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达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王安石曾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根据诗中的描述判断,宋代应用于节日生活的科技成就是(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 2、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初统治者(     

    ①严刑峻法②让士兵还乡务农③轻徭薄赋④统一铸造五铢钱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 3、作为“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半坡遗址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了

    A. 黑陶是半坡陶器的一大特色

    B. 此处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

    C. 该聚落居民从事农业,种植粟等

    D. 该聚落居民定居,建造干栏式房屋

  • 4、商朝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目前是世界上目前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利簋 D.青铜面具

  • 5、"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一首《七子之歌·澳门》唱出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心愿。历史上霸占我国澳门300多年的殖民国家是(  

    A.沙皇俄国

    B.葡萄牙

    C.荷兰

    D.西班牙

  • 6、4月19日,201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省绍兴市大禹陵广场隆重举行。人们举行公祭大禹陵典礼是因为,大禹

    A.被称为人文初祖 B.教人们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并

    C.发明了文字 D.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人

  • 7、在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8、汉武帝时,读书人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成都

     

  • 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一系列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通行全国的道路;焚书坑儒。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C.加强边疆安全

    D.引起了阶级矛盾尖锐

  • 10、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

    A.科普著作

    B.地理学著作

    C.农学著作

    D.天文学著作

  • 11、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的暴政导致了起义的爆发

    B.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

    C.刘邦、项羽领导了这次起义

    D.起义最终失败了

  • 12、凌晨,将士突入馆驿中……太祖未及回答,有的人就把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既得天下。”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陈桥驿兵变

    B.李渊建唐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 13、两宋时期,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     

    A.玉米

    B.甘薯

    C.占城稻

    D.小麦

  • 14、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奖励军功政策的推行增强了秦军战斗力

    B.秦军战绩辉煌完全得力于秦始皇的文治武功

    C.六国自身改革的失败导致无力抗秦

    D.商鞅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主要推动者

  • 15、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 农民起义夺权   B. 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 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 外戚夺取政权

  • 16、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伯益被推荐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这段材料表明(       

    A.伯益建立了夏朝

    B.禅让制从夏朝开始

    C.世袭制遭到破坏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

    A. 经济恢复和发展

    B. 胡汉民族的交融

    C. 中外文化的交流

    D. 统一局面的形成

     

  • 18、历史的车轮碾进战国,七雄间征战不断,最后胜出者是位于西部边陲的(     

    A.齐国

    B.魏国

    C.赵国

    D.秦国

  • 19、有一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它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 20、下列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是(  )

    ①统一文字

    ②修建长城

    ③沉重赋税

    ④严刑苛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

    为“________

  • 22、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______,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

  • 23、按朝代顺序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完成填空:

    A→商朝→B→春秋→C→秦朝→D→东汉→E→两晋→南北朝

    (1)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王位,________制代替________制,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B王朝因为实行________制,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

    (4)C时期________的变法使秦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5)D时期开通的一条重要商路是________,对开通这条商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________

    (6)E建立前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段,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战役,请列举其中两例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

    (7)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改革,加快了黄河流域民族大交融的过程。

  • 24、小明在假期中进行了 “魏晋南北朝”专题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对一些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没想到笔记本不小心掉进了水中,一些重要的记录模糊了!你能否帮他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行!

    (1)小明来到襄阳古隆中,收集到“功盖三分国,名垂八阵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诗句,这是为了纪念曾在这里生活过的名人______________

    (2)在安徽寿阳,小明了解到当地家喻户晓的成语“草木皆兵”、“东山再起”和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______________

    (3)在四川成都,小明参观了著名的武侯祠,从碑文中了解到刘备于221年在成都建国,历史上称作_____

    (4)在南京,这个有“六朝古都”美誉的地方,小明知道除了南朝四个朝代外,还有__________

  • 25、唐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吐蕃关系友好,其中先后嫁入吐蕃的两个唐朝公主是_____________

  • 26、历史上的“璀璨之星”。

    (1)历史巨著《史记》是   在西汉时期完成。

    (2)东汉的   改进了造纸术。

    (3)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他是  

  • 27、列举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的建立者及民族完成下表:

  • 28、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____________,制定________,加强对________的控制。商朝最后一位王是_____,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________就出于此。

  • 29、200年,曹操和袁绍在______进行决战,曹操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毁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3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成就进行搭配。

    李冰

    发明麻沸散

    张骞

    修筑都江堰

    华佗

    通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的沟通

    祖冲之

    改进造纸术

    蔡伦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____。

    (2)唐朝鼎盛时期的盛世局面﹣﹣____。

    (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____。

    (4)唐末农民起义﹣﹣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2)识别材料二图片中的两个人物,任选其中一个人物,写出他的名字并概括其事迹。

    (3)上面两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4)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