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屋大维和汉光武帝是同时代的君王,汉光武帝公元25年称帝,屋大维公元27年称元首,屋大维机智果断,能征善战,曾使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______成为它的内湖。( )
A.红海
B.黑海
C.地中海
D.爱琴海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文中所说的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建设
D.罗斯福新政
3、在今天尼罗河的人海口,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代表建筑亚历山大灯塔被称作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城市作为地中海东岸的经济中心辉煌一时,这说明
A.地中海沿岸经济发达
B.亚历山大带给埃及人民繁荣昌盛
C.亚历山大东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古埃及文明灿烂辉煌
4、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上述材料说明了张骞通西域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5、年代尺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与下面年代尺中的“最大规模”相对应的一项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珍珠港事件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6、某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 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7、下列事件中,与中国五四运动爆发有直接关系的是
A.巴黎和会召开 B.慕尼黑阴谋
C.华盛顿会议召开 D.罗斯福新政实施
8、中国的澳门有不少人可以讲葡萄牙语,印度有不少人可以讲英语,越南有不少人可以讲法语,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的人可以讲西班牙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推进
B.世界市场的拓展
C.三角贸易的影响
D.欧洲的殖民扩张
9、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迓出了一大步。这里的“一大步”指( )
A.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了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推动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 D.推翻殖民统治,蠃得国家独立
10、《梦梁录》记载“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仍火长(船长)擎之。”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共同体现了( )
A.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B.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C.船长影响航海安全
D.海上丝绸之路畅通
11、被恩格斯誉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 )
A. 但丁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哥白尼
12、“1736年,英国最大的呢绒工场拥有600台织布机,为提高工作效率,制针的劳动约分为18种不同的作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英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出现了产业革命趋势。”材料反映了
A.手工工场分工细化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庄园经济的发展
D.家庭手工作坊的生产状况
13、下列属于莎士比亚的代表作的是( )
A.《最后的晚餐》
B.《蒙娜丽莎》
C.《神曲》
D.《罗密欧与朱丽叶》
14、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戏剧全才”,不论是写喜剧还是悲剧,都能深刻理解人类的精神状态。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 )
A.《西斯廷圣母》
B.《大卫》
C.《蒙娜丽莎》
D.《哈姆雷特》
15、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6、有学者认为,英国近代化历程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这里说的“器物”阶段始于( )
A.文艺复兴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启蒙运动
17、12世纪末,日本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
A.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B.天皇与幕府联合而治
C.孝德天皇掌握了中央大权
D.武士阶层控制中央政权,天皇成了虚君
18、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该文献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的发表标志着( )
A.列宁主义的诞生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D.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19、在英国的城乡人口结构中,1750年城市人口占21.0%、农村人口占79.0%,到1850年城市人口占52.0%、农村人口占48.0%。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光荣革命”的发动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自由贸易的拓展
20、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主席团成员可以世袭
B.公职人员由抽签产生,无偿为民众服务
C.长期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妇女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际组织。
(1)巴黎和会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___________
(2)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的国际组织_____________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____________
2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23、以《______》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______。
24、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长篇诗作《______》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启蒙运动的旗手是______。
25、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地方使用,从此,人类进入___________时代,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_______时代。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或地区。
(1)金字塔,法老的陵墓,文明的象征——
(2)《汉谟拉比法典》,完整的成文法典——
(3)种姓制度,佛教文明,影响至今——
27、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是一个以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___________ 的体制。
28、历史名人荟萃。静坐窗前,你是否还记得他们。
(1)看着太阳东升西落,你是否还记得提出“日心说”的近代科学创始人。他是________。
(2)他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其作品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他是________。
(3)当你吃着苹果,应该能想起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英国科学家。他是________
29、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建筑上,雅典的________是典型代表。
30、(图三)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_____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___________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生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1、大国崛起在央视的热播,大国崛起也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话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到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
(2)18到19世纪美国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先后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障碍,请问这两大障碍各是什么?
(3)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分别废除了什么旧制度?
32、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材料三 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1)材料一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说明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分析这种地位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华盛顿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34、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1)指出材料一英国革命创造的全新政体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在这种政体下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建国初是通过哪一法律文件实现“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的?并指出该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原则?
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分权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的内容?
材料四: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文件各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