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阿拉尔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连环画所示的是祖逖率部北伐、北渡长江时的场景。当船至中流之时,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酬的愤遇,豪气万丈,热血涌动,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据材料你能联想到下列哪个成语

    A.闻鸡起舞

    B.中流击楫

    C.草木皆兵

    D.投鞭断流

  • 2、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卖到中药店作为药材,后来被当时的官员王懿荣发现。他认为是古文字。学者经过研究。认定这些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 3、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 4、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对应的思想流派正确的是

    A.甲—墨、乙-法、丙-儒、丁-道

    B.甲—儒、乙-法、丙-道、丁-墨

    C.甲—道、乙-法、丙-儒、丁-墨

    D.甲—墨、乙-法、丙-道、丁-儒

  • 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 6、“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这说明东晋南朝时期

    A.南方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B.江南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 7、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D.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 8、迄今为止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下列文物中,写有这种古老文字的是

    A. B. C. D.

  • 9、下列关于唐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A.581年、李渊

    B.618年、杨坚

    C.618年、李渊

    D.618年、李世民

  • 10、“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这一时期统治者的措施不包括       

    A.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B.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C.严刑峻法,社会安定

    D.注重生产,关心农桑

  • 11、马克思曾这样写道:他戎马倥偬, 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族,马克思评价的他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阿骨打   D. 元昊

  • 12、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 13、“服事辽主,几被诛,率能奋志修身,收服属国,灭辽称帝。”该材料描述的是( )

    A.澶渊之盟

    B.金灭辽国

    C.金灭北宋

    D.元昊称臣

  • 14、七彩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 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抒发了杜甫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A.诗史

    B.诗仙

    C.诗鬼

    D.诗圣

  • 16、下表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原始的农耕社会

    C.华夏之祖的传说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 17、中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有(   )

    A. 水稻和玉米   B. 水稻和高粱   C. 水稻和粟   D. 小麦和高粱

  • 18、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下列对西晋短命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B.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

    C.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

    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

  • 19、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着一方《峄(yì)山刻石》,其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文帝

    D.光武帝

  • 2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

    B.项羽

    C.刘邦

    D.张角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识读如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汉代著名的医学家,它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是制成了“________”。创造出了”________”,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2)图二是汉代的另一位著名的医学家________,其作品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该著作是《________》,他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________”。

    (3)图三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他提出“仁者爱人”。同时他又是大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4)图四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他政治上主张“________”,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家经典《________》一书

    (5)图五是汉代新型播种工具________

  • 22、南朝的衰落: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______时,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 23、我国最早的文字叫____

  • 24、广泛使用   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涿鹿之战后,各部落交流融合,形成   族,即今天汉族的前身.

  • 25、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_________

  • 26、________是曹军和孙刘联军之间的战役,此战为北方统一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383年,________爆发,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

  • 27、请把下面的朝代代码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在适当的位置中,完成一幅本学期的朝代列图。

    A 元朝 B 唐朝 C 北宋 D 隋朝

  • 28、战国时期,综合性水利枢纽_______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_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 29、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________

    (2)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

    (3)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的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 30、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相应的序号完成下列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朝代

    (1)司母戊鼎铸造于——

    (2)灵渠开凿于——

    (3)太学开始兴办于——

    (4)“八王之乱”发生在——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同抗敌;又两度分离,挥戈相向,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开始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倒,毅然发动两次起义。

    (2)材料二中的“两次起义”指的是?后来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使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节选)

    (3)材料三中“国难极端严重”有关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国难极端严重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什么统一战线?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全面内战爆发,国共两党关系破裂。国民党拥有优势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并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扬言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结果却是人民解放军用了三年时间,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

    (4)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及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