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拥有航母是中国人近百年的梦想,随着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百年梦想一朝梦圆。如今,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航母梦的实现不仅是中国实力的象征,更承载着中国梦驶向星辰大海。这体现了( )
①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我国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③航母梦的实现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④中国梦就是未来的梦,终将在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9月1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就畅通台胞往来通道、便利台胞在闻学习、就业、司法服务、产业合作、优化涉台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部署。这有利于( )
①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两岸共同弘扬民族精神④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习近平主席的这些话突出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是( )
①自强不息②爱好和平③开拓进取④勤劳勇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年9月28日,主题为“潮看三亚·众享全球”的2023年首届三亚进出口商品博览会在三亚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博览会,特邀多个国家使节共襄盛举,促成国内外企业深入交流,构建优质的国际商品交易平台。这向世界传递的中国声音有( )
①中国极力解决各国间矛盾争端 ②中国决定全球规则的制定修改
③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白皮书说,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西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 )
A.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得到彻底解决
B.搞好民族团结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我国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民族地区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各民族共同繁荣
6、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发展教育是当前我国政府的中心工作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2023年5月13日至7月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村超”)火热举行。赛事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以村民为主。这是一场属于所有人的乡村嘉年华,快乐与参与,是“村超”最朴素的底色。“村超”是对传统足球活动的全面升级,它推动体育与农业、商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从足球辐射到“吃”、“住”、“玩”等多个领域,不断为乡村经济赋能。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快乐与参与。“村超”的举办( )
①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②体现了村民们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③启示了各地政府当前应该以办好“村超”作为中心工作
④体现了榕江县的党和政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村超”为乡村经济赋能( )
①促进贵州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②说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③展现了榕江县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④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B.建设法治中国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C.法治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D.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
9、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
①科学立法②严格执法③公正司法④全民执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 )
A.共同富裕
B.改革开放
C.强国富民
D.改善民生
11、西青区海逸长洲社区聚焦群众“微心愿”,创新打造“爱心小屋”服务载体,给老人理发、举办爱心义诊、开办“爱心”书画课堂……“爱心小屋”的打造,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①敬业 ②和谐 ③平等 ④友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某校九(1)班学生小雅整理出关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的思维导图(如下图),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民主咨询
B.民主意识
C.调查走访
D.民主协商
13、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征程需要以远大目标为牵引,明确奋斗的方向。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进行了阐述,其中的2035年远景目标是( )
A.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国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2023年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在太空顺利相会,中国航天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这折射出( )
A.创新驱动强助推,民族复兴就实现
B.科技现状要认清,依赖引进是捷径
C.大国重器频出现,科技强国梦已圆
D.创新国家显国力,航天精神助发展
15、2023年5月29日,习总书记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 )
①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是( )
A.与时俱进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独立自主
D.中华传统文化
17、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探索科学奥秘、热心公益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这种活动( )
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只是“一阵风”,难形成长期影响
③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法律标准
④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3年8月3日,@微博管理员发布消息称,站方在巡查中发现,有极个别用户发布诋毁志愿军英烈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同时有个别用户对在强降雨抢险救灾中遇难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出言侮辱,并借机发布煽动性别对立、放大群体矛盾的违规言论。对此,站方依据相关规定对297个违规用户予以处理,此举( )
①维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触碰了法律红线,应受刑罚处罚
③充分发挥了道德的规范作用④弘扬了公序良俗,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首创“1+6”—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g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第19届杭州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这彰显出我国( )
①我国科技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②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③深入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科技支撑,让亚运会更“智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漫画《今版孔明“借东风”决策图》的做法有利于( )
①提高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能力 ②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③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④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与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_____)。
22、请你辨析(10分)——辨别分析,感悟明理!
23、 材料:2013 年 12 月初,一则名为“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讹诈”的图片消息被多家门户网站采用。在“有图有真相”的惯性思维下,众多网友对该中年妇女进行了强烈谴责。然而经过警方核查,真相却是这名外籍小伙驾驶无牌摩托车撞人,且用文辱骂了被撞者。
综上所述,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2)有同学认为:只要提高媒介素养,就能有效维护公共秩序。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24、“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铁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这首《天路》唱出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心声。
(1)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源自我国在西藏地区实施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2分)
(2)实施这个政治制度有何重要意义?(3分)
25、阅读以下漫画
(1)如何评价漫画中琼的行为?
(2)公民能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得益于哪些方面?
26、2022年是改革开放44周年,44年的风雷激荡,44年的岁月峥嵘,是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发展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1)伟大进程:回首过去,将上述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
①争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②聚焦北京,共襄盛会
③三大改造完成
④开国大典阅兵式。
(2)成就总结:列举两例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就,分析原因。
27、每年的10月17日是我国的“扶贫日”。设立“扶贫日”的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契合这一旨意,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
李克强总理说:春节前,我去中国西部一个农村,连走两户人家。一家母子二人,住在四面透风的破瓦房里,儿子40多岁了,因为穷还没有娶上媳妇。再到一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大学生,但是他的妹妹为了让哥哥更好地念书,春节还在外面打工没有回家。我看了确实很心痛。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
围绕着总理的话题,同学们陷入了思考,并提出了下列疑问,请你结合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的知识帮他们解答。
(1)小原:“中国近2亿的贫困人口,属于一个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在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主体是哪些?
(2)小炜:“我国不是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了吗?为什么还存在那么多贫困人口呢?”
28、材料一:……小时候想象过扬州无数次,扬州是画里的风景;长大后,游历过扬州无数次,扬州是温馨的情怀。扬州是一个令人怀旧又叫人感叹的地方,时刻有种久违的温馨和快乐——扬州建城2500年感言。
材料二:
(1)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心目中的“扬州情怀”。(4分)
(2)为传承扬州情怀,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文明文雅的扬州人?(2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