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中国风歌曲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这首歌曲与下列哪位书法家有关( )
A.锺繇 B.王羲之 C.胡昭 D.王献之
2、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 洛阳 B. 长安 C. 建康 D. 北京
3、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小马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
A.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B.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和变法
C.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D.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4、某同学正在研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A. 《隋书》
B. 《贞观政要》
C. 《唐书》
D. 《资治通鉴》
5、相对于春秋时期,战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其表现有
①诸侯国数量明显增加②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③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④出现了统一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学历史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夏、商、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
A.重视教育
B.发展经济
C.勤政爱民
D.增强军事力量
7、近年来在河南洛阳附近发现了多处隋唐时期的粮仓遗址,如含嘉仓遗址、洛口仓(兴洛仓)遗址、回洛仓遗址、黎阳仓遗址等。这主要因为洛阳( )
A.是当时漕运体系的枢纽
B.是东西交通大动脉
C.地理气候适合储备粮食
D.是隋唐时期的都城
8、云冈石窟坐落在今天的
A.河南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9、王安石变法中,让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使很多农民免除劳役,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这项措施是( )
A.保甲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1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条款最能体现上述目的的是( )
A.割占领土
B.开埠通商
C.索要赔款
D.自由航行
11、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酒水、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瓦厂
B.勾栏
C.瓦子
D.酒楼
12、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说的不是战国史实的是
A.退避三舍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3、下图中的A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4、历史学家顾颉刚说:“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有
①以法治国 ②兴办太学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分封诸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下图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摹本局部),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该作品是
A. 《水经注》
B. 《洛神赋图》
C. 《兰亭集序》
D. 《张猛龙碑》
16、唐玄宗时,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节度使,担任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 )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朱温
17、甲骨文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18、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源。下列关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分封制逐步发展而来
B.首创者是武则天
C.贞观时期这一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D.使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19、元世祖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的中央机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枢密院
D.御史台
20、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古国,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懂得种植水稻、粟、蔬菜等农作物,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21、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____________制度产生的。
22、战国七雄分别是哪七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红星中学七(1)班刚上完历史第八课《百家争鸣》,为了方便历史记忆,小刚制作了一张表格,请你帮他将表中空白处填写完整
百家 | 生活时期 | 姓名 | 著作 | 名言(主要思想) |
儒家 | 春秋 | 孔子 | 《春秋》 | ________ |
道家 | 春秋 | 老子 | ________ |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
兵家 | 春秋 | 孙武 | ________ |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
儒家 | 战国 | 孟子 | 《孟子》 | ________ |
儒家 | 战国 | 荀子 | ________ | 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云办事 |
________ | 战国 | 庄周 | 《庄子》 | 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 |
墨家 | 战国 | 墨子 | 《墨子》 | ________ |
________ | 战国 | 韩非 | 《韩非子》 | 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兵家 | 战国 | 孙膑 | ________ |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
24、后世称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__;被后世称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__。
25、原因:秦末汉初,游牧于________的匈奴族,在首领________的率领下,不断南下袭扰,西汉强盛起来后开始反击匈奴。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
(2)传说中发明了算盘 。
(3)被誉为“医圣” 。
27、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图中的①____,②____
28、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__”;南宋著名抗元将领______组织南宋余部顽强抵抗,被捕后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29、青铜器的出现(1)时间:____(2)地点:我国的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3)代表:距今4000多年的____________遗址出土了铜镜。
30、我国古代历朝政府采取各种举措加强中央集权。
(1)宋朝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__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3)明朝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4)清朝雍正年间,设立__________,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31、配对,把下列事件的序号写在相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内
(1)( )山顶洞人 ①三顾茅庐
(2)( )秦始皇 ②农民起义
(3)( )孔子 ③出使西域
(4)( )汉武帝 ④建立西汉
(5)( )刘邦 ⑤焚书坑儒
(6)( )陈胜吴广 ⑥广收门徒
(7)( )张骞 ⑦居住洞穴
(8)( )诸葛亮 ⑧大一统
32、举出南朝四个王朝的名称。
33、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最早创立于何时?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及其为这种制度作出的主要贡献。
(3)请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