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
2、电视剧《封神演义》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由此你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 )
A.牧野之战
B.商汤灭夏
C.黄炎联盟打败蚩尤部落
D.涿鹿之战
3、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通用手段有
①分封制②军队③刑法④礼仪教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货币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5、下面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年号开皇,其统治史称“开皇之治” ②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③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④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6、中国古代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
7、《华阳国志·巴志》记述:“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这主要体现出禹( )
A.大公无私
B.诚实守信
C.团结协作
D.艰苦奋斗
8、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故宫
B.十三陵
C.长城
D.颐和园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远古时代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
B.远古时代的历史依靠神话和传说传播
C.神话和传说不可能含有真实的历史信息
D.神话和传说中可能含有合理的历史信息
11、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炎帝 B.尧 C.黄帝 D.大禹
1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能够人工取火 D.会制作陶器
13、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其共同原因是
A. 都是外来宗教
B. 都迎合统治者长生不老的愿望
C. 都主张因果轮回
D. 都能麻醉人的思想
14、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5、“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以亡秦为鉴,减轻农民负担
②文帝景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③实行“无为而治”政策
④铸造统一的货币五铢钱。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6、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司马迁 D.扁鹊
17、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18、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戏剧是 ( )
A. 京剧 B. 豫剧 C. 昆曲 D. 秦腔
19、我们的家乡是山东省阳信县,“县”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由来已久,这种制度最早开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0、我国有众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体现出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都江堰
B.秦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长城
21、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在四川出现了 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 ______加强管理。
22、1561年,______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1662年,______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23、______在位期间,营造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盛极一时的隋朝走向灭亡: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______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
24、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______”。
25、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________族拓跋部建立________政权。5世纪,这一政权统一了北方,________即位后致力于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间交融。
26、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名人辈出。
(1)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________“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2)“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诗中赞美的人物是________。
(3)________是东晋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________撰写的,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27、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
28、1069年,宋神宗任用( )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29、政治制度贯穿着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1)尧舜时实行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为 。
(2)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3)秦朝开创,以后为中国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30、公元前______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______年,苻坚不顾一切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31、请把古代对外友好交往人物和贡献连接起来。
郑和 西天取经,成为闻名佛学大师
鉴真 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郑成功 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玄奘 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松赞干布迎娶的唐朝公主是——
(2)被宋神宗任用主持变法的是——
(3)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的是——
(4)被“黄袍加身”的是——
(5)率领起义军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是——
33、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繁荣与开放的隋唐时期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共创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隋唐时期历史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活动。
任务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社会经济的和谐:
材料: ①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卷八
⑤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按类别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等。据此判断以上史料的类型(填写序号即可)。
属于文献史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实物史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君与民的和谐:
材料: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为此采取了什么政策?
民族与民族的和谐:
材料:如下图
(3)此图描绘了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哪一典型事件?这一事件表明唐太宗实行什么民族政策?
国家与国家的和谐:
材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4)为此日本采取什么措施加强与唐朝的往来?请再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一个典型事例。
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宋史》
(5)此段史料赞扬的是哪项工程?此工程的开通有何作用?
任务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材料一:隋炀帝统治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檄文中痛斥他:“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最终他被叛军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材料二:他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了边将叛乱,王朝自此日渐衰落。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6)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任务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7)根据材料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