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和议签订后
A.北宋与辽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B.形成北宋与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C.南宋与辽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D.形成南宋与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2、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不可能在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轻徭薄赋,精简机构
C.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3、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西汉统治者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
B.休养生息
C.盐铁官营
D.以农为本
4、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A.闽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黑龙江流域
D.长江流域
5、谚语或民谣是历史上人们生产、生活的实践经验经过口头传下来的。以下可以用来印证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
B.“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C.“湖广熟,天下足”
D.“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
6、“没有科举制,官吏的选拔势必会充满乌烟瘴气和任人唯亲、任人唯钱的肮脏。有了科举制之后,通过考试做官的人,就变得令人钦佩。凡是正途出身、尤其是两榜进士出身的进士,不仅上司高看一眼,连百姓也高看一眼。”这说明科举制( )
A.杜绝了选官制度的弊端
B.保证了官员的德才兼备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提升了官府的公众形象
7、《山海经》中载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嫘祖教民养蚕缫丝”等神话传说。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神农氏”是指(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完成统一于公元前221年,是( )。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3世纪
9、下列有关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磨制石器 B.用火烧烤食物
C.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D.用骨针缝制衣服
10、大臣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11、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2020年,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可以为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借鉴的中医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B.《史记》、《牡丹亭》
C.《天工开物》、《梦溪笔谈》 D.《三国演义》、《西游记》
12、“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汉朝
1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宋代的:( )
A.“会子”
B.“交子”
C.“飞钱”
D.“宝钞”
14、张仲景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医圣”,主要是因为他
A.开创了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方法
B.创编五禽戏
C.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D.是世界上第一位采用麻醉法的医生
15、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通中国与世界。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洛阳出发,经今新疆地区远达西亚、欧洲
B.促进了区域文明交流
C.西汉末年,伊斯兰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D.漠北之战的胜利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16、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更迭图的“★”处,应该填写的是
A.西汉
B.东汉
C.东晋
D.东周
17、韩希孟的《练裙带诗》中写道:“陈桥忽兵变,不得守箕颍。”与诗中“陈桥忽兵变”有关的人物是
A.宋太祖
B.宋高宗
C.宋钦宗
D.唐太宗
18、《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政治局面发生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9、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其年代可表述为( )
A.公元7世纪初期
B.公元7世纪末期
C.公元6世纪初期
D.公元6世纪末期
20、下列制度中影响至今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世袭制
21、相传在黄帝时期,________创造文字,________会缫丝,擅长纺织。
22、《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 _________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__________时约3000年的史事。
23、公元前119年的________________,是对抗匈奴的高潮,匈奴经过这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383年,东晋以8万精兵在________________(地点)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最终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24、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______,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两族人民的尊敬。
25、大泽乡起义的领导人是 和 。
26、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
27、宋朝的__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8、中国最早的纸币产生地是________
29、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 ______ 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30、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_________”。
31、将作品的代号填入相应作者后的括号内。
A《农书》 王祯( )
B《窦娥冤》 司马光( )
C《资治通鉴》 关汉卿( )
32、请列举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两次以少胜多战役。
3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是他们的研究过程。
第一步: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现象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选择其一,写出该事件的影响。
第二步:搜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料
材料二
陶黄釉大食(古代阿 拉伯)人俑,出土于 唐朝墓葬,现藏于故 宫博物馆。 A | 《桂苑笔耕集》,唐 朝末年新罗文人崔致远的个人诗集,对韩国文学界影响深远。 B | 东罗马金币,其上 刻有东罗马国王像 和女神像,出土于 陕西咸阳一处唐朝 墓葬。 C |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等人合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 D |
(2)以上四则史料分别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写出字母即可)若要深入研究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历史,你会优先选择哪一类史料并说明理由。
实物史料:________文献史料:________推荐:________理由:________
第三步:总结唐朝对外交往的特征
材料三
序号 | 史实 |
① | 主要外国使团入唐次数:阿拉伯帝国37次、越南24次、新罗26次、波斯26次、日本13次、天竺25次、东罗马7次、粟特的安国17次、粟特的石国21次、粟特的曹国8次、高丽7次、斯里兰卡5次。 |
② | 日本政府任命曾长期居留中国并熟知中国典章制度的高向玄理等人为国博士,于646年至718年,基本完成了政治改革,建立了古代天皇制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
③ | 唐太宗时增订完成了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句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些乐舞融合了域外音乐和乐器,在长安有着压倒传统乐舞的优势。 |
(3)依据材料三,归纳唐朝时中外交流的特点。并任选其中一个特点,运用材料三中的相关史实(至少选择一项史实),进行说明。
说明示例:根据史实①中阿拉伯帝国、新罗、波斯、天竺、东罗马等国派使团入唐,可以说明唐朝时与之交往的国家多。
材料四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有学者估计,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促进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
第四步:交流共享,谈唐朝对外交往的启示
(5)唐朝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你认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对当今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