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吉林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教堂中信众们虔诚地歌颂上帝,理查德却想着如何利用向领主借来的犁播种春麦,增加收获,好应付领主的需索,并供养一家老小。”以上所描述的情形可能发生在(     

    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法兰克王国

    D.罗马共和国

  • 2、“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李冰),伯禹亦不如。”与诗句描述相关的是(       

    A.黄河的治理

    B.都江堰的修筑

    C.灵渠的修建

    D.大运河的开通

  • 3、下列对17、18世纪的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

    B.革命前夕资本主义发展都受到严重阻碍

    C.结果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D.革命过程都曲折复杂,出现了封建势力复辟

  • 4、马拉松比赛源自: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萨拉托加大捷

     

  • 5、下图是位于罗马的西斯廷教堂,教堂内部天顶壁画《创世纪》是米开朗琪罗的绘画杰作,讴歌了人性的现实主义精神。由此可以判断,此建筑修建的时期是(     

    A.文艺复兴时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D.法国大革命时期

  • 6、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二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说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王在议会”、“王在法下”是指英国确立了( )

    A.君主立宪制

    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中央集权制

  • 7、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期,这两大发现出现的共同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C.封建经济的瓦解

    D.教会势力削弱

  • 8、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子、东阳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 9、今年(2018年)是马克思主义诞辰170周年。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出版

    C.《费尔巴哈哲学》的出版

    D.《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版

  • 10、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

    A.法兰克王国

    B.查理曼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 1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反映出彼得一世(  )

    A.强迫农民服役

    B.强制农奴劳动

    C.加强中央集权

    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

  • 12、岁月流逝,文物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足迹。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鲜活的历史,一文物胜千言。下列文物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 13、西方在历经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后,方于滨海之国意大利率先兴起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古希腊海洋文明予以再发现、再认识和再创造,冲破宗教枷锁和束缚,催生“平等、自由、博爱”的资本主义精神,触发了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以下属于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时期的作品是( )

    A.莎士比亚的《神曲》

    B.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C.但丁的《哈姆雷特》

    D.马恩的《共产党宣言》

  • 14、第一款 本宪法所授予之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该条文出自下列哪一法律文献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宅地法》

     

  • 15、某同学在学习亚非文明古国时查找了一张地图,下列古国与文明对应正确的是(     

    A.金字塔

    B.种姓制度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

  • 16、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使用机器的部门是(  )

    A.纺织业 B.采矿业 C.冶金业 D.交通运输业

  • 17、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里所说“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A.世界由封闭转向互相联系

    B.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

    C.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

    D.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 18、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是在

    A.9世纪中叶 B.公元前6世纪 C.7世纪初 D.公元前27年

  • 19、研究史前时期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 )

    A.文字 B.遗址 C.化石 D.书籍

  • 20、成为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的世界文学名著是(  )

    A. 《天方夜谭》   B. 《圣经》   C. 《复活》   D. 《荷马史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______年;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于______年。

  • 22、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____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为著名。

  • 2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_________,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 24、17世纪英国共和国时期的“护国主”是________

  • 25、美术作品中包含着历史。让我们共同来品味名画中的世界史。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一幅肖像画。在中世纪,教皇是_____教的领袖,_____在精神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画家既表现了此人的凶狠狡猾,又表现了这个七十六岁老头子精神上的虚弱。

    《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名家拉斐尔的代表作。它表现了一个虚构的雅典学院。雅典文化昌盛,政治民主,它的_____成为后世民主制的源头。画家通过对人物的生动描绘,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_____的核心思想。

    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展现了拿破仑的英姿。拿破仑于_____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其后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_____,对外多次打败_____的进攻。

    《战斗中的夏伯阳》是苏联画家华西里也夫的名画。1917年11月,俄国爆发_____,在_____的领导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_____国家。这幅画描绘的是为巩固新生的政权,红军指挥官和叛军英勇作战的场景。

     

  • 26、法国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拿破仑夺取政权的事件是________

  • 2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了_________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件的信息:

    (1)古埃及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________

    (2)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________统治时期。

    (3)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历法是________

  • 29、佛教的创始人________.伊斯兰教的创始人________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________

    (2)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___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人造纤维的是________

    (4)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为了实现各自的政治目标,国共两党经历了“合作一分裂一 合作一 分裂”的历程,在近代历史长河中张弥漫着赤诚合作的喜悦,也充斥着相互撕杀的销烟。结合所学知识的回答:

    (1)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1934年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实行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铸就了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长征精神有哪些?

    (4)1931年日本侵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的步伐,哪一事件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一条什么战线?

    (5)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哪一地区,内战全面爆发?内战中哪一事件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了战略决战,请说出战略决战中三大战役的名称。后来哪次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6)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

  •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主义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弃旧图新”所指的重大改革。材料中“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指的是什么?

  • 33、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材料三  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1)材料一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说明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分析这种地位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不同的文明成就折射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筑文化】

    (1)建筑承载着历史文化。图一建筑遗址能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简述图二石柱所示文明成就的历史价值。

    【思想力量】

    (2)思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图三中打圈的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图四作品反映的主要思想和图三打圈人物主张的内在联系。

    【音乐记忆】

    (3)音乐作品可以储存历史记忆。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赛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并简要分析该歌曲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