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攀枝花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观察下图“XX镇选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积极地参加民主选举

    B.民主协商有利于民主立法

    C.选举民主是我国特有形式

    D.民主决策推动决策民主化

  • 2、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0年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举办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搭建了开放型合作平台。这表明我国(     

    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②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③主导着国际消费需求④世界各国都希望与我国发展友好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物价上涨慢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耗少一点,孩子学费降一点,医疗费用低一点……以上大量民生诉求的存在,从根本上反映了(     

    A.我国资源短缺带来的矛盾

    B.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矛盾

    C.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

    D.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十年来,生态环保立法加快步伐,实现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强大助力。2020年12月,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颁布,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长江野生物种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体现了我国加强生态环保(     

    A.严格执法

    B.民主立法

    C.科学立法

    D.全民守法

    【2】十年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奇葩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为群众减负,严格规范执法让权力不再“任性”,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与评估……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水平。这有利于(     

    ①让法治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②建设法治政府和提高公信力

    ③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法治信仰④保障司法公正维护人民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十年来,全面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七五”普法顺利完成,公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加强普法是因为(     

    ①法治只是对全体社会公民要求②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弘扬法治精神

    ③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促进法治建设④法治需要增强公民守法意识和司法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在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中,小京讲了一个故事:“在青海拉面的制作过程中,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青海拉面的故事告诉我们(     

    A.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C.消除民族差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D.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6、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以下古语体现的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古语

    核心理念

    A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

    尚和合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讲仁爱

    C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重民本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崇正义

    A.A

    B.B

    C.C

    D.D

  • 7、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我国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主要体现了(     

    A.中国担当

    B.中国智慧

    C.中国方案

    D.中国主张

  • 8、2021年1月,景宁县畲族的彩带编织技艺成功入选国家非遗项目。近年来,该县的民歌、婚俗等“非遗”项目正在成为其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畲族的婚俗到畲族的彩带编织,各种“非遗”项目贴合游客新奇的体验,让游客赞叹不已。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①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②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

    ③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④坚持了开放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被看作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政策大礼包”。随着合作区建设的推进,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澳门四大新产业。材料说明(       

    ①共同繁荣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②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澳门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③“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我国贯彻“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中国政府网连续八年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2021年有近1200条有代表性的网民建言转给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这说明了(     

    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公民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 11、新闻播报活动中,一位同学分享了两则消息:

    ①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援助以外,在非洲急缺的医疗、教育、农业等方面中国也给予了大量援助。

    ②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这两则消息共同的主题是(     

    A.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B.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C.展现中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 12、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这使得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如果你成为冬奥会的志愿者,面对多样文化,应该(     

    ①相互尊重,求同存异②以我为主,抵制外来

    ③互相借鉴,兼收并蓄④平等交流,互相包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3、从中国千年的历史巨变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新生、发展和壮大。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也给我们的民族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梦。下列对中国梦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实现中国梦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向我们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③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④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 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正确的是(     

    A.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民主监督

    B.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协商

    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选举民主

    D.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管理

  • 15、近两年短视频APP火爆异常,内容丰富多彩,然而炫富、骂脏话、虐待动物、无底线的恶搞宣扬早恋等段子也充斥其中。对此,青少年需要(     

    A.健康上网守底线,拒绝低俗与混乱

    B.不良诱惑危害小,拒绝监督任我行

    C.明辨是非抗诱惑,惩处乱象莫手软

    D.借助媒体变网红,展示才华早成功

  • 1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利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是因为(     

    ①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

    ②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

    ④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迈上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0.1%,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我国R&D经费从1万亿元提高到2万亿元用时8年,从2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仅用时4年。这说明(     

    ①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科技创新是决定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国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创新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2023年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指出,希望更多两岸青年成为同心同行、携手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不断贡献青春力量。可见(     

    ①解决台湾问题需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②两岸对实现和平统一已完全达成共识

    ③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④两岸青年是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思考问题的通常路径。阅读以下数据:

            项目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元)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元)

    2022年上半年

    562642

    25003

    9787

    2023年上半年

    593034

    26357

    10551

    从发现问题的角度看,对以上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B.现阶段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正视发展问题,缓解区域发展差异

    D.我国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挑战

  • 20、从下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数据图表可以看出我国(     

    ①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②经济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③人均收入实现新飞跃,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④人均收入实现新飞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现在,手机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某初中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有急事用班主任的手机。如果发现上课玩手机者,立即没收,并通知家长。这个做法引来不小的争议,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你如何看待学校的禁令呢?

     

  • 22、   2019年3月,上海市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平台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处置的实时数据显示、生活垃圾全程追踪溯源、垃圾品质在线识别三项功能。平台运营后,垃圾不分类将“难逃法眼”。

    有同学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益处不大,又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我们无须参与。

    请你对这个观点进行辨析。

  • 23、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壮阔征程。40年来,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快速健康发展,而且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高度赞扬。同时,国际上一些人也存在着对中国发展的担心、疑虑,甚至还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等杂音噪音。美国发动对中国的经贸战,寻找的一个所谓理由,就是认为中国的发展对美国,甚至对世界构成了威胁。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花样翻新,试图寻找“道义”和舆论的“制高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提升公民素养)

    公共参与作为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公民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当中,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社会公共精神的一种能力。青少年公共参与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不断的政治学习当中积累和培养。而增强民主意识是培育青少年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内容。

    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 25、   《辛丑条约》签订近一百二十年后的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举行。面对美国官员不讲外交礼节,不行待客之道,居高临下的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当场回应道,“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从《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如今的大国崛起,说明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 26、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一方式?

    (2)公民应如何增强民主意识?(两点即可)

    (3)依法行政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是什么?

  • 27、简答题。人大代表享有哪些职权?

     

  • 28、分析说明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信息一:2010—2014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数据

    注: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要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

    1根据信息一中的经济数据,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4

    信息二:经济新常态被称为是更高层次改革开放,它一靠制度设计,二靠科技创新。如近年来,国家简政放权、设立上海自贸区都是制度设计的重大举措;另外,2013年,我国同样的资源投入,所产出的财富是1978年的3倍,就主要是科技创新的结果。

    2请运用八年级下册《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谈谈经济新常态要破茧成蝶为什么要依靠科技创新?3分

    信息三:针对新常态,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努力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3分析信息三体现了我国哪一重要指导方针?信息三是如何体现这一重要指导方针的?5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