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
②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
③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生活方式。
④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了。
⑤所以,我们呼吁:抵抗手机诱惑,走向健康生活。
⑥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
A.②①⑥④③⑤
B.①③⑤②④⑥
C.②③⑤④⑥①
D.①④⑥②⑤③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现代中学生就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要有敢于挑战、目空一切的气势。
B.他老是不修边幅,邋邋遢遢的,却自以为是潇洒不羁。
C.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很长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D.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青年男女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中“折”字写出了前朝战争的残酷,“认”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
B.《咏史·赤壁》前两句主要写了赤壁之战曹操旗帜被烧毁,吴国胜利。
C.《赤壁》中诗人认为赤壁之战周瑜取胜主要是东风的作用,诗人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咏史·赤壁》通过战争场面的描写,赞美了周瑜的智慧。
D.两首诗均咏唱三国赤壁之战。杜牧的《赤壁》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胡曾的《咏史·赤壁》则婉转而深沉,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保持缄默。
B.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C. 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D.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画一处。
惶 恐 滩 头 说 惶 恐 , 零 丁 洋 里 叹 零 丁。
【2】分析这首诗三、四两句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3】最后两句诗是文天祥留给这个世界的千古绝唱,请从任意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6、根据课文默写
① 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② 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③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④ 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⑥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⑦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⑧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⑨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⑩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7、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A连夜使人往润州唤取B,B听得楚州安抚差人到来有请,自忖道:“哥哥取我,必有话说。”便同干人下了船,直到楚州,迳入州治拜见。A道:“兄弟,自从分散之后,日夜只是想念众人。吴用军师,武胜军又远。花知寨在应天府,又不知消耗。只有兄弟在润州镇江较近,特请你来商量一件大事。”B道:“哥哥,什么大事?”A道:“你且饮酒。”吃了半响酒食,将至半酣,A便道:“贤弟不知,我听得朝廷差人赍药酒来,赐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B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A道:“兄弟,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B道:“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A道:“兄弟,且慢着,再有计较。”不想昨日那接风酒内,已下了慢药。
文段中A是_______,B是_______,A在酒内下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我真不想脱贫(侯发山)
①听说月亮湾村脱贫了,我决定瞅个星期天,到村里看一看。我算了算,张蕾研究生毕业刚参加工作就下来当驻村第一书记,已经四年了。如果月亮湾村能够脱贫摘帽,张蕾就可以打道回府。她是签订了“军令状”的,不脱贫摘帽,不能回城。
②我打算到老福家看一看,如果他脱了贫,月亮湾村应该都OK了。老福是村里的老大难,一直拖着月亮湾村致富奔小康的后腿。老福的父母去世后,他也因病致贫,五十多了还没成家,破罐子破摔,成了村里有名的懒汉,说句不当说的话,混成了茅子的石头——又臭又硬。
③当年我曾帮扶过老福。头一次去时,他家徒四壁,像大水冲过一样,估计老鼠都不过夜。我回来没多久,就去旧货市场给他买了电视、沙发等家电家具。再去时,他已经把电视卖给了收破烂的。后来,我用自己的工资给他买了两头波尔山品种羊。隔了五天,村主任老贵说,老福已经把羊给赶到集上换成了油盐。我决定不再从物质上资助他,于是又破了半个月工资给他购买了西瓜种子。我担心他把西瓜种子当零食吃了,便和老贵一道帮他把种子种下,叮嘱他注意除草、打药等。到了秋天,我赶到老福的瓜田,真算是开了眼界,田里的草深得能撵出狼来,我来回走了几趟,终于找出了两个跟小孩儿拳头大小的西瓜蛋……唉,他又辜负了我的帮扶。恰巧这时候,张蕾来当“替死鬼”,我才得以脱身。
④河洛地方邪,光说不敢嗽。说的是你念叨那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就会出现;所以只能念叨好处,不能说别人的不是。就在我刚要出门时,老福闯了进来。我怔了一下。老福真是变了,胡子剃得溜光,身上穿得干净清爽,跟几年前相比,年轻了许多,好像吃了孙猴子师父的肉。我说:“老福,听说你脱贫了?乡里准备给你‘摘帽’呢!”
⑤听我这么一说,老福慌乱地摆着手,说:“叶书记,我不想脱贫!”
⑥莫不是狗改不了吃屎?或者是老贵和张蕾给我的信息有误?“今年西瓜卖了多少钱?”我知道老福承包了十亩地,勤勤恳恳地全部种上了西瓜。不说往年,只要今年纯收入达到4000元,就算脱贫了。我给老福接了一杯水递过去。今年没有大风、没有冰雹,应该说是风调雨顺,不会出现意外。我想套套他的话,给他算算账。
⑦谁知道,老福比山里的猴还精。他接过水,咕咚了两口,狡黠一笑,说:“叶书记,今年没卖上钱!不信,咱算算?”
⑧“好。”我想听听他怎么狡辩。
⑨老福一下子精神起来,神采飞扬地说:“十亩地,西瓜种苗八千块。土地租金六千块,肥料农药七千块。农膜、水电、燃料等各种杂费,加起来有一万,总投入将近四万。”
⑩我打断他的话,说:“西瓜的亩产按3000公斤计算,西瓜的收购价格每斤一块二左右,一亩产值约七千,除成本,纯利润至少两千六,十亩西瓜也该有近三万。”
⑪“不信你问老贵,我今年真的没得钱,谁得钱谁是河里爬的。”老福两手比划着“王八”,信誓旦旦地说。
⑫难道老福卖西瓜的钱丢了?我知道他是肚子里玩杂戏——怪主意多,便趁机给老贵打电话。老贵在电话里说,老福良心发现,为了感恩社会,今年的西瓜一个也没卖,全部捐出了,给敬老院送了一车,给村小学送了一车……接下来,老贵着急地说:“张蕾找来《中州晚报》的记者宣传他呢,这货不知躲哪儿了,电话也不接。”
⑬我心里松了口气,告诉老贵让记者到乡政府来,然后对老福跷着大拇指:“老福,行啊。土话咋讲来着?乌鸦照镜子,刮目相看啊。”
⑭老福有点不好意思了,说:“反正我不想脱贫!”
⑮“为什么?你不摘帽脱贫,人家张蕾就不能回城。你想想,人家一个大姑娘,三十好几,对象都没时间谈……”我越说越来气。
⑯老福打断我的话:“叶书记,说实在的,我真不想脱贫。脱了贫,张蕾就要走了……为了帮扶我种西瓜,她可真没少操心。我无儿无女,她……她就像我的‘小棉袄’。”说着,老福的泪已经把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给填满了。
⑰是啊,她的青春之花在这里绽放,“她”也在月亮湾村人的口里变成了“我们”。
【1】参照下面的表述,请从老福的角度,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老福父母去世后 | (1)______ |
“我”做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期间 | 老福接连辜负了“我”的物质和产业帮扶 |
张蕾做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时 | (2)______ |
脱贫之后,张蕾要返城时 | (3)______ |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老福”的人物形象。
【3】悬念是小说的技巧之一,是指在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而藏起谜底后在适当的时候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请参照示例,再找出两个悬念。
示例:小说标题“我真不想脱贫”不合常理,使人不解,即是一处悬念;直至小说的结尾通过老福的话才亮出原因,原来是他舍不得张蕾。
【4】结合最后一段,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9、按要求作文
雄鹰走出了飞翔的那一步,便有了翱翔天空的快乐;马儿走出了追逐的那一步,便有了驰骋草原的自由;我们走出了勇敢的那一步,便有了别样的收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就是前行的过程。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