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吐鲁番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的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     

    1.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2.五岭以南地区种植了双季稻

    3.南方的手工业如缫丝、织布、制瓷业等有显著发展。

    4.建康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商业大都市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江南经济的发展

    C.农业的发展

    D.手工业的发展

  •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这一“高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国人暴动

    B.民族交融

    C.江南开发

    D.八王之乱

  • 3、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A.图①中北京人没有穿衣物,图②中北京人穿了皮裙子,自相矛盾,说明画错了

    B.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北京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C.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北京人勤劳勇敢,说明他们已经进化为晚期智人了

    D.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北京人有时在南方,有时在北方,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 4、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的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繁荣与开放

    B.政权并立到统一

    C.文明初露曙光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5、下图所示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搜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镇压黄巢起义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元灭南宋

  • 6、“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代替禅让制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 7、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 《缀术》   B. 《水经注》   C. 《黄帝内经》   D. 《齐民要术》

  • 8、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其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身边的人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后期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元朝

     

  • 10、夏朝的都城据说在阳城,但是阳城在哪里,没有定论;商朝的都城最初也是搬来搬去的,但后来商王盘庚将它稳定下来,都城在(   )

    A.二里头 B. C.朝歌 D.

  • 11、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

  • 12、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他们有很多的创造发明,后来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文中的“他们”指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舜和禹

    D.禹和启

  • 13、电影《长津湖》讲述了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是(     

    A.罗荣桓

    B.朱德

    C.林彪

    D.彭德怀

  • 14、这场战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大唐帝国从此走上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战乱是(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 15、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

    A.确立了皇权至上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保障了社会稳定

    D.实行了残暴统治

  • 16、中国历史上著名战役长平之战发生在( )

    A.商朝时期 B.周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 17、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扁鹊

    B.李时珍

    C.华佗

    D.张仲景

  • 18、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唐玄宗统治时期,册封东北袜辐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中宗时,唐蕃再度和亲,金城公主人藏。这些措施共同

    A.促成了“贞观之治”

    B.体现了“开元盛世”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发展了对外交往

  • 19、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唐朝人鼎盛时期

    B

    “澶渊之盟”

    宋辽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C

    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D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

    A.A

    B.B

    C.C

    D.D

  • 20、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情况的第一手历史材料是

    A.神话传说

    B.历史典籍

    C.复原模型

    D.考古文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时,粉碎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 2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____出击匈奴,大获全胜,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 23、写出《战国形势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名称: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 24、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 25、公元前____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明帝时,派____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 26、顺治时期,颁布“_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 27、禹死后,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________

  • 28、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称为_______

  • 29、

    时间

    重大事件

    1949年10月

    ( )

    1956年底

    ( )

    1978年底

    ( )

  • 30、张骞通西域后,________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对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水经注》       郦道元

    《伤寒杂病论》       钟繇

    《宣示表》       张仲景

    《洛神赋图》       贾思勰

    《齐民要术》       顾恺之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杜甫的诗被称为

    (2)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3)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

    (4)宋代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471年(延兴元年),年仅五岁的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其祖母冯太后临朝称制。改革分两期进行,484年(太和八年)始,冯太后任用李冲等人进行第一期改革,主要是改革政治经济制度。490年(太和十四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遂于494年(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进行第二期改革,着重改革拓跋部人的生活习俗。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遭到鲜卑传统观念束缚和守旧势力的阻挠反对,几乎每项措施的推行都遭到了干扰和破坏。尤其是迁都之后,太子元恂企图从洛阳逃回平城发动叛乱,拓跋宏大义灭亲,毅然将其处死。元老贵族穆泰等又在平城反叛,拓跋宏坚决予以镇压,使守旧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为改革扫清了障碍。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取得了成功。

    ——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三卷)·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孝文帝时期的改革分几期进行?每期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