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和火药 B. 火药和指南
C.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2、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 陈桥驿兵变 B. 五代的频繁更替
C. 唐末农民起义 D. 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3、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的大诗人杜甫的诗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4、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
A. 匈奴族
B. 鲜卑族
C. 氐族
D. 华夏族
5、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他”是( )
A.黄帝
B.禹
C.桀
D.鲧
6、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C.隋炀帝长期的励精图治
D.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发展
7、东汉中后期,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导致东汉走向衰亡。下列哪一现象是东汉中后期的主要政治表现( )
A.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诸侯四起,争夺王位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暴政治国,怨声载道
8、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
B.
C.
D.
9、国外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从纪元开始,中国领导世界的技术,到大约公元1600年。”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属于秦汉时期的有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③祖冲之圆周率
④华佗制成“麻沸散”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10、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11、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彻底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周天子名存实亡
12、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楚汉之争
D.短暂统一
13、宋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宋辽边境贸易才得以正常进行。宋朝商人输出的货物,辽朝商人以银、钱购买或出口,宋朝每“岁获(利)四十余万”。由材料可知( )
A.盟约签订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B.辽朝通过边境贸易获利最多
C.宋辽和议使宋朝赔款巨大
D.双方从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形成对峙局面
14、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起义军领袖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15、对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解释准确的是( )
A.诸侯强大威胁到中央
B.帝后之间的矛盾激化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母后主政皇帝无实权
16、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隋文帝统治时期
B.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唐玄宗统治前期
17、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不仅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内容包括
①民族 ②民权 ③民生 ④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北京城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朝代曾在北京定都的是
①唐朝
②宋朝
③元朝
④明朝
⑤清朝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9、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诞生,各国变法不断,其归根结底是由于
A.诸侯国势力的强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战争的需要 D.社会政治的变化
20、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
A.北京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1、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代表 | 表现 |
奠基的原始农耕文明 | 距今10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①(农作物)。 |
灿烂绚丽的青铜文明 | ②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流芳百世的精神文明 |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出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③”。 |
泽被后世的政治文明 |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④制度 |
璀璨夺目的科技文明 |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南北朝科学家是⑤。 |
沟通中外文明的桥梁 | ⑥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
22、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______”,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公元前119年的______,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23、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魏三家大夫瓜分,_________由大夫田氏取代。在当时的十几个诸侯国中,齐、____、燕、韩、赵、魏、____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24、公元前_______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_______年,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军大起义爆发。
25、“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诗人______的诗句。作者被称为“______”。
26、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走向繁荣
(1)秦统一后,规范文字使用,把________作为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
(2)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争夺帝位斗争,史称“________”。
(3)他是东汉的建立者,他统治时期经济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________”。
27、唐朝时诗歌以通俗易懂闻名于世的诗人是____。
28、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1)春秋后期
老子是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______”,将其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墨家的创始人____,主张“兼爱”“非攻”。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______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儒家另一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______”,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道家代表人物是_____,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并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强调______,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这一理论后来被“千古一帝”______所采用。
29、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___________.
30、后世称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__;被后世称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__。
31、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一次重大的改革,颁布的措施有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税法③农田水利法④保甲法。其目的是:A.促进农业发展B.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C.限制官僚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D.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财赋收入。请按照措施和目的一一对应的原则把ABCD四个字母填写在31--34题相应的横线上。
①对应______ ②对应______ ③对应______ ④对应______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汉武帝时统一铸造的钱币―
(3)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
(4)释迦摩尼创立的宗教―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该时期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摘编自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2002年6月,在湖南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属秦朝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涉及秦的内史、南郡、巴郡、洞庭郡、苍梧郡等。其中洞庭郡等资料从未见诸文献记载,可补史籍之缺。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商鞅变法在经济、军事上的措施(各一例),并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是谁结束这一时期,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