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自贡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以人比玉,由玉及人,“生逢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加勤勉,用时间和汗水雕琢自己(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①“玉不琢,不成器”,器与人皆通此理。

    ②坚固细密的玉石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才会露出质朴面目,显出纯美底色。

    ③玉石藏于山中、埋于谷底,与普通石头不分伯仲,如何成为众所敬仰的美玉?

    ④只有历多雕琢磨砺,唤醒内心的道德律,淬炼信仰的主心骨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信手拈来的诈骗手段已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安全。

    B.墙上挂满了名人的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C.在“大美亚细亚一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D.领奖台上,奥运冠军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岁月逶迤而来,蜿蜓远去,   。我们依旧喜欢翻阅那迷人的风景,   ,因为我们都曾拥有那无悔的青春,那不灭的希望。

    ①迷人的季节总是如期而到  ②迷人的季节总是匆匆地走了

    ③没有人拒绝,没有人推让  ④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翅膀)

    B.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

    C. 树林阴翳(翳:遮盖)

    D.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第一个乐:以……为乐)

    2下列各项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在乎山水之间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 至于负者歌于途|晦明变化者

    D. 醒能述以文者|以残年余力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醉”是表象,“乐”为实质,“醉”“乐”统一,表现“与民同乐”的主旨。

    B. 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融合,卒章显志。

    C. 本文写景动静结合,多感官结合,骈散结合,参差多变。

    D. 文中多用“也”字结句,贯通全篇,灵动之中有赘烦之感,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4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泻出两峰之间者|太守与客来饮

    B. 云归岩穴暝|水落石出者

    C. 僧智仙也|名者谁

    D. 山水之间也|宜众矣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而:朝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B. 其:醉能同乐|亲旧知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C. 之:四时景不同|名者谁

    D. 于:负者歌途|太守与客来饮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先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和醉翁亭。

    B. 第②段描写的景象是山间朝暮及四季景色的变化。

    C. 第③段一共为我们展现了三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依次为“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D. 本文使用子一些骈句,如“朝而往,暮而归”,“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种句式工整优美, 节奏感强。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 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 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 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四时景不同|望蔚然而深秀者

    B. 行者休树|其一犬坐

    C. 不知人之乐|温故知新

    D. 醉能同乐|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B. 本文以“乐”字贯穿,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图景。

    C. “太守醉也”,体现了作者既为山间美景而陶醉,又为自己能与民同乐而陶醉。

    D. 文章语言特色鲜明,骈句散句相结合,既整齐又富有变化,读来音调铿锵。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各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注释】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②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③鸣蝉:蝉叫声。④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⑤见:同“现”。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月夜休憩图

    B.乡村夏夜图

    C.盛夏丰收图

    D.山村寻旧图

    【2】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

    B.词人抓住“明月”“清风”“稻花”“蛙声”的特点,描绘了一个清朗、幽静、丰收在望的夜晚。

    C.“七八个星天外”说明月光明亮,“两三点雨山前”说明大雨骤至。

    D.这首词充分反映了词人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首传唱多年的儿歌,如今的孩子是否还耳熟能详?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孩子是否要参与家务劳动的问题,在理念上,我一直是坚定的支持者。可是一到现实生活中,问题来了。孩子洗次碗,还得花半天帮她收拾烂摊子,碗还洗得不彻底,真是越帮越忙,还不如自己做省事;孩子扫次地,扫得不彻底,忍不住指出来,她一下子就撅起嘴,怎么哄都不肯拿扫把了,真让人窝火……一不小心,“算了吧她还小”的心态就占了上风,长辈们就把活儿又统统揽了回来。 (选自2015年5月1日《人民网》,作者涵桐)

    【材料二】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生活小能手》《粮食世界》《今日我掌勺》等主题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课上,孩子们学会了换灯泡、修水龙头,能够亲手种下农作物,还学会了掌勺,做出了一道道美食。在餐厅里,学生志愿者更是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志愿者们早早来到学校,换上专门服装,戴好手套和防护具,开始工作:给同学们分发早点、收拾台面、维持秩序……   (选自2015年5月1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现在还小,做家务可能有安全问题,事实上孩子的能力是很强大的,如果我们很早就让孩子接触所谓“危险”的物品,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就能锻炼出来,也能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家长在指导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如切菜让孩子先用比较钝的刀来切青菜等容易切断的食材。与其你告诉孩子你不行,你还小,不如放手让孩子尝试。其实你放手了,孩子的自信也就一步步培养出来了。

    (北京凝爱儿童教育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余伟)

    (1)当下孩子不爱做家务的原因有哪些?

    (2)让孩子多劳动,有什么益处?

    (3)怎样让孩子爱上劳动?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10分)

    (1)□□□□□□□,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1分)

    (2)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1分)

    (3)□□□□□□□□□□□□□,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分)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事紧急、行军神速的句子是:□□□□□□□□□□。(2分)

    (5)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阳阳割昏晓

    □□□□□□□□□□

    □□□□□□□□□□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传统文化的断层

    ①当今青年,基本的文化常识即足以让他们面面相觑,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的寥寥无几,甚至“天干”“地支”“南冠”“华盖”等概念也会让许多人感到陌生,似乎他们对民族传统的了解,仅限于中小学课本上学过且尚未完全忘记的部分。

    ②作为民族旗帜和标志,谱写并记载了中华五千年之久的文明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今日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国民对其的认同感越发淡薄,甚至被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几乎全盘否定,使得承载民族记忆的传统文化,也多停留在了人们往日的记忆中。尤其在80后和90后青年群体中基本断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③这种遗憾现象的出现,与当前家庭培养、教育体制、社会风气和人们自身均不无关系,以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影响最甚。中小学教材,内容涉及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部分少之又少;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到的内容考后即忘;步入大学后,本有不少课余时间弥补被贻误的岁月,但或是意识不到,或因缺乏自律,又把诸多课余时间花在游戏娱乐、谈情说爱、经商创业等方面,于是一生中可用于安心学习的最后一站又被耽误掉。

    ④与此同时,西方及日韩文化的大量入侵和流行时尚的迅速蔓延,严重挤压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大有将民族文化吞没的趋势。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似乎比传统的七夕、中元更有味道,电脑屏幕自动跳出的腾迅新闻先是游戏、娱乐、房产、等板块,教育、文化偏居最后;流行时尚中的低俗成分,也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各个角落,屡见不鲜的暴力和凶杀游戏,屡禁不绝的淫秽网站和图文、音像,无处不在的低俗街头广告和杂志小报等等。尤其是娱乐圈大批压根谈不上艺术的所谓名星,成日毫无底线、恬不知耻地哗众取宠,玷污着人们的心灵,败坏着社会风气。在此种愈演愈烈的环境下,许多年轻人越发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⑤我国在过度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未形成与物质发展同步的精神文明。传统文化因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国门大开,西方种种泛商业化和娱乐化思潮排山倒海般地涌入,诸多年轻人不加甄别地全面吸收,致使世代滋养我们的道德观念和传统礼规被全部断送,取而代之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年轻学子过早世故的功利主义倾向亦愈发显露,以至被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越来越远,令人痛惜地出现了塌方式断裂。

    ⑥文化在当今难以为继,除客观因素以外,还有更为可怕的主观原因,即多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求甚解和不加选择的本能拒绝,这比外在的强迫更令人担忧。好像我国没有任何时代对民族文化自觉抛舍得这么坚决。学生不愿意练字、不喜欢读线装书,多数人会废寝忘食地在电脑游戏前数小时纹丝不动,却不肯花个把小时来读读我们的四书五经。欧美大片和各种偶像剧对他们来说远比韩柳文、李杜诗、苏辛词和迁光史更具吸引力。

    ⑦传统文化的远离和断层,带来的则是传统道德框架的解体、人文价值观的失落、人性的异化变质,及正气的萎缩、良知的消解和浮华世风的滋长蔓延。当今,许多青年热捧娱乐明星,对娱乐圈醉生梦死、低俗丑恶的乱象亦见怪不怪以;对各类拜金女、炫富男的出格言论习以为常;脏话不断、游戏感情、缺乏公德、目无师长、及抢劫、弃老、拐骗等乱象麻木不仁……使得传统文化中尚荣知耻、慎独自律、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等优秀思想几无立足之地,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精神荡然无存,以致有人以“三观尽毁”形容当前的社会生态。

    ⑧传统不传,该续却断,痛心之余,更应是深思与行动。

    (注):三观;是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有人说文章第一段可有可无,并不影响文章的表意。你怎么认为?请说说你的理解。

    2结合文章内容,请说说造成文章第③段加点字“这种遗憾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文章第⑦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传统文化因为其诸多糟粕的存在且历史的久远而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三观尽毁”即是顺应时代的需求,是年轻人的创新之举?阅读文章,结合生活实际,请你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30字)

  • 10、阅读冯骥才先生的《除夕情怀》,完成小题。

    除夕情怀

    冯骥才

    ①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时光是留不住的,不管我们怎么珍惜它,它还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烟消云散。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②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一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记得有人说:“过年不就是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吗?现在天天鸡鸭鱼肉,年还用过吗?”其实过年并不是为了那一顿美餐,而是团圆。只不过先前中国人太穷,便把平时稀罕的美食当做一种幸福,加入到这个人间难得的团聚中。现在鸡鸭鱼肉司空见惯了,团圆却依然是人们的愿望年的主题。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③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④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得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

    ⑤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围上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萄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⑥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辟辟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楼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几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呼呼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⑦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

    ⑧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⑨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⑩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除夕是中国人用共同的生活理想创造出来——并以各自的努力实现的现实。

    1文章的题目是“除夕情怀”,作者围绕除夕的习俗抒写了人们不同的情怀:写守岁,表现了人们______;写团圆,表现人们___ ;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老汉卖给我果酒和_______两件事,则表现作了__________

    2第⑩段中有一句话与第⑧段中划线句子相照应,这句话是:______(请将这句话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文章第⑥⑨两段中对小杂货铺老板和站台工作人员的描写,在内容、语言方面有共同的地方,虽着墨不多,但很传神,请结合⑥⑨两段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的分析。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简单才是真的简单

    ①如今提倡“极简主义”。有人认为,“极简主义”就是物质生活简单一些,少些奢华的享受,生活中多一些朴素的味道,但我觉得,物质简单虽是“极简主义”内涵的一部分,但心灵简单才是真的简单。

    ②心灵简单,就能拥有孩子般的纯真,拥有最本质的幸福。

    ③孩子的快乐在于容易满足,一块儿糖果,一场游戏,就能让孩子获得最大的幸福。这样的幸福,我们大人为什么很难体验到?我们总是追逐着一个个所谓的目标,得不到时痛苦,得到时也不会快乐,因为我们转头又开始忙着下一次的追逐,我们的心灵难以有满足的时刻。我们曾经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但其实,我们在停不下来的追逐中,忘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丧失了快乐和幸福的能力。

    ④要做到心灵简单,应该学会返璞归真。画家黄永玉活得率性自由,常常像孩童一般“无论什么事,都能做得有声有色,在玻璃鱼缸里游泳,也有乘风破浪的气魄”。他致力于做一个自由的“野孩子”,心灵简单,获得了快乐多多。

    ⑤要做到心灵简单,也应该学会抵御各种诱惑。人活到了一定境界,必然需要给心灵“减负”。“删繁就简三秋树”,郑板桥告诉我们让生活去掉繁杂,让事物简明。简单的心灵,拥有更深沉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被各种欲望牵着鼻子走,迷失在纵横交错的欲望之网里面,自然就会看不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以,物质的奢靡和名利的收获,不能换来心灵的安宁和快乐,能够让心灵简单安宁的,恰恰是最简单的事物。

    ⑥要做到心灵简单,除了摒弃各种欲望的枷锁,还要拥有自己喜欢的精神生活。欧阳修徜徉于精神海洋,琴棋书画,滋养了他的心灵,让他的人生更加充实愉悦。很多古代了不起的智者,因为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都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归简单。孟浩然享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活;王维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生活:陶渊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⑦心灵简单才是真的简单。以简单之心过生活,就能把日子过成一幅写意画,简单勾勒几笔,就境界全出,前味无穷。

    【1】文章第①段中的“极简主义”,包括哪两方面的内涵?

    【2】根据提示填空。

    文章中,作者首先提出中出论点:________;然后分析该论点之所以正确,是因为__________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文章,请简要回答:我们怎样才能让心灵简单?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生活中,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普通的人,他们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追求,也有着自己的幸福。

    请以“幸福的普通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