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资治通鉴》 B. 《春秋》 C. 《论语》 D. 《史记》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西藏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 )
A.秦朝设置南海郡
B.元朝设置宣政院
C.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清朝设置台湾府
3、如图是2020年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抗疫宣传海报。图中文物对研究哪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回国后,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
5、历史学习讲求严谨准确,忌讳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以下是小曼同学对一些历史史事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定都阳城
B.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C.东汉光武帝采取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生产,使汉朝出现“中兴”局面
D.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引起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内迁
6、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说:“当时(北宋)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材料反映了当时纸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金属货币的短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造纸术的发明
7、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8、下列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中,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9、战争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特点不同的是( )
A.桂陵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10、下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篆体字在哪个时期曾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A.战国
B.秦朝
C.东晋
D.东汉末年
11、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如图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甲骨文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可以了解秦朝的历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2、“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八路军、新四军的浴血奋战
1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4、隋朝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A. 涿郡—洛阳 B. 涿郡—余杭 C. 洛阳—余杭 D. 涿郡—江都
15、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他”是( )
A.黄帝
B.禹
C.桀
D.鲧
16、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代”的五个政权先后出现在长江流域
B.“十国”政权都在南方地区
C.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方政局均动荡不安,经济停滞不前
17、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试图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下列属于变法内容的是( )
①募役法 ②方田均税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保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杰出历史人物常常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搭配正确的是
A.隋文帝——开凿大运河
B.玄奘——东渡日本
C.郑成功——七下西洋
D.康熙帝——抗击沙俄
1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上述诗句真实地反映了
A.隋朝的疆域辽阔
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
20、南宋绍兴32年,江西产茶数额高达538万余斤,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全在东南地区。材料体现出
A.经济作物只适合在南方种植
B.北方战乱频繁不宜农业生产
C.南方茶叶种植成果令人瞩目
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飞跃发展
21、_____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2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是__________ 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 朝。
23、北方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________。
24、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年号(____)
25、明代的一部科技巨著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
26、公元前119年,西汉大将卫青、________率领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大败匈奴。
27、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代表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顺其自然( ) 依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8、南宋初年,宋金和议。金向南宋称臣,南宋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兴趣小组在复习汉武帝时列出了以下知识结构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相应内容,完成以知识结构图。
30、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中大运河是 朝 (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运河的中心是 ;北达 (今 );南至 (今 )。
(3)写出大运河四段的名称:A B C D____________
(4)A段沟通了 和 两大水系。(2分)
31、将下列历史人物和其相关内容连线
蔡伦 494年迁都洛阳
华佗 建立吴国
张角 创编“五禽戏”
孙权 改进造纸术
孝文帝 创立太平道
32、根据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叛乱——
(2)北宋与辽缔结盟约——
(3)岳飞大败金军的战役——
(4)明朝时堪称航海史上的壮举——
(5)清朝时期为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事件——
33、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几千年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农用工具
(1)别指出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选自《旧唐书》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材料四: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朝有了划时代的突破。……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摘编)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并称四大发明的还有哪一项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的用途。
(5)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等四项发明中的一项,说明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