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现象,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郊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南京街头两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场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2、仲雍,姬姓,名雍,商末周族领袖古公为禀父(后称周太王)次子,史称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孰哉,历来被奉为吴地和常熟的始祖。仲雍与兄太伯为主动避位,从渭水之滨来到今无锡、常熟一带,与民并耕,当地人民拥戴太伯为勾吴之主。太伯身后无子,仲雍继位。仲雍死后,葬于虞山,其子季简继位……与上述历史现象相关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的推行 B.郡县制的实施
C.世袭制的确立 D.行省制的建立
3、根据图片信息,下列各项最符合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特征的是
A.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B.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C.经济持续、缓慢增长
D.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4、新航路的开辟对近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属于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 )
①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②指南针传入欧洲
③欧洲地理学的发展进步 ④铁路时代的到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日本明治维新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确定土地私有 B.发展工商业
C.废藩置县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6、有学者认为,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灿烂的文明后走向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又一个辉煌的文明。该学者认为西方文明( )
A.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B.由个别民族创造
C.源于古希腊的荣光
D.始终保持着辉煌
7、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罗马帝国时期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D.罗马法适合被征服的所有地区
8、下列关于西欧庄园中农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
B. 身份是世代承袭的
C. 定期无偿耕作领主自营地
D. 是骑士的主要剥削对象
9、“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译为成语“殊途同仁”“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10、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艺术和对人类、事物的仔细观察而孜孜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他的代表作品是
A.《荷马史诗》 B.《哈姆雷特》 C.《蒙娜丽莎》 D.《神曲》
11、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里的“新”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12、下列关于爵士乐的起源与产生匹配正确的是( )
A. 拉丁音乐 巴西 B. 非洲音乐 美国
C. 吉普赛音乐 英国 D. 夏威夷音乐 加拿大
13、中世纪欧洲城市市场狭小且具有地方性,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手工业行会。它的行规,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材料表明行会
A.加大了同行之问的竞争 B.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14、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评价最恰当的是( )
A.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B.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15、如图为参加某次会议的主要人物,他们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条约,该条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D.“委任统治”德国海外殖民地
16、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7、他接手的罗马是一座砖瓦的城市,他留下的罗马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他被尊称为“奥古斯都”,他实际建立了罗马帝国。“他”是
A.伯里克利
B.梭伦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18、“法老”是一个神秘的名字,它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意为“大房屋”。下列关于古埃及法老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具有无限权力
B.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等大权于一身
C.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D.法老只能对大臣进行经济处罚,不能杖责
19、制作资料卡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历史资料卡片的主题应是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
20、辛亥革命后,“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力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句话最早是通过哪部法律文件实现的( )
A.《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
21、1945年10月,_____正式成立,它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1月1日,_____正式成立,它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2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_______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1917年11月,革命导师_______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3、古代雅典留给后世的主要遗产是__________,古代罗马留给后世的主要遗产是__________。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制定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他把古希腊的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他的代表作品是《俄底浦斯王》——
(3)珍妮机的发明者是——
(4)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25、(莎士比亚)成就: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26、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_____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_____”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8、1917年俄国________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29、__________年,西罗马帝国灭亡;__________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30、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______。
31、
32、雅典的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达到了全盛?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有何积极性和局限性?
33、(1)“在17~19世纪时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各举一史实说明英国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2)铁路时代的到来,出行更加便利,标志铁路时代的开始是火车的诞生。火车是何时何人发明的?
(3)“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是谁率领船队成为美洲大陆的首批开辟者?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摘自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17世纪40年代王权与自由的斗争中,当王权因冲破传统而否定自由之后,自由也冲破传统而否定王权,王权与自由在战争的激烈冲突中各自走向最极端,这就是革命。
——摘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
材料三
材料四 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它的殖民地遍及东、西半球,有“日不落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这一时期深刻批判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的英国文学家及其作品一例。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
(2)材料二中的“革命”发生在哪个国家?1688年该国发生的哪一事件,最终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之后,该国的权力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3)指出材料三中图一数据的变化趋势。图一和图二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主要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