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汉之争,刘邦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赢得民心 B.实力雄厚 C.破釜沉舟 D.瓦解敌方
2、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著作。属于明朝医学著作的是
A.《资治通鉴》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3、请你仔细观察右图,据图指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B.中原汉族人民大量前往江南
C.江南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D.南朝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4、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半坡聚落遗址 C.四羊方尊青铜器 D.山西临汾尧庙
5、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夏、商、周朝代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 B.西周灭亡 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
6、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在 时期修建的。( )
A.秦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7、“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西汉文景时期墓)中,发现了一幅纸质地图,地图纸质薄软,纸面平整光滑,上面用细黑红条绘制了山、河流、道路等图形。这一发现证明( )
A.纸在西汉已经广泛使用
B.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
C.西汉已发明可绘写的纸
D.纸在当时仅用于绘图
9、诗中的“一代高僧”是要
“千年古寺叹兴亡,一代高僧出大唐。决渡扶桑传药典,招提律戒漫书香。 苍茫烟雨钟声晚,萧瑟秋风海浪扬。”
——《题扬州大明寺》
A.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
B.去天竺求取研习佛法
C.去日本传授佛经及中国文化
D.去新罗加强贸易往来
10、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农民起义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唐末黄巢起义
C.元末农民起义
D.明末李自成起义
11、北京人遗址位于
A.云南元谋县 B.周口店龙骨山 C.陕西蓝田 D.河南殷墟
12、传说炎帝教人们制作陶器、嫘祖擅长纺织。如今考古学者在河南等地发掘出陶壶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说明了
A.远古传说是完全可信的
B.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C.陶器和纺织一定是炎帝和嫘祖发明的
D.远古传说中蕴藏着一些可靠的历史信息
13、“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这是《史记》对战国时期一次变法的记载,主持实施这次变法的人物是( )
A. 商鞅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孝文帝
14、唐朝的对外经济交往中,从哪个国家进口的物产最多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大食
15、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吴王阖闾
16、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17、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18、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人物是张骞
B. 西域的葡萄、石榴等植物经此通道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 其路线是从西汉的都城洛阳出发,直达西亚、欧洲
D. 这条通道开辟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
19、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的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 )
A.伊犁将军 B.西域都护 C.北庭都护 D.安西都护
20、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当时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21、黄帝时期:_______创造了文字,_______制作音律,隶首发明_____,_______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22、通过禅让制产生的三个部落联盟首领_________。
23、“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 甲骨文 B. 行书 C. 小篆 D. 隶书
24、《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5、北宋建立:______年,以______为都城。
26、西汉初年,______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______。
27、完成下面填空。
28、填充题
(1)为加强朝廷对________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________率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大败匈奴,使之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3)从________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________,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________”
(4)__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到________时约3000年的史事。
29、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__________________。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___________。
30、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宋太祖实行______政策。
31、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建立的朝代及其建立者连线( )
蒙古族 西夏 忽必烈
党项族 金朝 元昊
女真族 元朝 阿骨打
32、列举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四次战例?
33、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请写出战国七雄的所代表的七个大国。并写出最西和最北的诸侯国。
(2)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什么时间进行的变法?请写出他的两项变法措施
(3)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