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wǔ) 锵然 (jiāng) 大彻大悟(chè)
B.撺掇(cuān) 归省(xǐng) 装模作样(mó)
C.屹立(yì) 瞳仁(tóng) 戛然而止(jiá)
D.斡旋(wò) 羁绊(jì) 垂珠帘珑(lóng)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 。 。 。 。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①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③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④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A.④②③①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3、小语同学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被神奇的昆虫世界所吸引,为其中四种昆虫创作了一首小诗。请你根据他的描绘选出与各序号对应的昆虫选项。( )
走进昆虫世界,我遇见了你——
① ,你是雍容华贵的禁食主义者,传宗接代就是你活着的全部意义;
② ,你是多么细心又挑剔,为了孩子的第一口食物,不辞辛劳地用长嘴开凿着深井;
③ ,你年轻时辛勤采蜜,年老时甘当看门人,一生都在为家庭尽心尽力;
④ ,你若为雄是搬运工,你若为雌是面包师,你们齐心协力,是昆虫界的模范夫妻。感谢遇见!你们,让我读懂了一首生命的诗篇。
A.①大孔雀蝶②象态橡栗象③隧蜂④米诺多蒂菲
B.①象态橡栗象②隧蜂③米诺多蒂菲④大孔雀蝶
C.①大孔雀蝶②隧蜂③象态橡栗象④米诺多蒂菲
D.①象态橡栗象②米诺多蒂菲③隧蜂④大孔雀蝶
4、对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B.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乘船随着径流飘荡,任平穿随意的东西漂流。
C.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D. 互相轩邈——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作者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时用词精妙,请任选几个动词加以赏析。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风休住, 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7)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赞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1)下面对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B.《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英国著名记者斯诺,他在中国采访的主要地点是延安。
C.《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作者的陕北之行为线索,真实报道了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文段节选,完成填空。
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在他们面前争论了起来。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激怒了我,我骂了他,就离开了家。母亲追上前来,竭力劝我回去。父亲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我回去。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文段中的“我”是______(人名),本段内容体现了他______的性格特点(不少于两点)。
8、上坡
王广军
①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
③他拉起板车,装上了1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
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⑦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⑧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肯定被老师认出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底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上坡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
⑪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谢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灰也没有。
⑫“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蒙眬起来。
(摘自《润·文摘》2017年第7期)
【1】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
母亲让儿子拉煤→___________→拉煤遇坡老师主动帮忙→__________
【2】品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
(1)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品析“猛地”一词)
(2)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从修辞角度)
【3】结合选文,分析标题“上坡”的含义。
【4】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形象。
【5】阅读文字最后一段,说说你从中品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9、片段写作。
请以“我的小书房”为题,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准确使用方位词,向别人介绍你的书房。1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