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纪念日。几十年来,国家为西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如中央政府主导经济发达地区对西藏的对口支援,使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上述举措有利于( )
①保证西藏地区的高度自治 ②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消除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 ④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对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②“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要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④“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市博物馆创新展馆的展陈方式,以数字化立体三维的形式呈现古代书画作品真迹,让 观众跟随画面镜头,沉浸式欣赏中国优秀的书画艺术.这启示我们要( )
①创新展陈方式,让文化穿越时空焕发出活力
②增强文化自信,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文化
③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重视文化创意,全面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我国5G融合应用不断拓展,数字化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22年,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政务等领域的5G融合应用成果不断涌现,助力各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如下图)。对上述成果认识正确的是( )
①表明我国进入创新强国行列 ②有利于让人民生活更加便捷
③这是创新强国战略实施的成果 ④传统产业将被数字化产业取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习近平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这说明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增进民生福祉
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6、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以下事例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
A.医生远程操控机器人给病人完成外科手术
B.市民出门只用手机支付就实现了商品购买
C.中学生小强用包装纸和雪糕棍儿制作台灯
D.乌镇以十年互联网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小镇
7、下列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微行为”和“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某市委书记与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院所专家进行座谈,围绕发展智慧农业等进行深入交流 | 专家咨询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
② | 小明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 |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
③ | 小王积极参加河南法制报举行的“2023年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 |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体现 |
④ | 小豫作为消费者代表参加城区集中供热收费价格调整听证会 | 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这说明( )
A.承担责任只是职业的要求
B.责任一旦确定就无法改变
C.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
D.承担责任会有一定的回报
9、从厉行法治角度看,下图启示我们作为公民必须( )
A.强化法治意识,奉行依法执政的基本准则
B.按照法律要求严格执法,保障法律的实施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D.在日常生活中与宪法、法律彻底划清界限
10、2023年9月华为Mate60系列全面开售,华为突破了“卡脖子”技术,用一颗“中国芯”跑出了5G速度引发全球关注。这启示我们( )
①创新是国有企业专利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的
③企业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④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指的是( )
A.要追求绝对平等
B.要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对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12、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是( )
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②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④肩负使命、勇担责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观察漫画,请你为漫画拟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
A.有权必有责,侵权要赔偿
B.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C.法定职责必须为,履职尽责有担当
D.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这是因为( )
①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②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进步
④改革能够激活创新引擎、释放创新活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近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出台的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完善网络欺凌防治机制。上述材料说明( )
①我国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我国积极改进规则
③完善规则是为了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④在网络世界里未成年人隐私容易遭受侵犯,必须严格执法制裁侵权行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随着中美战略博弈的深化,大国关系迎来新变革。当前,大国竞争主要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欧盟之间展开。随着美国针对中俄的战略竞争全面展开,欧盟的“战略自主”倾向和印度的战略调整方向愈发引起各界关注。材料表明( )
①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深入发展
②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③竞争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④国际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8月31日,重庆市政府授予重庆长安汽车等150家企业“重庆市企业创新奖”,鼓励各企业担当作为、唯实争先,在“赛马比拼”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新贡献。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这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
B.发扬创新精神就是要求各企业进行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
C.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8、乘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东风,数字经济加快了福建传统产业创新节奏,拓宽了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告诉我们( )
①创新一定能实现公平正义②数字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
③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④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寓意传承,设计思想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这向世界展现了( )
A.中华文化是美德的精髓所在
B.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趋于统一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0、下面为某校宣传栏版中的一段文字,该期栏版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A.弘扬民族精神
B.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C.坚持依法治国
D.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21、利用AP自动定位,监测附近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病点;通过小程序输入自己和家人乘坐的车次、航班等信息,即可查询是否曾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同行……
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健康码、无人机、机器人、测温仪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已纷纷登场,助力疫情防控,提高了抗击疫情的精准化水平。发展创新科技离不开创新型技能人才。有的同学认为,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看,足以说明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属不必,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辨析。
22、材料 九年级同学小刚发现学校门口的路面坑坑洼洼,损坏严重,有时车辆行驶经过时压到破损的路面,车子不仅会非常颠簸,甚至可能还会爆胎,非常危险。于是,小刚准备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这一情况,但好朋友小强劝他:“国家的事情由政府管理,咱们没必要多管闲事!”
请你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强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材料 在城市、在乡镇,摩托车“炸街”、广场舞过于吵闹、房屋装修扰民、商家大喇叭等噪音引发纠纷的事件早已不是新闻。2022年6月5日,我国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为解决这些事端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对此,有同学认为:彻底治理噪声污染问题,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但这只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其他单位和个人无关。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4、2018年7月1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上,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辉映。今天,我们要更多向对方汲取智慧和营养。我们要传播重和平、尚和谐、求真知的理念,办好中阿文明对话暨去极端化圆桌会议。我们要以对话消除误解,以包容化解分歧,营造正信正行的良好氛围。
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强调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
(2)“重和平,尚和谐。”我国哪些理念、主张符合这一观点?
25、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于当地时间2019年6月29日在日本大版闭幕。峰会期间,与会领导人就全球经济、贸易与投资、创新、环境与能源、就业、女性赋权、发展以及健康等议题展开讨论。在贸易摩擦成为全球经济减速最大风险的背景下,会议发表宣言表示,G20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透明、可预见、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
材料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哪些基本观点?
26、共建法治中国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强调:“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材料二: 2018年4月16日,新一届国务院在北京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李克强总理监誓。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领诵誓词,其他宜誓人跟诵誓词。誓词: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格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材料三: 2017年11月16日,《关于开展 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宜传活动的通知》印发,规定要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晨读宪崔法” 活动,培养青少年对宪法的认同和尊崇。
(1)材料一表明我国坚持哪项治国方略?
(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如何践行暂词要求?
(4)中学生如何厉行法治,做一名守法公民?
27、材料一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材料二 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体系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其表现有哪些?
(2)维护宪法权威,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28、回眸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请简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