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邵阳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浓氨水有挥发性

    打开瓶塞,将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气味

    B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罩一个潮湿的烧杯

    C

    鉴别氯化钠和稀硫酸溶液

    试验两种溶液是否具有导电性

    D

    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分别溶于水中,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A.A

    B.B

    C.C

    D.D

  • 2、据报道,科学家已通过人工光合固碳装置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3:8或8:23

    C.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3、“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与CO的不同点比较,下列有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能溶于水,生成碳酸;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4、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39

    0

    10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表中m1g

    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时生成乙、丁的质量比为9:8

  • 5、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6、下列各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水下燃烧,发出黄光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C.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 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B.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A

    B.B

    C.C

    D.D

  • 8、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B.氧化物中都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碱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 9、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铝块

    B.生铁

    C.氧化铜

    D.磁铁矿

  • 10、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X

    含氧化合物

    化合反应

    单质

    物理性质

    Y

    氧化物

    分解反应

    化合物

    可燃性

    A.A

    B.B

    C.C

    D.D

  • 11、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B.金属活动性

    C.铁元素的含量

    D.硫元素的化合价

  • 12、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卡罗琳·贝尔托西利用标记物DIFBO发生“点击化学”反应来探索细胞和跟踪生物过程,对于癌症靶向治疗的实现非常关键。其中标记物DIFBO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标记物DIFBO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其中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由碳、氢、氟三种元素组成

    D.相对分子质量是

  • 1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高空洒水,减少建筑工地的飘尘

    B.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C.直接排放工厂废水,处理成本太高

    D.节约用水,洗菜剩水用于浇花

  • 1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S硫元素

    B.FeO氧化铁

    C.镁离子

    D.两个氢原子

  • 15、在实验室,O2CO2都可以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食品包装袋充氮气防腐

    B.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C.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

    D.生石灰用于“自热米饭”的加热包

  • 17、我国科学家开发了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为20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C.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氧化钙的化学式为OCa

  • 18、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我们要采取有效防疫措施,免受病毒侵害,科学防疫,从我做起。完成下面小题

    【1】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的“磷”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2】防疫期间,很多医院使用来苏水进行杀菌消毒,来苏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甲基苯酚(化学符号为:C7H8O),下列有关对甲基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A.1个对甲基苯酚分子中含有4个氢分子

    B.对甲基苯酚分子由7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对甲基苯酚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3】生活中我们会使用次氯酸钠(NaC1O)、双氧水、臭氧、酒精(C2H5OH)等来消毒,下列关于消毒剂的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C1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B.2个臭氧分子可表示为3O2

    C.NaClO中钠离子的符号为Na+

    D.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它是氧化物

  •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连接仪器

    C.点燃酒精灯

    D.振荡试管

  • 20、根据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A.①⑤

    B.②③

    C.①②

    D.③④⑤

  • 21、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甲:铅合金先变成液态,说明铅合金比铅的熔点更低

    B.乙:A烧杯内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带火星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D.丁:天平不平衡,说明此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22、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 23、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有关推理:

    ①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所以O2转化为O3是化学变化

    ②锌粒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某物质,该物质属于易溶物

    ④燃烧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因此灭火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之一即可

    ⑤Na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NaCl,所以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其中正确的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24、下列物质依次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氧气、金刚石、氯化氢

    B.干冰、汞、氯化钠

    C.水、、硫酸铜

    D.氨气、氮气、酒精

  • 25、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测溶液 pH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黄泥水

  • 26、2023年11月8日,陵水县“119”消防月启动仪式在海航体育场举行,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图书档案等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厨房燃气泄漏,开窗通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C60表示一个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 28、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健康不利,可用_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

    (4)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B.用洗菜水浇花

    C.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D.用工业废水浇菜

  • 29、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_

    (4)气体A、B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且可以相互转化,A常用于冶炼金属,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写出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30、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的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 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空气中氧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31、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下图是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化学上将质子数为_______的所有铝原子统称为铝元素。

    (2)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硫离子,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通过分析,写出一条同一横行元素之间的排列规律:_________

  • 32、水由___组成.每个水分子由___构成.

  • 33、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除去硬水中过多的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和就可得到软水,通常可用______来检验硬水与软水.

  • 34、能源、环保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气等,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____(填一种)。

    420196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的活动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符合活动主题的是________

    A分类回收垃圾      B提倡使用化石燃料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最清洁的燃料是汽油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3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a管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_,检验a管气体的方法________;图示b管和a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从微观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 水通电的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3)写出电解水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反应.

  • 3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做实验A时,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适宜时刻是   ;铁丝燃烧过程中,能量由     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2)B中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中出现水珠,然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填元素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为______,b为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要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4)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F装置,先将试管①和试管②中盛满二氧化碳,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后向试管①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请写出试管②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3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已知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V1mL,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为V2mL。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若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积为V3mL,计算实际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

    (3)实际实验时测得氧气的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写一条)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为发生装置,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上题中装置也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

  • 40、向含有AgNO3、Cu(NO3)2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固体乙,所得滤液甲与原废液的质量相等。请回答:

    (1)请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个即可)。____

    (2)固体乙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____

    (3)请分析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的原因。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