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到:“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观念变化的根源是
A.君主权力受到限制 B.文艺复兴的深入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社会经济衰退
2、15世纪末,英国都铎王朝时期议会下院力量增强,富裕农民和乡绅在议会中的席位逐渐增多;伊丽莎白时代的460个议席中,富裕农民与乡绅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造成了富裕农民与乡绅“侵占”议会的局面。这一现象显示
A.富裕农民有能力领导乡村社会的发展
B.富裕农民和地方乡绅阶层逐渐融合
C.富裕农民由骑士、乡绅等构成
D.富裕农民有能力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决策
3、某学习小组正在对“租地农场”“文艺复兴”“探寻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开展合作学习。请你为他们的学习主题选一个合适的名称
A.上古的欧洲
B.中古的的欧洲
C.走向近代的欧洲
D.走向现代的欧洲
4、“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业者提供原料,其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手工工场的产生
B.租地农场的出现
C.人文主义的传播
D.工厂制度的确立
5、(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A. 375 B. 476 C. 843 D. 1453
6、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由林肯领导
B. 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 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7、战争导致欧洲地位下降,使德、俄、奥匈毁灭,英法实力进一步削弱,美国和日本兴起,这场"战争"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8、美国1787年宪法,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原则享有行政权的是( )
A. 总统 B. 国会 C. 最高法院 D. 最高检察院
9、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形成了地主阶级 ③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④形成了市民阶级 ⑤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 ⑥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⑦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⑦
C. 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③④⑤⑥
10、“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顿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这次改革对俄国的影响是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C.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维护了国家统一
11、《1787宪法》是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美国颁布宪法时急需
A.承认有色人种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政治权利
B.扭转独立战争中的不利局面
C.加强中央集权以有效解决共和制下的新问题
D.引进先进技术加快经济复兴
12、感天动地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德国投降
③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 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13、在美国的某小镇有一块独立战争纪念碑,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这个小镇是
A.波土顿 B.来克星顿 C.瓦尔密 D.约克镇
14、下列历史事件中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③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④汉谟拉比法典制定 ⑤查理马特改革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②③⑤ C. ①④②③⑤ D. ④②①③⑤
15、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哪个行业?( )
A. 采矿业 B. 运输业 C. 冶金业 D. 棉纺织业
16、“全球的公众意识到牛顿的成就是世界性的,而且对全人类都产生影响。”牛顿作为近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有( )
①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②完成“人间喜剧”小说集
③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④出版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7、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有一位皇帝叫查士丁尼,他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们被统称为( )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C.《十二铜表法》
D.《法学汇纂》
18、《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第一项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方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可见,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
A.建立并派出维和部队 B.促进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C.设立反恐怖主义委员会 D.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19、2020年春运已进入“电子客票”时代,目前,山东境内所有高铁和动车组列车停靠车站都已全部店用电子客票。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最早为铁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斯蒂芬森
B.爱迪生
C.诺贝尔
D.瓦特
20、查理→马特改革,又名“采邑改革”,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它使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 )
A.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和基督教形成政教合
C.以土地层层分封为纽带 D.使国王丧失了权力
21、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_____________》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_____建立。
22、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
(1)他出身寒微,却在内战中捍卫了国家的统一,解放了黑人,他是_________。
(2)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人 研制成功的,因此被誉“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3)1885年德国人_________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23、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相关人物
(1)进行立法改革,制定儒略历的罗马统治者:________
(2)伊斯兰教的创立者:________
(3)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________
(4)逻辑学的创始人:________
(5)佛教的创立者:________
24、下图是初三某同学在学习美苏争霸这一知识点时做的课堂笔记,他记录中出现错误的是
25、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7世纪,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
26、西欧庄园的耕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
27、冷战的发生
★含义 |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 |
背景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____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并建立起以____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____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苏联还在____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 (3) 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 |
★表现 | 政治 | 1947年3月,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
经济 |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
28、请填表
人物 | 代表成就 |
文艺复兴的先驱: | 他的代表作: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大王: | 他的杰出发明当属给人们带来光明的: |
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
|
29、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是 ,1860年美国的生产总值居世界第 位。
30、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_____;_____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31、中世纪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1)他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使命: ;
(2)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 ;
(3)他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
(4)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
(5)“人”的发现: ;
(6)“世界”的发现: ;
(7)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 ;
(8)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的事件: 。
33、英国殖民扩张的表现?
34、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扩大、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成为一股重要的国际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这场革命对俄罗斯和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面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什么事件。“对俄罗斯和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指什么?
材料二 1920~1924年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
年份 | 1920~1921 | 1921~1922 | 1922~1923 | 1923~1924 |
平均税款(卢布) | 10.30 | 6.11 | 3.98 | 3.06 |
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据《一个大国的强起与崩清》相关内容编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0~1924年农民年平均税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1921年苏俄(联)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二中农民提到的问题?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失败),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新经济政策中哪些内容体现了“通过市场渐进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改革带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 1928~1940年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 钢(万吨) | 煤炭(万吨) | 棉织物(亿平方米) | 谷物(万吨) |
1928年 | 425.1 | 3551 | 18.21 | 7330 |
1940年 | 1831.7 | 16592.3 | 27.15 | 9564 |
增幅(%) | 330.89 | 367.26 | 49.09 | 30.48 |
(4)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1928~1940年苏联工、农业的发展概况。指出这给苏联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在此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什么发展模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