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役是指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长平之战 D. 赤壁之战
2、小某校同学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原始农业的兴起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冶铁技术的提高
D.耕作方式的进步
3、因风格“不虚美,不隐恶”,而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 《楚辞》
B. 《史记》
C. 《兰亭序》
D. 《洛神赋图》
4、七彩云南风景优美,气候怡人。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丁村人
5、陶器,人类最早的DIY作品,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制作了陶器。彩陶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陶器,下列遗址中曾出土彩陶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记述 | 出处 |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 《清史稿》 |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 《军机大臣年表》 |
A.设于雍正年间
B.设于雍正十年
C.因战事而设立
D.大大强化皇权
7、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哪里进行激战?( )
A.阪泉
B.涿鹿
C.巨鹿
D.官渡
8、商朝甲骨文亦称“甲骨卜辞”,卜辞内容以王室占卜为主,兼卜渔猎、农事。“甲骨卜辞”一般由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命辞(记录占卜的具体事情)、占辞(记录占卜结果)、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四部分构成。据此可知,甲骨文
A.具有研究商朝历史细节的史料价值
B.真实记录了商朝先民的生活状况
C.构造了我国成熟的汉文字书写系统
D.推动商王室贵胄文化普及到了民间
9、江南地区在秦汉时期“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到东晋后期“人口增加,经济迅速发展”,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社会的动荡
B.学术思想的繁荣
C.自然环境的恶化
D.北方人口的南迁
10、唐朝的对外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这种盛况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文化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线
D.统治者积极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11、下面为小明同学制作的清代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A.政治: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B.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文化:康熙时京剧正式形成
12、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这个观点是说,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食具
C.礼器
D.货币
13、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设置专门的机构加强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理,这一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北庭都元帅府
D.市舶司
14、如图中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B.率军反击沙俄的侵略
C.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
D.设置台湾府
15、刘秀开更始三年六月在邮南(今天河北柏乡)即皇帝位,不久在中原地区恢复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史称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16、工程造福人类。使“水旱从人”,让当地获得了“天府”美誉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 )
A.四川
B.湖北
C.广西
D.陕西
17、“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由此( )
A.禅让制取代了世袭制
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C.王位制取代了世袭制
D.世袭制取代了王位制
18、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19、距今(2019年)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最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粟
C.玉米
D.甘薯
20、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温故而知新”
C. “有教无类”
D. “当仁不让于师”
21、填空题
(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
(2)远古时代,英雄辈出。请在横线上填上对应内容传说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联合在逐鹿打败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名轩辕,相传,黄帝有许多发明:如________、________等;与此同期,________创造了文字,________制作音律;皇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__。
22、1951年,以____为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3、______________(人物)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2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
25、朝代接龙
将“春秋、西周、东周、夏、战国、商”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入下框中。
26、宋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______得到推广。
27、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 ”的有利地位。
(2)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宋齐梁陈四个定都建康的王朝,统称
(3)北朝贾思勰撰写的《 》,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盛行,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 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8、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人物是____。
29、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_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朝开始。
30、下图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回答各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 B: C: D:
31、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项目。
32、秦朝中具有监察事务职能的官职是 。
33、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最近,西山区某校七年级同学对“一带一路”相关历史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____ (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点是
材料二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先人”肩负友好和平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即西域),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摘自习近平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的“先人”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说一说“先人”两次出使中亚(西域)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管理西域的机构,管理西域36国,这一机构负责颁行汉朝的号令,调建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辖。它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客什湖以、以南的广大地区。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政府设立哪一机构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根据材料三所述,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遇,特别是在发展政策对接、基础设施投资、经济走廊、经贸合作区、产业园区、金融和贸易合作、创新和技术、海上合作、商业联系、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的合作成果。这些合作为经济增长开辟了新动力,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新潜力,为实现联合国可特续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
(4)根据材料四回答,“一带一路”建设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