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他堪称“土地的歌者”,“土地”这一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意向聚集着他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
B.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创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词成就使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C.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而臣下谥号则由朝廷赐予,如范仲淹谥号“文正”,欧阳修谥号“文忠”。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和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2、(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又称“过大年”,其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
B.“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法,“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是年号纪年。
C.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D.《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选自小说集《彷徨》,其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雨果,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D.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4、《艾青诗选》你读了吗?下面对诗人艾青及其诗作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的家庭,他在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作品《我爱这土地》里感人心腑的诗句。
C.《镜子》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中有“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这样充满对生命本质进行思考的诗句。
D.自由体长诗《向太阳》、《火把》的创作,为诗人赢得了“‘太阳与火把’的歌手”的美誉。
5、【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节选)
【乙】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包拯传》节选)
注释:①缘贡:趁着进项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项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 (4)平居无私书(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汉室之隆/何陋之有
B.可计日而待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受任于败军之际/能谤讥于市朝
D.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其境过清
【3】翻译【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后 世 子 孙 仕 宦 有 犯 赃 者 不 得 放 归 本 家 死 不 得 葬 大 茔 中。
【5】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第二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________
(2)【甲】【乙】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______;包拯告诫后世子孙要____。(上面两空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回答)用【甲】文中一个词语(短语)概括包拯人物形象,是__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启明星
属于你的是
光明与黑暗交替
黑夜逃遁
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
群星已经退隐
你依然站在那儿
期待着太阳上升
被最初的晨光照射
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直到谁也不再看到你
一九五六年八月
伞
早晨,我问伞:
“你喜欢太阳晒,
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
“我考虑的不是这些。”
我追问它:
“你考虑什么?”
伞说:
“我想的是——
雨天,不让大家的衣服淋湿;
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一九七八年
这两首诗歌的作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①_______(作者名),它们都可以用来歌颂那些②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7、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全国几十家博物馆疫情期间,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争先开展了“云观展”活动,用已有的文博和数字资源传播博物馆文化。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即借助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帮助观众们多角度感受“近在咫尺”的博物馆。
(材料二)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人员的“云观展”体验进行了调查。
69.7%的受访者 | 随时随地可以看,不受展期影响 |
59.5%的受访者 | 不用扎堆排队,更方便 |
52.9%的受访者 | 更近距离看到展品细节 |
(材料三)
有的在线展览内容较为单一,只是简单对线下展览的复制,对数字技术运用不足,缺少真实感和体验性。为此,博物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VR呈现、信息科技思维导入、机器人技术应用等科技运用力度,不能满足于表面化的“云”形式,应深入挖掘出“云”背后的真正优势。
(1)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概括出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用拟写对联的方式帮助“云博物馆”进行宣传,你认为更适合充当下联的选项是(_____)
上联:足不出户,全方位沉浸,开阔眼界遍观民族珍宝万种;
下联:
A.手指频点,立体式参观,丰富知识学习历史文化百卷
B.指尖云游,多元化体验,滋养心灵传承历史文化千年
C.指挥方遒,游走式观感,陶冶性情饱览华夏壮丽河山
D.指走云龙,数字化展览,激发兴趣领略文化潮流多面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2)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
(3)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雄浑苍凉的奇丽画卷,由此常会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中的两句:
, 。
(4)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白居易的《观刈麦》。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住的地方发现狼
邓刚
①听说我住的地方发现狼,我先是惊讶万分,紧接着就是惊喜万分。你也许以为我是神经错乱,思维不正常,怎么会喜欢狼?其实我知道狼是相当凶残的野兽,全世界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狼外婆的恐怖故事,并且把狼描写成阴险、狡诈、狠毒、眼放绿光的妖怪。
②然而,我还是为发现狼而继续惊喜万分。
③一个日趋现代化的地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市人潮如江河奔流,霓虹灯彻夜闪烁,汽车隆隆轰鸣。在这样人烟喧闹的世界,所有的动物都会吓得逃之夭夭,可是竟有狼来光临,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④小区的周围确实发生了变化。似乎就这几年间,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闲暇时散步,有些地方树林密不透风,人走不进去,偶尔还能看见野鸡、兔子这类的小动物。有阅历的老人说,藏得住小动物的树林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能养得住大动物。也就是说,有了数量充足的小动物,才能供养大动物。这样看来,在一个喧嚣的小区周围发现狼,应该是一种骄傲,是大自然与人类亲近的最生动的标志。
⑤狼曾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就像我记忆中的燕子。这一刻,关于燕子的记忆汹涌而来。
⑥记得念小学时,我们常常唱起这样一支歌:“燕子在蓝色的天空飞翔,寻找自己从前的家乡。它朝着四处张望,为什么这里变了样?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山冈,如今变成高大的厂房,马达声日夜欢唱……”年少的我们自豪地、动情地歌唱着,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歌颂着震耳欲聋的马达欢唱。那时候,我们认定所有的荒山野岭都要建满厂房。
⑦这种无知一直延续到我拿起笔写小说。我的一篇小说《大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到《世界小说选》发表时,我大梦初醒似的感到一种内疚。那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老渔人舍不得捉一条正在产卵的大鱼,他最终两手空空地爬上岸,对企盼他有所收获的老婆子说:“它正在下崽呢!”这么简单的小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评价是具有生态意识的觉醒。
⑧我无地自容。
⑨记忆中的燕子再次扑飞到眼前……人类的智慧带来了现代式的繁荣,也带来了现代式的灾难。生命逐渐失去了原本鲜活的状态,借助一切工具,借助电脑和网络,疏远了、隔绝了一切与生命真相相关的细节,那么,人类最终会成为什么?
⑩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乘坐出租车回到居住的小区。出租车司机很神秘地告诉我,他在小区尽头的山脚下曾看见三只狼。长长的尾巴拖地,绿绿的眼睛疹人。我怔住了,不由得激动起来:“太好了!”司机大吃一惊,愣愣地盯着我,大概以为我脑子有病。
⑪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水草丰美的田园,在人们的保护下,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的鹿,由于没有天敌的侵扰,这群鹿日渐肥胖、贪吃,草地被啃光,田园变成荒漠,只有鹿群在斑秃的草地上蠕动。人们设想用炸弹,用毒药,最终都一一否定。最后,生物学家引进了狼。凶恶的狼仿佛落进了肉锅里,它们先吃跑不动的肥鹿,这使得鹿群精简机构一般精干起来,数量剧减,个个拼力奔跑,精神抖擞,荒芜的田园也渐渐恢复原来的美貌。我还给他讲了地球的危机,比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冰川融化。
⑫出租车司机安静地听我讲完,“你这么说,狼还真是个好东西。”瞥了我一眼,他停了一下又说,“这么看,地球还挺危险的。”
⑬我松了一口气,回答说:“现在还不算太危险,你看看周围茂密的树林。再说,你不是看见狼了吗?”
(选自《意林》,有删改)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
【2】选文第⑥段插入我们小学时“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这段回忆,有何用意?
【3】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我怔住了,不由得激动起来:“太好了!”
【4】选文第⑫段中司机认为“地球还挺危险的”,而第⑬段中的“我”却认为“现在还不算太危险”,为什么?
10、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蚊烟中的往事
迟子建
①如果是夏天,如果火烧云又把西边天映红了的话,我们喜欢将饭桌放置在院落里吃晚饭。当然,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是笼蚊烟,因为傍晚的蚊子很活跃。
②笼蚊烟其实很简单,先是用一莲干树枝将火引着,让它燃烧一会儿,就赶紧抱来一捆蒿草,将它们均匀地散开,压在火上。这时丝丝缕缕的青烟就袅袅升起了,蚊子似乎很不习惯这股在我们闻来很清香的烟,它们远远地避开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吃晚饭了。
③这样对着青翠的菜园和绚丽晚景的晚饭,是别有风味的,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寒风还在肆虐的时候,做酱的工作就开始了。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它们,放置起来,这种酱块到了清明之后,自然风干了,将它身上已经脆了的报纸撕下来,将酱块掰开,放到酱缸里,兑上水和盐,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酱喜欢阳光,所以大多数的人家不是把酱缸放在窗跟前,就是搁在菜园的中央,那都是接受阳光最多的地方,阳光和风真是好东西,用不了多久,酱就改变了颜色,由浅黄变为乳黄直至金黄,并且自然地把酱汁调和均匀了,香味隐约飘了出来,一些贪谗的人受不了它的诱惑,未等它充分发酵好,就盛着它吃了。
④夏日的晚餐桌旁,占统治地位的就是酱了。那些蘸酱菜有两个来源:野地和菜园。野地的菜自然就是野菜了,比如明叶菜、野鸡膀子、水岸菜、鸭子嘴、老桑芹和柳蒿芽。野菜通常要在开水中焯一下,让它们在沸水中打个滚,捞出来,用凉水拔了,攥干了再吃。野菜中,我最爱吃的就是老桑芹,所以采野菜时,明明看到了大片的水芹菜和鸭子嘴,我还是会绕过它们,去寻觅老桑芹,很多人不喜欢吃老桑芹,说它身上有股子奇怪的气味,像药味,可我却格外青睐它。
⑤因为有了酱,就有了采野菜的乐趣,你可以堂而皇之地提着篮子出了家门,就说是采野菜去了,你愿意在河边多流连一刻,看看浸在水中的柔软的云,是没人知道的;你愿意在山间偷偷地采些浆果来吃,大人们依然是不知道的;反正有那么几种野菜横在篮子中,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踏入家门。
⑥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它们就老了,吃不得了,这时候伺候晚餐桌上酱碗的,就得是园田中的蔬菜了,青葱、黄瓜、菠菜、生菜、香菜和小白菜水灵灵地闪亮登场了。园田中的菜适宜于生吃,只需把它们在清水中洗过则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这个人拿棵葱,那个人拿棵菠菜,另一个人则可能把香菜卷上一绺,大家纷纷把这些碧绿的蔬菜伸向酱碗,吃得激情飞扬的,而此时蚊烟静静地在半空浮晨,晚霞静悄悄地落着,天色越来越黯淡,大家的脸上就会呈现出那种知足的平和表情。
⑦我最钟情的酱,是炸鱼酱。鱼来自草甸子中的水泡子。水泡子里有鲫鱼、柳根和老头鱼,父亲用一根柳条杆为我做了杆鱼杆,虽然它不直溜,但钓起鱼来却不含糊。水泡子中的鱼不似河里的,它长不大,都是小鱼,而且由于是死水,鱼有股土腥味,所以决不能清蒸和调汤喝,只能放上浓重的调料煎炒烹炸,我钓回来的鱼,基本都是把它连着骨头剁成泥,舀上一碗黄酱,炸鱼酱吃了。只要晚餐桌上有一碗鱼酱,园田中的蔬菜就遭殃了,一盆青菜往往不够,再拔上一盆,可能还是不够,不把酱碗蘸得透出瓷器的亮色,我们的嘴起不会罢休的。
⑧酱缸其实是很娇气的,它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着。它讨厌蚊虫,因此脸要蒙上一层白纱布,以防蚊虫飞进去,弄脏了它:它喜欢太阳,似乎还很害痒,要经常用一个木耙子捣一捣它,把它身上的白醭撇出去;它还惧怕雨水,所以酱缸旁常放着一玻璃,一看雨水要来了,就把它盖上。我就很心疼家中的酱缸,有的时候在学校上课,一听到雷声轰隆隆地响起,就举手跟老师请假,撒谎说要上厕所,而我出了教室后一路飞奔回家,冲进菜园,盖上酱缸。酱没被淋着,我却会在返回的路上被雨水打湿。
⑨蚊烟稀薄的时候,火烧云也像熟透了的草莓似的落了。我们吃完了晚饭,天也就越来越陈旧,蚊子又三三两两地回来了,我们把饭桌撤了,打扫干净笼蚊烟的灰烬,站在院子里盼着星星出来,或者是打着饱嗝去火炕上铺被窝,我还记得父亲酒足饭饱在院子中看天时,如果被飞回的蚊子给咬着了,他会得意地喊我妈妈出来,说他很招人稀罕,母蚊子又啃他的脸了!我们那时就都会发出快意的笑声,以为爸爸在开玩笑。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说得也没错,吸食人的血液的确实都是雌蚊,而雄蚊吮吸的则是植物的汁液。如今曾说过这话的父亲早已和着飘渺的蚊烟去另一个世界了。
⑩菜园依然青翠,火烧云也依然会在西边天燃烧,只是一家人坐在院落中笼起蚊烟吃晚饭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让我在回忆蚊烟的时候,为那股亲切而熟悉的气息的远去而深深地怅惘着。
【1】选文都写了哪些往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文章以“蚊烟中的往事”为题,有什么好处?
【3】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品析第⑧段的画线句。
【5】简要分析第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6】往事如烟,生活美好,你有什么美好而难忘的记忆?简单概述出来,说说难忘的原因。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眼神
于博
①杨俊杰推开房门,见母亲正在厨房忙着。他连背包都没摘下,静静地站在原地,细细地打量着母亲。母亲的头发似乎更白了,后背似乎也更驼了。半晌,母亲猛地回过头,手里的水瓢当的一声掉在了地上,蹦了两蹦。
②“哎呀,大儿呀,吓我一跳。回来咋不言语一声?”母亲尖声地叫道,连连用围裙擦手。
③杨俊杰上前几步,搀住母亲。母亲盯着他看了又看:“咋的了?你好像得病了,脸色这么难看。”
④“没有,这几天加班,累的吧。”杨俊杰苦笑一下。
⑤杨俊杰摘下包,继续说:“让你进城,你始终不同意。看看,一个人,多遭罪呀!”
⑥“妈不怕遭罪,妈就图省心!”母亲边说边把杨俊杰的包拎到屋里,“老也不回来,这回可得多住几天!”
⑦“妈,不行啊!单位派我出国,明天就走,这不,急着回来和你道个别!”
⑧“啥?你说啥?出国?”
⑨杨俊杰点点头,说单位派他考察,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⑩母亲愣怔片刻,随后眼里放着闪亮的光:“哎呀,这要是你爹活着,那不得乐疯了啊!你考上大学那天,他睡觉都捂着被乐呀!对了,你叔伯太爷去了趟省城,在屯子里显摆了大半辈子。啧啧,我大儿出息大发了!”
⑪看着母亲的高兴劲儿,杨俊杰却有意回避着母亲的眼神。他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不能把真相告诉她,那样,她老人家怎么活呢?
⑫吃完饭,杨俊杰走了。母亲执意要送他。从屯里走到大路口,这一道母亲一个劲儿地嘱咐他:“出国了,全是蓝眼睛黄头发,没有亲戚朋友,说话做事要留个心眼儿啊!”杨俊杰不知怎么回答母亲,只是轻轻地点头。
⑬午后的阳光很明亮。一群鸟儿从一片树林里飞出,在天空上自由地盘旋。杨俊杰望着它们,露出异样的眼神……
⑭“妈,别送了。我这几年对不住您!”杨俊杰一把抱住母亲,声音颤抖,但他咬牙忍住没有让眼泪掉出来,“我没有好好孝敬您!”
⑮母亲拍着他的肩膀:“大儿啊,说傻话呢!你出息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记住,给妈打电话。可是也别总打,那么远,电话费指定得贵呀!”
⑯“妈!”豆大的泪珠终于从杨俊杰的眼里流了下来……
⑰在一家长途汽车站的公厕里,杨俊杰掏出手机,刚要拔卡,电话响了。杨俊杰惊慌地看了一下号码,迟疑了一下,终于摁下了接听键:“妈,有事吗?”
⑱“儿呀,我回来收拾碗的时候,在盆子里看到钱了。咋这么多呀?”
⑲“没事,妈,你就花吧,你苦了一辈子了。”
⑳“儿呀,我总觉得你哪里不对劲儿。我琢磨半天,你的眼神不对,跟以前不一样啊!”
㉑“没有,妈,我挺好的!”
㉒“你是不是又离婚了?我早就说过,那女人靠不住,就奔你的钱和权来的。咋样,是不是让我给说谁了?”
㉓“没有没有,我们过得好好的。妈,你别瞎猜。”
㉔“不管咋样,人这一生走的道长啊!什么摔跟头崴脚脖子的事都指不定会发生,可自个儿要长志气,别睁眼看着是个坑还往里跳啊!”
㉕“哪能呢?我又不糊涂,妈,您放心吧!”
㉖“放啥心呢?你那眼神现在还在我眼前晃悠呢。儿呀,不管咋的,你要往远看哪——你才多大啊!记住,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㉗“妈,车来了,我回家再打给您!”杨俊杰咬了咬嘴唇,挂断了电话,然后长出了一口气。
㉘一个小时后,一辆出租车停到了市检察院大门前。杨俊杰从车里走了下来, 仔细打量着眼前这幢威严的建筑。夕阳照在悬挂在大门上方的国徽上,反射出夺目的光芒。杨俊杰忽然感到,那金灿灿的光辉里,藏着母亲既威严又慈爱的眼神。
【1】根据原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 | 母亲的心理 |
杨俊杰突然回家看望母亲 | ①_____ |
②_____ | 高兴、自豪 |
母亲给杨俊杰送行 | ③_____ |
④____ | 担心 |
【2】文中多处设置了悬念,请找出其中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杨俊杰一把抱住母亲,声音颤抖,但他咬牙忍住没有让眼泪掉出来。
【4】文章以“眼神”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12、请按下面要求写作。
爱,是世间最美好的字眼。有时,我们一直在被身边的人爱着而没有发现;有时,我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爱。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有些爱藏在青春的记忆里,从没改变。
请以“爱,从没改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