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红河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B.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 2、唐朝诗人王昌龄有诗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以下人物中,曾经率汉军大败“胡人”的是

    A.蒙恬、班固

    B.卫青、霍去病

    C.项羽、刘邦

    D.韩信、张良

  • 3、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诗中所述“平陈业”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 4、农历三月三是轩辕帝的出生日,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每年都会自这一天举行祭拜活动。今年的祭拜主题延续了以往的主题即“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轩辕帝指的是

    A.炎帝 B.黄帝 C. D.

  • 5、“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与材料中的人物有关史事是( )

    A.建立张楚

    B.巨鹿之战

    C.灭亡秦朝

    D.约法三章

  • 6、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主要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 7、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的办法是(     

    A.重文轻武

    B.推恩令

    C.分化事权

    D.设置通判

  • 8、“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

    A.注重农业生产 B.轻徭薄赋 C.提倡勤俭治国 D.严刑酷法

  • 9、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有利于防寒保暖的半地穴式房屋的是(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 10、《史记》中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这一材料的主旨是(     

    A.解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B.陈述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

    C.赞颂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地位

    D.批评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

  • 11、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这种情况导致(       

    A.西汉王朝名存实亡

    B.社会秩序混乱

    C.国家对外战争频繁

    D.经济持续恢复

  • 12、有一个旅游团在旅游的过程中,自主发起保护长城的活动。他关于秦长城的起止点有些模糊,请你帮他确认正确的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D.西起咸阳,东到北京

  • 13、如图所示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一项成果是

    A.圆周率的计算 B.《大明历》的创制 C.指南车的制造 D.地动仪的制造

  • 14、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时间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刷的?

    A. 《甘石星经》

    B. 《丹经》

    C. 《金刚经》

    D. 《唐律疏议》

  • 15、之所以说三国鼎立是分裂中孕育统一,其依据是

    A.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B.局部统一,为新王朝的建立创立了条件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 16、“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建立之初的政治特点

    A.东晋 B.东魏 C.西晋 D.前秦

  • 17、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这说明

    A. 我国造纸技术臻于成熟

    B. 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了纸

    C. 当时使用的是“蔡侯纸”

    D. 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 18、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 19、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其中一处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地,此遗址位于(  )

    A. 云南省 B. 浙江省 C. 北京市 D. 陕西省

  • 20、“它直接诱导了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打乱了秦王朝的统治秩序,加速了残暴的秦朝统治的灭亡;它也间接影响了自此以后的历次农民起义,为后世农民起义树立了光辉的形象。”材料评述的是( )

    A.大泽乡起义

    B.“国人暴动”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取得许多突出成就,其中东汉的______改进造纸术,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名医______被称为“医圣”。

  • 22、公元前221年,_______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23、东汉后期出现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

  • 24、元朝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_》。明朝后期汤显祖的代表作是昆曲《__________》。

  • 25、___________(帝王)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26、_____(人物)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它以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南至_____

  • 27、原始社会末期,实行_______________(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种制度为后世所称道。大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 28、春秋 西周 夏 战国 商 西汉 三国 西晋 南北朝  秦 东汉 东晋

  • 29、战国后期秦国在岷江上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_

  • 30、孔子的思想后来由他弟子整理成_____一书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公元前2070年   巨鹿之战 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   秦统一六国 陈胜、吴广

    公元前209年   夏朝的建立   项羽

    公元前207年   商鞅变法   嬴政

    公元前221年 大泽乡起义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宋朝著名词人三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馐(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材料二:“上(汉文帝)常衣绨衣(粗糙的衣服)……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

    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陛下命令诸侯王推广恩德,把土地分给儿子们,陛下再封他们的儿子为候。这些人得到土地,会对隆下感恩戴德。陛下用这种办法,分割诸侯王的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

    ——《白话史记》

    材料四: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境况?为改变这种境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

    (2)概括材料二中记载的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治国措施。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

    (3)材料三中“这种办法”的提出者是谁?此“办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4)西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请写出西汉政府设置的总管西域事务的官职名称。该官职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