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眉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有关山顶洞人一天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早上起来给石器钻孔 B.中午出去采集、狩猎

    C.晚上回家人工取火烧食物 D.夜里一个人居住

  • 2、下列对下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等

    C.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股墟 D.主要反映了夏朝历史

  • 3、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反映出历史发展趋势是(     

    A.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B.诸侯割据混战日益频繁

    C.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D.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 4、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

  • 5、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提出重礼也重视法礼法结合,隆礼重法”的伟大思想家是

    A. 墨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孙武

  • 6、汉武帝政治上的大一统实施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颁布“推恩令”

  • 7、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列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温故知新

    B.不耻下问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 9、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

  • 10、“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泻水。”这描写的是(  )

    A. B.

    C. D.

  • 11、大量精美青铜礼乐器形成的青铜礼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特色。青铜器主要用于(  )

    ①饮食方面  ②军事方面  ③祭祀方面 ④外交方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2、《续文献通考》载:洪武元年(1368年),始备六尚书,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三年(1380年)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吏治腐败现象严重

    B.废除行中书省

    C.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D.军机处的设立

  • 13、唐朝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请问负责政令起草的是

    A.尚书省 B.宣政院   C.门下省   D.中书省

     

  • 14、他以人为坐骑,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后被商汤所败,王朝灭亡。此人物是(     

    A.启

    B.桀

    C.纣

    D.禹

  • 15、唐朝曾经盛极一时,享誉世界,但很快就走向衰落。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   

    A.陈桥兵变

    B.安史之乱

    C.黄巢农民起义

    D.靖康之耻

  • 16、“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有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为此,汉武帝(     

    A.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B.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

    D.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 17、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土了大量商代青铜器,下列青铜器能代表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A. B.

    C. D.

  • 18、西周的统治触角通过众多的诸侯、方国伸向各地,统治力量所及的范围比过去扩大了。这主要得益于(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9、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创办私学

    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C.因材施教

    D.提出“仁”的学说

  • 20、“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材料(     

    A.是继汉高祖后西汉社会盛世局面的描述

    B.表明了西汉后期社会黑暗,贪腐流行

    C.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国家强盛,人民富足

    D.是东汉前期的真实写照,可以研究当时由盛转衰的原因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______”。

  • 22、1368年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 23、约公元前____世纪,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它的建立标志着____的产生。

  • 24、东晋灭亡:________年,东晋灭亡。

  • 25、北方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________

     

  • 26、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和牛、羊等________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至今已超过16万片,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约4500个,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 27、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____

  • 28、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 29、东汉时,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 30、夏商时期:

    (1)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_____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

    (3)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_____与商军展开激战,商朝灭亡。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词语前的字母填写在后面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典故后的括号里。

    A.问鼎中原 B.毛遂自荐 C.卧薪尝胆 D.胡服骑射

    (1)秦国攻打赵国, 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 共商联合抗秦大计。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请求跟着去,并且不负众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说服楚国派兵解了赵国之围。( )

    (2)春秋末年, 越国被吴国打败, 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 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 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 终于打败了吴国。( )

    (3)春秋时, 楚庄王北伐, 陈兵于洛水, 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 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

    (4)战国时, 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他见胡人身穿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速,十分灵活,便向胡人学习。不久后赵国也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之一。( )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4)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与西域的毛皮、汗血马、

    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

    梁。

    ——《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路线中的两处的名字。说出一位开辟或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那些优秀品质?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哪些物品、技艺、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中国的哪些物品、技艺、文化传到了西方?(各举两例即可)

    (3)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