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
2、在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后,只有丙的质量增加
C.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3、下列现象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
B.10g水可以结成10g冰
C.纸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化为灰烬,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D.敞口放置的酒精因挥发而越来越少
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00mL,氧气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放出热量
B.未待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C.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D.实验中白磷耗尽了装置中的氧气
5、博州的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下列对于水的认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C.赛里木湖的水是纯净物
D.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6、在以下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的是
A.NO2
B.N2
C.HNO2
D.NH3
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的是
A.氧气
B.氯化钠
C.金刚石
D.干冰
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9、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其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10、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2SO2
B.H2O2H2O+O2↑
C.2Fe+3CuSO4=3Cu+Fe2(SO4)3
D.C2H5OH+3O22CO2+3H2O
11、下列四种性质中, 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导电性
C.硬度
D.可燃性
12、据报道,中国计划于2023年10月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航天飞船常用铝粉和高氯酸铵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则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0
C.
D.
1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其中错误的是
A.用氢氧化钠制玻璃
B.用大理石作华表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D.锰钢用于钢轨
1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
B.O
C.NO2
D.Hg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1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C.该反应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7、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监考教师观察到同学们的如图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过滤液体
C.倾倒液体
D.检查气密性
18、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6B铅笔芯做导线实验
B.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制纯水
C.用活性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D.冷碟子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1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A.“C→CO2”的反应放出热量
B.“CO→CO2”的反应一定是CO的燃烧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剂验证
20、镱是量子记忆存储的理想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镱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镱的原子序数为70
C.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1
D.镱原子的原子核外有70个电子
2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②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④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显不同化合价
⑤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⑥食物的腐烂、镁条燃烧均属于缓慢氧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2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处理废弃药品
C.称得10.05g固体
D.用完放置
23、新年伊始,重庆准备了精彩纷呈的跨年活动。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飞气球
B.主题灯光秀
C.烟花表演
D.舞龙舞狮
2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则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25、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一定现象的发生,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镁带
D.蜡烛
26、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均有白雾出现
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色烟雾生成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7、我国多使用铁锅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性;专家建议市民多食用动物肝脏、芹菜等食物,这些食物富含铁,可减少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发生,这里的“铁”是指(填字母)________.
A.原子 B.元素 C.单质
28、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依次得到A、B、C三种溶液,它们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A、B、C表示,下同)_____,分别向这三种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显红色的是_____溶液。
29、抗“疫”期间,酒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居家消毒时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_________;等质量的①氢气 ②碳单质 ③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填序号)。在一定条件下,6.4g甲烷与一定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4g的水,5.6g CO和8.8gCO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0、请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通过下图电解水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a管中气体的操作,先_____,再打开活塞.
(2)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 质 | 氧 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W |
反应前质量/g | 34 | 2 | 2 | 16 |
反应后质量/g | 2 | 24 | 20 | x |
①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②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4)硅(Si )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硅的化学反应为SiO2+2CSi+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5)根据(4)的原理,要制备56kg硅,需要二氧化硅的质量是________?
31、“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
(1)根据下列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①上述属于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是_____,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原子是_____(均填字母);
②相等质量的 D、E 两种物质中,原子个数比较多的是_____(填字母)。
(2)根据下列反应的微观过程回答:
①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均填字母);
②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
(2)用CuSO4溶液配置“波尔多液”不能在铁制容器中进行的原因:_____。
33、岳阳市城区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如图),极大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大气污染,方便市民绿色出行。
(1)“共享单车”的部件中用到的金属材料有______ (填序号,下同),合成材料有______。
(2)“共享单车”长年露天放置易生锈,为防止钢铁生锈,常采用______方法(答一点即可)。
(3)“共享单车”所用的钢铁来自工业冶炼赤铁矿,其反应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4、有下列物质:①铁粉②矿泉水③冰水混合物④臭氧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⑥氧化铝⑦稀有气体,其中:
(1)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35、如图所示是两个普通化学实验,图A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图B是铁在氧气中燃烧。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___________色火焰,放热。
(2)在这两个实验中,都在集气瓶内盛有少量的水,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_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
3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其_______的性质。
(2)泡沫铁粉可用于食品保鲜的原理:铁能吸收______,从而使食品保持干燥并防止氧化变质。
(3)用扇子扇蜡烛火焰,可以一扇就灭的原理是__________。
(4)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有关。
(5)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作用。
37、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然后将试管放在实验台上。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一实验说明了_____。
(2)某学生做实验时,由于操作错误,结果观察到管口棉花变红色,而滤纸条不变色,其原因是_____。
38、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是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及结论)。
(3)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都需要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未加入二氧化锰,则反应___________(选填“不能发生”或“明显减慢”)
(4)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里:①仪器装配时,盛药物的试管口要略_____倾斜,②加热时应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_______,③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______ 的放出时就可以收集。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 。
39、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使用下列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请回答问题:
(1)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B中,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的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
(3)小明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集气瓶壁炸裂,正确的操作是_____。
40、据报道,某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厂区周边 300m 范围内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 消防官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
(2)氯气的化学性质:_____。
(3)上述事故发生时,人们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有_____。(答出一条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