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卧薪尝胆——勾践 B. 问鼎中原——楚庄王
C. 退避三舍——齐桓公 D. 破釜沉舟——项羽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我国朝时期,当时这种纸币称( )
A.唐、会子
B.南宋、交子
C.北宋、会子
D.北宋、交子
3、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哪一朝代的建立(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4、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中统五年,他选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将“中统五年”改为“至元元年”。至元八年,改国号为元。其中的“他”指的是
A.铁木真
B.窝阔台
C.阿保机
D.忽必烈
5、史前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18000多种,还附有药物形态图1100幅,其中仅具有祛风湿的中药就记载了99味之多。这些成果主要说明李时珍
A.主要擅长治疗风湿病
B.对药物学的突出贡献
C.解决了世界医学难题
D.中医理疗方面的成就
7、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是
A. 掌握兵权的武将
B. 宦官
C. 帝王的嫡长子
D. 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8、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项羽、勾践
B.陈胜、刘邦
C.刘邦、项羽
D.嬴政、勾践
9、在活动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中,某班学生拟订了如下四个主题,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圆明园的浩劫》
B.《太平天国的号角》
C.《甲午风云》
D.《辛亥风云》
10、某同学对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中华文明的起源
11、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其中,“朝廷”指的是以下哪一个?
A.金 B.北宋
C.南宋 D.西夏
12、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中的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贸易发展
C.推动了文化昌盛
D.增强了军事力量
13、张老师在讲授《盛唐气象》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下图)。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错误的是( )
A.佐证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B.佐证西北地区已经使用耕犁技术
C.佐证唐朝经济的繁荣
D.佐证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14、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到陕西某地的一座陵墓进行祭拜,祭拜这位被中华民族尊崇为人文初祖的先民。这座“陵墓”应该是( )
A.黄帝陵
B.汉武帝陵
C.大禹陵
D.秦始皇陵
15、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知识分子的不满
B.中央集权已经过时
C.秦灭六国完成统一违背历史潮流
D.秦的暴政
16、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加强皇权。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
A.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福祸相依,顺其自然
D.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7、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问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穿越了今天我国境内下列哪一地区?( )
A.西藏 B.新疆 C.湖北 D.广西
18、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日前发布《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要了解某中药材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可以查阅的古代药物学著作是( )
A.《三国演义》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19、与下图所示人物相关的思想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请你有感情的诵读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请说出这一词句的特点( )
A.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B.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C.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D.语言凝重,技巧高超
21、东汉后期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____改进造纸术。
22、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任举两例)
(2)为了加强与外国的联系,明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产生了什么效果?
(3)清朝前期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一对外政策的实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3、贾思勰撰写的《______》,突显了中国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______运用“极限”思维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4、唐朝时,闻名中外的陶器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5、商周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是______。
26、______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朝开始。
27、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___
28、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
(1)1684年,清朝设立了________,隶属福建省。
(2)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________的俄军,最终使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3)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打败________,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9、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________。
30、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______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31、连线
威海卫战役 左宝贵
黄海海战 丁汝昌
平壤战役 邓世昌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
(2)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
(3)公元25年,建立东汉----
(4)公元266年,建立西晋一
33、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A加以管理。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又恐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B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中的图一、二人物分别和哪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中的图三人物受哪位皇帝的委派进行首次远洋航行。他的远洋航行最远到达哪里?共去过几次西洋?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A处的机构名称。
(4)依据所学结合材料三写出B处的政策名称。
(5)你从唐、宋、清的对外政策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