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具有某种联系,如屈原,名平,字原;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等等。
B. 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特别喜欢画竹石。
C. 少年安徒生人穷志不短,有着异想天开的理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芭蕾舞演员,或者歌唱家。
D. 她看上去只有十二、三岁,和她的实际年龄严重不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青少年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B. 世博园里的花卉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D. 为了参加这次航模比赛,同学们自出心裁,制作了许多新颖的船只。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拙劣(zhuō) 瞭望 怒不可遏(è) 迫不急待
B.推搡(sǎng) 狡辩 纷至沓来(tà) 轻歌曼舞
C.寒噤(jìn) 缅怀 戛然而止(gá) 行将就木
D.襁褓(qiáng) 懈怠 接踵而至(zhǒng) 不修边幅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她弱小的身躯_________地摇晃着,终于栽倒在地,口吐白沫。
(2)当时还是学生的黎松寿先生,__________地演奏了阿炳创作的二胡曲,从而引出一段关于阿炳和《二泉映月》的千古佳话。
(3)消息传回东京,日本国内舆论界___________宣传,各地报纸竞相登载。
A. 剧烈 偶然 大肆 B. 巨烈 偶然 大事
C. 剧烈 偶尔 大事 D. 巨烈 偶尔 大肆
5、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答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 ”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 ”“ ”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6、填空或按要求默写。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选自________,它是有文学价值的______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从正面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的句子是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7、阅读《经典常谈》,回答问题。
(1)《经典常谈》是______(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______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______》《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2)朱自清《经典常谈》序言中说,“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叶圣陶《读〈经典常谈〉》中说,“朱先生的《经典常谈》却是负起这方面的责任来的一本书”。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具体篇章,说说你对《经典常谈》这一特点的理解。
8、阅读《礼物》,完成后面小题。
礼物
①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退出了房门。
②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③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美术专业学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④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⑤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⑥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⑦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⑧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故事。
【2】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2)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与愠怒”?
【3】填空。结合上下文分析、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
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第二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4】文中的“母亲”你喜欢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
【5】文中的“女儿” 没有得到“母亲”的理解与认同,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遇到类似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
9、题目 :这就是幸福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