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最初只会使用和保存天然火。后来最先攻克这一难题,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丞相权力膨胀
B.宦官把持朝政
C.诸侯割据一方
D.外戚专权
3、卢梭说“使人类文明起来的东西是铁和谷物。”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4、“商朝的历史,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毛公鼎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圆形方孔钱
5、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我们称这个局面为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汉武帝大一统
D. 百家争鸣
6、下列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果要研究周口店地区古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最为可信的依据应该是( )
A.抖音上的相关视频
B.当地发掘的远古化石
C.历史研究学者的文献记载
D.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
8、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战役。以下典故与这一战役有关的是( )
A.退避三舍
B.纸上谈兵
C.臣薪尝胆
D.风声鹤唳
9、后人写诗称赞“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请问这个在岷江上主持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的蜀郡守是谁?( )
A.李春
B.李斯
C.李冰
D.李世民
10、中国象棋棋盘上有“楚河”“汉界”的标识,据传来源于楚汉之争。据此可知,中国象棋上的“红帅”和“黑将”历史原型分别是
A.纣王和武王
B.夏桀和商汤
C.秦二世和陈胜
D.刘邦和项羽
1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目前,在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12、秦始皇时期分管军事的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13、“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这种办法实行顺序是
A.舜→禹→尧
B.禹→尧→舜
C.尧→禹→舜
D.尧→舜→禹
14、孙中山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神州大地地大物博
B.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炎黄子孙开拓创新
15、秦朝时,在中央设立负责行政的是( )
A.丞相
B.郡守
C.太尉
D.御史大夫
16、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和女娲
B.黄帝和蚩尤
C.炎帝和黄帝
D.尧和舜
17、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立的政权称西汉,定都于
A.洛阳
B.北京
C.长安
D.南京
18、史书称该王朝“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该王朝对这样辽阔疆域采取的有效统治措施是( )
A.实行行省制度
B.实行科举制度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三司机构
19、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强政治实力
B.抵抗外敌入侵
C.缓和社会矛盾
D.实现富国强兵
20、以下是小芳同学进行‘元朝统一’的知识点梳理,其中出现错误的一项是( )
A. 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B.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C. 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北宋灭亡
D. 1279年元军消灭抗元残部力量,统一全国
21、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西周确立了________;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________,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
22、《送子天王图》是唐朝著名画家____的作品;北宋张择端的《____》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23、北宋时期,宋真宗亲征鼓舞了士气,宋军打退了辽军,之后宋辽订立盟约,史称“______”。南宋时期,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你所住地区在当时属于统治区域。
24、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的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______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5、西晋的“______”(事件)促使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形成;南朝时的______ (城市),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6、玄奘西行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成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
27、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__”;南宋著名抗元将领______组织南宋余部顽强抵抗,被捕后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28、一位同学制作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政权是
29、《资治通鉴》的体裁是_____。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_______名言。
31、将右侧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使下列政权与少数民族相匹配
A.元 ______ ①契丹族
B.辽 ______ ②党项族
C.西夏 ______ ③女真族
D.金 ______ ④蒙古族
E.清 ______ ⑤ 满
32、
(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①“破树皮旧渔网均是原料,求创新改造纸名闻千古”:_______________。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______________。
③“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_______________。
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誉为“书圣”: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成就: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_______________》,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创编出了“_______________”,帮助人民强身健体。
③东汉末年,张角创立_______________,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④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________》。
33、分析探究题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的许多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围绕秦朝的相关历史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一起解决问题。
(史料结合)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二: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网将韩非送往秦国。
(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指出秦王实现“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
(3)秦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画图学史)
(4)如上图是肖鹏同学为方便知识的掌握制作的一张示意图。请你帮他把图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① ② ,肖鹏制作的这张示意图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
(角色扮演)
(5)李磊在历史剧中扮演一位正在宣读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诏令的官员,内容如下:请你完成以下内容。
经济:
文字:
军事:
交通:
(历史感悟)
(6)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里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它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内容,说说其具体表现。
(7)学习了秦朝的历史,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