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阿勒泰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朝的。

    A.夏四羊方尊

    B.商司母戊鼎

    C.西周司母戊鼎

    D.商大盂鼎

  • 2、《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巨著。如图,《资治通鉴》记载的时期范围是(     

    A.A

    B.B

    C.C

    D.D

  • 3、下列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

  • 4、唐朝书法艺术成就非常突出。下列属于唐朝的著名书法家(     

    A.颜真卿

    B.吴道子

    C.阎立本

    D.朱温

  • 5、东汉的大将军从明帝初年至灵帝中平六年共有梁商、梁冀、窦武、何进等七位外戚,大将军也因此成为东汉官僚体系中地位最高、权力最为关键的官职之一。据此可知,东汉(     

    A.中央集权受到破坏

    B.权力制衡体制建立

    C.军事体系发生变化

    D.外戚专权现象突出

  • 6、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

    D.提高官员的政治和文化素养

  • 7、宋辽“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时由于(  )

    A. 澶渊之盟   B. 岳飞抗金

    C. 宋夏和议   D. 宋金和议

     

  • 8、“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 9、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历经磨难,取经归来,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记载了他游历过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著作是(     

    A.《三国演义》

    B.《大唐西域记》

    C.《水浒传》

    D.《牡丹亭》

  • 10、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自强求富

    D.维新变法

  • 11、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淝水之战

  • 12、汉武帝时期多次对匈奴、南越和西域地区用兵,这需要强大的国家财政实力支撑。汉武帝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措施是(       

    A.推行刺史制度

    B.罢黜百家

    C.盐铁官营

    D.“推恩令”

  • 13、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商朝又称殷朝,历史上将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

    A.启

    B.桀

    C.盘庚

    D.伊尹

  • 14、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炎帝战败,两大部落结成联盟,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阪泉之战

  • 15、新疆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管辖是在(

    A.秦朝 B.西晋 C.东汉 D.西汉

  • 16、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法联军

    B.太平天国

    C.义和团

    D.八国联军

  • 17、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包括农作物种植、聚落以及磨制石器,还有

    A.食物采集

    B.家畜饲养

    C.象牙雕刻

    D.乐器制作

  • 18、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让人们认识到:要想避免王命运,国之君应该“以德化民”。以下君王中做到了“以德化民”的是

    A.汉文帝 B.秦始皇 C.秦二世 D.汉高祖

  • 19、宋朝时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江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制瓷业中心,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港口。这说明的历史事实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实行开放的政策

    C.民族融合发展

    D.北方人民南迁

  • 20、唐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犹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下列史实不能体现唐朝社会风气这一特点的是

    A. 唐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内容丰富

    B. 西市、东市的设立

    C. 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D. 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561年,______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1662年,______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 22、中国古代发生过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

    (1)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__________以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 2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中国被誉为“_____”;宋代从越南引进的_____推广到江南地区。

  • 2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

    (2)楚汉之争中,刘秀被包围在坟下,最终兵败自刎。(   )

    (3)西汉时期汉武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各国友好往来。(   )

    (4)东汉末年,袁绍控制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

  • 25、西汉的建立者是_______;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是_______

  • 26、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的书籍是________

     

  • 27、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

    (2)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3)唐朝时实行的民族政策——

    (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5)明朝领导抗倭战争的民族英雄——

  • 28、清初,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康熙时,为抑制_____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_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 29、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________,今称故宫。

  • 30、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汉武帝接受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 秦始皇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墨子

    “兼爱”、“非攻” 孙武

    “焚书坑儒” 庄子

    “无为而治” 扁鹊

    “望、闻、问、切” 晋文公

    “纸上谈兵” 赵括

    “退避三舍” 屈原

    “卧薪尝胆” 勾践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孟子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而进行的两项平定叛乱的事件。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对边疆的有效治理和民族交融的加强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材料二:中国古代某朝代行政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支治之。

    ——《元史》

    (1)据材料一中的图片指出,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时期中央政府与哪个民族的关系?试列举两例两者友好交往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判断,该示意图反映的是哪一朝代?其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示意图中的哪一机构负责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并指出该朝在台湾地区设置了哪一机构来加强管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统治者对边疆治理的有效方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