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B.盖以此得名也
C.复以小艇游庙中 D.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
2、毛泽东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折腰”是指什么?( )
A.为之倾倒 B.舍生取义 C.屈身于人
3、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②击空明兮溯流光(顺流而上)
③纵一苇之所如(往)
④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微)
⑤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到,前往)
⑥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妃嫔(pín) 忖度(cǔn) 创伤(chuàng) 踌躇满志(chóu)
B.麾下(huī) 强人所难(qiǎng) 跬步(guǐ) 庖丁解牛(páo)
C.伶俜(pīn) 青冢(zhǒng) 弄堂(lòng) 鼎铛玉石(chēng)
D.嗔目(chēn) 潦缩(lǎo) 纤腰(xiān) 疾风劲草(jìng)
5、请分析例句蕴含的逻辑关系,选出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选项( )
例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奋斗)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醒:智慧)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豁达)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我:认真)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谦虚:谨慎)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2月30日下午,滇池之滨,寒风凛冽,海鸥飞翔。张桂梅演讲的声音回荡在云南昆明海埂会堂,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燃烧在人们的心窝。
“我小时候,看了《红岩》这部小说,从此江姐那样的共产党员,就成了我一生的追求。是信仰给了我力量,成为我推动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初心!”张桂梅讲述到此,激动得落泪。这是她在中共云南省委举行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演讲时的情景。
“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为了自己入党的誓言,为了心中的梦想,我将选择奋斗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张桂梅铿锵有力地说。会场掌声久久不息,许多人已是热泪盈眶。
报告会上,华坪县教育局局长李向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办公室主任张晓峰、永胜县公安局三川派出所民警陈法羽、华坪县石龙坝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张惠华、云南电视台全媒体中心记者陈泽慧等报告团成员,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张桂梅同志扎根基层教育战线数十年来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担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大爱与情怀。
报告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关于授予周永开、张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李夏、卢永根、张小娟、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向张桂梅同志颁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和证书。
阮成发代表云南省委、省政府,向张桂梅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张桂梅同志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优秀榜样,是点亮贫困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是新时代妇女投身脱贫攻坚巾帼建功的杰出代表,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优秀党员。全省各行各业要广泛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模范为标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将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张桂梅和报告团成员的讲述,感动了现场上千名干部群众。来自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民警王利军告诉记者:“我感到非常震撼,从张桂梅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给我们树立的榜样,感受到了信仰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在我们本职工作中,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报告会结束时,一群女中学生正在门口排队,鲜红色的校服如一团团火焰。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高二(37)班的全体同学也来了,来参加张桂梅校长的报告会。左林平同学开心地说:“看到我们的张妈妈,我们就特别自豪。因为有她在,我们什么都不怕!”“听了张妈妈的报告,我更加懂得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好大学,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谢艾同学接着说。班主任张红琼也表示:“我们要向张老师学习,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孩子考上大学,这是我们最大的梦想。我们的付出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认可,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摘编自张勇《将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
材料二:
2008年,首届100名学生招进来了,学校却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华坪女子高中只有一栋教学楼,连围墙和厕所都没有,学生吃饭要到旁边的民族中学。几间教室,是老师们的宿舍,睡的是大通铺。没多久,17名教师就走了9个。
张红琼是女子高中的资深老师,受张桂梅一次演讲感召,2008年建校时她坐17个小时大巴车来投奔张桂梅。张红琼也曾打过退堂鼓,但当她拿着辞职申请忐忑地来到张桂梅办公室门口,看见张桂梅正在吃药,心里实在不忍。她说:“我是自愿来的,是党员,这时候不能一走了之。”
剩下的8个老师中,有6个是共产党员。打小就读《红岩》的张桂梅,一下子找到了精神支点和工作抓手。她让人在教学楼二楼画了一面党旗,举起右手咬牙宣誓:人在,教育扶贫的阵地就在!
十多年来,女高每周“五个一”教育:党员戴党徽上班,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理论学习,合唱革命歌曲,看红色影片。
看看华坪女子高中的“速度和激情”吧。女生们五点半起床,晨起5分钟后洗漱完毕,跑步上下楼梯,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从下课铃响起,到跑进食堂排队、打饭再吃完,10分钟内完成。
女高不只有严苛的纪律和领先的升学率。这里的老师,像姐姐哥哥一样关心学生。这里的学生抗压能力强,还特自信。
在北京“时代楷模”发布现场,毕业生们在荧幕上一个一个向她汇报:“我现在是医生,我现在是警察……”张桂梅忍不住举起手掩面而泣:“她们一个个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丑小鸭变天鹅了。”
(摘编自徐元锋《让教育之光照亮贫困山区》)
【1】下列关于张桂梅事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红岩》对张桂梅的影响很大,正是共产党员的信仰成了她推动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强大动力。
B.张桂梅健康状况很差,长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正是这种拼命的精神,感染留下了一批曾经动摇的教职工。
C.张桂梅扎根基层教育战线数十年,她虽然用严苛的纪律管理学生,但得到了学生的尊敬,被学生视为妈妈。
D.张桂梅创办的学校升学率并不高,但在她和同事们的精心培育下,很多学生走上了医生、警察的岗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一段简要交代了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诸多要素,并采用了比喻手法加以渲染。
B.材料一重点突出报告团其他成员和省委领导的评价、听众的反应和学校师生的感受,报道落点典型而全面。
C.材料二第一段用几个数据突出了张桂梅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生源匮乏、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D.两则材料都写到张桂梅激动得落泪,这属于捕捉具有特殊意义的新闻细节,可以更有效地打动读者。
【3】陈述事实、挖掘价值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这两篇报道陈述了哪些新闻事实?挖掘了哪些新闻价值?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引用了《齐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大鹏飞往南海的情景。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菩萨蛮》中,温庭筠咏物衬人,用“______,______”表现出女子的孤独与落寞。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明,屈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是因为“______”,才让他陷于困境;《离骚》中,屈原也痛斥奸邪小人,他们因为嫉妒,竟然“______”。
(3)“芙蓉”与清水相伴,与清风共舞,优雅脱俗,在古诗文中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如“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奇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物珍人杰,钟灵毓秀的特点。
(3)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 , ”三句,说明了性善的“本心”不是贤德之人所专有,普通人也能拥有,关键在于能否保持。
(2)杜甫《登高》中的“ , ”两句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同时也蕴含着顽强的抗争精神。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揭露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两句描写了桃花源中老人、 孩子的幸福安宁生活。
(3)《登高》中道出诗人的自身之苦、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赏析。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渊藻,字靖艺,少立名行,志操清洁。齐永元初,释褐著作佐郎。天监元年,封西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出为益州刺史。时天下草创,边徼未安,州民焦僧护聚众数万,据郫、繁作乱。藻年未弱冠,集僚佐议,欲自击之。或陈不可,藻大怒,斩于阶侧。乃乘平肩舆,巡行贼垒。贼弓乱射,矢下如雨,从者举楯御箭,又命除之,由是人心大安。贼乃夜遁,藻命骑追之,斩首数千级,遂平之。进号信威将军,征为太子中庶子。藻性谦退,不求闻达。善属文辞,尤好古体,自非公宴,未尝妄有所为,纵有小文,成辄弃本。六年,为军师将军,与西丰侯正德北伐涡阳,辄班师,为有司所奏,免官削爵土。大通元年,迁侍中、中护军。时涡阳始降,乃以藻为使持节、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镇于涡阳。高祖每叹曰:“子弟并如迦叶,吾复何忧。”迦叶,藻小名也。入为安左将军、尚书左仆射,藻固辞不就,诏不许。藻独处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则。常以爵禄太过,每思屏退,门庭闲寂,宾客罕通,太宗尤敬爱之。恒布衣蒲席,不食鲜禽,非在公庭,不听音乐。高祖每以此称之。侯景乱,藻遣长子或率兵入援。据京口,藻因感气疾,不自疗。或劝奔江北,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因不食累日。太清三年,薨,时年六十七。
(《梁书•列传卷二十三》)
【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
B. 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
C. 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
D. 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释褐:亦称“解褐”,始任官职,意思是脱去平民衣服开始做官。
B. 食邑:又称采邑、封地。古代国君、士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
C. 平肩舆:古代的一种轿子起初作为山行的工具,后走平路也以之为代步工具。
D.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渊藻智勇双全,置安危于不顾。焦僧护发动叛乱,他力排众议,到自己军营里巡视督战,最终稳定军心,平定了叛乱。
B. 萧渊藻谦逊退让,不求闻达显名。他擅长作文赋,尤其爱好古体诗,平时不曾妄有所为,即使有小文章,一旦写成就会扔掉底稿。
C. 萧渊藻身居高位经赏自我反省。他经常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爵位太高俸禄太多,就想隐退,与宾客们也少有往来。此举深得太宗敬重喜爱。
D. 萧渊藻尽忠报国,誓言掷地有声。“侯景之乱”发生后,他镇守京口染疾,也不去治疔,有人劝他投降,为此,他几天没有吃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天下草创,边徼末安,州民焦僧护聚众数万,据郫、繁作乱。
②藻独处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则。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谚语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吕祖谦
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
——毛泽东
上述材料能给立志有所作为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的思考、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