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侧大事年表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化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
A.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B.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C.法西斯国家的形成与疯狂扩张
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2、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这体现了
A.罗马本质上维护平民利益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两位保民官掌握实际权力
D.平民斗争争取了政治权利
3、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它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查理曼
4、在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例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政体”等。这表明三个国家都( )
A. 推翻了外国的殖民统治 B. 确立了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
C. 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5、三角贸易的正确路线是:
A.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非洲——欧洲——美洲——欧洲
C.美洲——欧洲——非洲——欧洲
D.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6、孟德斯鸠曾说:“土地能否丰收,并不在于其是否肥沃,而在于农民是否享有自由。”下列事件曾经在表面上使农民享有“自由”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拉美独立运动
7、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和归纳历史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在学完一个场景的历史课后设计的知识结构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总结有误的是
A.A
B.B
C.C
D.D
8、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早,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9、“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领主的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是
A.大臣与臣民之间的关系 B.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C.国王与骑士之间的关系 D.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
10、“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这座陵墓”指的是
A.雅典卫城
B.罗马万神庙
C.埃及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11、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妇女解放
B.改革创新
C.人文主义
D.自由主义
12、20世纪30年代,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数以千计的犹太科学家逃离德国。这主要是因为希特勒和纳粹党( )
A.残酷迫害犹太人
B.推行一党专政
C.焚烧进步书籍
D.疯狂对外扩张
13、美国建国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制度设计是
A.三权分立制
B.民主共和制
C.责任内阁制
D.联邦制
14、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的分裂
B. 农奴暴动频繁
C. 封建农奴制盛行
D. 南方奴隶制度的存在
15、2011年10月17日,美国太空总署公布了一组美洲大陆的卫星照片,以纪念人类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该“地理大发现”的发现者是
A. 哥伦布
B. 麦哲伦
C. 但丁
D. 莎士比亚
16、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独立运动,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个“他”是( )
A.圣马丁 B.章西女王 C.陈玉成 D.林肯
17、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图,下列对此图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B.成为东汉后期衰落的重要原因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
D.形成“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18、九年级历史课本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下列各项中属于其理由是( )
A.推翻沙皇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
B.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C.成立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D.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斗争
19、被誉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成为后来欧洲国家立法基础”的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权利法案》
D. 《拿破仑法典》
20、俄国十月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根本的不同点是( )
A. 革命进行的方式
B. 人民群众的参与
C. 旧统治的结束
D. 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
21、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__________》和《最后的晚餐》。贝多芬的代表作《__________》。
22、研究希腊社会的早期文献是_______________。
23、古巴比伦王国给人类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____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4、________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创立;________世纪,耶稣创立基督教。
25、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次________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范围内的________斗争和________的民族独立运动,对________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6、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宣告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是______;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
27、美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的举措是 ,通过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28、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为“中世纪”。
错误______改为:______
2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全面爆发 | 时间 | ____年9月1日 |
标志 | 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____.英、法被迫宣战 | |
主要战场 | 欧洲西 线战场 | 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德军进攻法国后,____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接着,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
欧洲东 线战场 | 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
★太平洋 战场 |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____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
东方战场 |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____,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30、____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1、美国是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崛起和强大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是谁发现了美洲大陆?
【争独立】
(2)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谁?美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哪次战役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求统一】
(3)19世纪60年代,美国是通过谁领导的哪次战争解决了“这个政府半奴隶、半自由的状况”的?
【比贡献】
(4)两次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有启示】
(5)美国的发展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32、一方面,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改革不当也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国家的分裂。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措施使人民觉得“不断努力打仗就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商鞅变法被认为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的一次变法,据此,请写出评价一次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2)19世纪中后期,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俄日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日本的改革中最能体现“工业立国”思想的措施是什么?经过改革,俄日两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20世纪中后期,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改革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于是“他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他”的改革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
(4)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请你谈谈“改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意义。
33、问答题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回答问题:
(1)①电力作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在世界 上第一个建成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的美国科学家是谁?
②世界由此被习惯上称为进入哪个时代?
(2)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①成功研制汽油内燃机的德国人悬谁?
②第一位制造出汽油发动机汽车的德国人是谁?
③发明了飞机的美国人是谁?
(3)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发明了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的瑞典化学家是谁?
(4)谈谈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
34、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代各国间经常有战争,请列举两次不同文明间的重要战争。
(2)有人认为这些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3)和平往来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交往的主旋律,请以古代阿拉伯人为例,简要谈谈他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的重要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