)为董永与七仙女做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诗的风格不同,诗人都有不同的赞誉,刘禹锡被誉为“___________”;杜甫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七绝圣手”。
4、看拼音,写词语。
wēi wǔ(______) pàn wàng(______) duǎn jiǎng(______)jié zòu(______) guǎng kuò(______) péng zhàng(______) yán xù(______) tiān jiā(______)
5、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______________,而不应当看他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在于奉献,而__________索取。
6、补充古诗并填空。
乞 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的作品。写的是________的晚上,妇女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7、阅读《长相思》和《乡愁》,完成练习。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长相思》和《乡愁》都是有关思乡的作品,《长相思》的体裁是_____,词牌名是__________。《乡愁》的体裁是__________。
【2】《长相思》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行军的______,叠用两个“一更”,突出了气候_____。这首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长相思》和《乡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相思》中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长相思》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爱国之情。
C.《乡愁》一诗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和形式美,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4】朗读这两首诗词应该用( )的语气。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8、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体裁是( )
A.七言绝句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律诗
【2】下列有关作者的说法的一项是( )
A.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B.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C.杜牧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D.杜牧还有一些诗篇,如《清明》《忆江南》《秋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积累。
【3】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山行:在山中行走。
B.径:小路。
C.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D.坐:坐下。
【4】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全诗的中心句是( )
A.远上寒山石径斜
B.白云生处有人家
C.停车坐爱枫林晚
D.霜叶红于二月花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B.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C.“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D.诗人与许多一般的封建文人一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
9、阅读答题。
复活节岛 太平洋的南部,有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小岛,那就是有名的复活节岛。这个岛过去经常有火山爆发,至今岛上还有许多死火山。
(1)这个岛出名不在于有火山,而是因为岛上那些巨型石雕人。岛上一共有670个石雕人,其中267个集中在拉诺拉拉库火山下,其余的分布在岛上的其他地方。这些石雕人特别高大,一般在7至10米之间。体重一般在50吨到60吨左右,最重的估计有90吨上下。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巨人,谁到了它们面前都会发出惊叹。 这些石雕人的模样非常奇特,一个个大头、窄额头、高鼻子,眼眶全都深深的。他们的头微微地往下垂。嘴巴撅得能拴住一头驴。 它们的双手按在鼓起的肚子上,都带着红色岩石雕成的圆柱形的帽子。造型手法非常夸张,好像今天“现代派”的作品。石雕人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高傲,有的平和,有的愤怒,有的快乐,有的忧郁,还有的表现出对什么都无所谓的神态。//
(2)这些巨大的石雕人到底是谁的杰作?这是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想解决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人说这些石雕人是印第安人的杰作,因为几千年前这一带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地方,他们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可是为什么别的东西都消失了,只有这些石雕人存在呢?这种说法比较渺茫,又缺乏有力的根据,因此许多人都不信服。 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些石雕人是宇宙人的杰作,因为要完成这些石雕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雕刻到运输在今天也是相当费力的,远古的人根本无法做到。这里曾是宇宙人的基地,他们在宇宙里纵横奔驰,到很远的地方去开辟新天地,忘记了这里还有这么一块乐土。当然,这种说法更加离奇了,简直像神话一样,所以它的可靠性就更小了一些。//
(3)说来说去,复活节岛上的石雕人至今还是一个谜,谁也没有揭开。越是这样,这些石雕人的魅力就越大,到那儿去找答案的人也就越多。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揭开这个谜。
【1】文章已经用“//”分成四段,写出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想象推测,这些巨型石雕人可能是谁的杰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给加点字注音。
削弱_______ 乘机______ 战袍______ 荆条______
【2】“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这句话运用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蔺相如的_______描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11、课内阅读。
《方帽子店》节选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1】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适( ) 想法( ) 突然( )
【2】请从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画上“﹏﹏﹏”。这句话把 比作 。
【3】方帽子店的主人为什么大吃一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中找出形容多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我爱秋天的红菊花
秋天,各种各样的菊花盛开了,可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朵红菊花。红菊花的花瓣是红的,弯弯曲曲的,同学们都说它像蛟龙的爪子。
一天,我到公园里去玩,见其中的一个花坛里的红菊花似乎在招呼我向前。瞧,它的茎是墨绿的,挺得笔直,看上去很神气。叶子也是墨绿的,像张开的手掌,整个花朵像个火红的绣球。我看得入了神。
后来,我到别处逛了一圈,从远处再看看红菊花,花盘微微低垂着,简直像一个含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蛋低头不语,真可谓:“朵朵盛开,五彩缤纷”,真叫人喜爱。
【1】“墨”共有(______)笔,音序查(_______),部首查(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2】短文共(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个自然段,作者抓住了红菊花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写的。
【3】用“ ”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并写一写句中把( )比作( )
【4】“朵朵盛开,五彩缤纷”的意思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
【5】用三句话介绍一种你喜欢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躺在母亲身边
(1)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2)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3)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4)“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5)“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6)“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7)“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8)“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9)“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10)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11)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12)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13)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14)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15)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16)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17)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文中A、B两处。
【2】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妙处。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一个你读过这篇文章后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会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不久,花种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小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小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的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真温暖!在阳光的照耀下,小花苗长得可快了。它满身披着绿叶,开出金黄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株小花苗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听了小蜗牛的话后,小花苗靠自己的( )爬到了墙顶上,最终开出( )。孩子们夸小花苗( )。
【2】文章中小花苗的手和脚指的是它的( )
A. 花 B. 叶子 C. 藤 D. 根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花苗没有爬上墙顶。
B. 小花苗很勇敢。
C. 没有阳光的照耀,小花苗又瘦又小。
D. 小蜜蜂没有替小花苗把墙推倒。
【4】小花苗难过的原因是( )
A. 小蜜蜂不肯帮助小花苗。 B. 小花苗没有手和脚。
C. 小花苗又瘦又小。 D. 孩子们嘲笑小花苗。
【5】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后,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
2.鱼鳃翕动。(扩句)
16、按要求答题。
(1)昆明湖很静、很绿。(改为比喻句)
(2)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改成拟人句)
17、照样子,写句子。
(1)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这个星期天终于可以痛快地玩了!”哥哥_____________
(2)例:小庆龄说:“我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小庆龄说,她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
顾客说:“我等不及了,我想做件棉袄。”
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板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曹冲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huà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huà线的地方为止。然后chēng一chēng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改成反问句)
21、习作。
习作中,要学会围绕中心意思来写,请你以“快乐的”为题目,确定中心意思,表述要清晰有条理,字数要求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