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大和统一 B. 宫廷政变 C. 大化改新 D. 查理马特改革
2、“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 美学家蒋勋在这里评价的文化运动是
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宪章运动
3、李鸿章伤感的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什么时候最有可能发出此伤感(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太平天国运动后
4、“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 人文主义的传播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新航路的开辟 D. 工厂制度的确立
5、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其中,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B.实行幕府统治
C.武士和武士集团形成
D.大化改新
6、西欧法兰克王国某国王命令民众必须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给教会,致使教会势力迅速膨胀。该国王是( )
A.克洛维
B.日耳曼
C.查理曼
D.查士丁尼
7、“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
A.动摇了欧洲封建的秩序
B.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C.自始至终是正义的战争
D.侵略了欧洲其他的国家
8、下面叙述内容为大化改新影响的是
A.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先后共派遣了19次
B.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
C.建立了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9、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经济危机
10、第一个“实际上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段通往东方航路”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11、他29岁时出家,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是
A.老子
B.释迦牟尼
C.耶稣
D.穆罕默德
12、陕西临潼县出土了一件名为“利簋”的文物,其腹内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这件出土文物说明了( )
A.中国古代的青铜制造工艺高超
B.出土文物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C.牧野之战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D.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唯一的可靠途径
13、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
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14、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改革—大化改新的时间是( )
A.644年 B.645年 C.646年 D.647年
15、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是指( )
A.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B.确立了殖民霸主地位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6、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某帝国说: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老师介绍的是下面哪一帝国
A. 亚历山大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7、19世纪40年代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在其影响下国内出现了一系列报纸和出版机构。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名称 | 地位 |
《申报》 |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大公报》《新闻报》 | 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
商务印书馆 |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
新华书店 | 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
A.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B.经济的变化
C.外交事业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
18、“经过这场战争,北京的官员就这样创立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新秩序,而滞留在长城以外承德避暑山庄的朝廷则怀恨在心。随着新条约的履行,热河和北京之间的观点分歧不断扩人。”这场战争使(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中国出现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哪个事件?( )
A.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B.德国入侵波兰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D.德国吞并奥地利
20、1936年,受军部操控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这表明( )
A.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日本制定了《国策基准》
C.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日本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
21、【英国殖民】到20世纪,英国取得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
22、电影KillAKin或讲述的—段尘封的英国历史。国王的腐败引起了贵族的反抗,他们在贵族托马斯的带领下历经苦战,打败王室军队,开始了对国王的审判,并最终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被流放的国王的后世还是复辟了……°这部电影中贵族托马斯的原型是
A.罗伯斯庇尔
B.查理一世
C.克伦威尔
D.劳合•乔治
23、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____________,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他们利用________同国王展开斗争。
24、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25、《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家_________的代表作。
26、古希腊的哲学家谁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
27、1919年6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的《___________》,将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由日本;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___________》,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8、希腊的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英国的科学家 。
29、___________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___________年9月,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0、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____________,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指____________。
31、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我国的民法制度进入“民法典时代”。人类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罗马法制建设过程中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什么?
(2)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
(3)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一种崭新的制度。这一“崭新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确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4)美国历史上确立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
(5)法国大革命中,为了反对专制独裁,追求民主与法制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32、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初步确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法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是什么?
(2)英国、美国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和1787宪法,由此分别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的国家?这些法律性文件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图中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贡献。
33、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俄国经济,1921年列宁采取的一项伟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这一政策“新”在哪?
34、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1)写出材料一图A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并分析产生这一态度的根源。
材料二 法西斯国家猖狂进攻、来势汹汹,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经历了艰难、长期的过程……在对抗法西斯国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人民举起反法西斯的义旗,在东方抗击法西斯强国日本长达14年……苏联承担了抗击法西斯元凶德国的重担……英美……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之间进行……经济合作与互相支援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海报出现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在东方抗击法西斯强国日本长达14年”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与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了一起,团结第三世界的亚非拉国家和人民,在国际上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坦赞铁路的修建,是……中非关系发展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相互支持、友好合作的一次胜利。……20世纪70年代,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则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刘平《坦赞铁路和中非关系》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援助非洲国家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国家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并用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来说明非洲国家“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材料四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摘编自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根据材料四,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习近平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面对新时代的历史机遇,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合作与共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