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五家渠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经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如今,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繁华都市里,城市书房就像是一颗种子,萌发于巷陌之间,用书页和墨香,在钢筋水泥中建造起文化的森林、阅读的天堂。

    A.画线句子中的“城市书房”应该加上双引号。

    B.“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都是并列短语。

    C.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城市书房”比作“种子”。

    D.“墨”字是上下结构,第三笔的笔画是竖。

  • 2、下面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日本报纸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

    B.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C. 实在标致极了。

    D.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映衬   落弟   眼花缭乱   因地置宜

    B.雷同   嶙峋   唯妙唯肖   自出新裁

    C.残损   躁热   入木三分   巧妙绝伦

    D.蔓延   芭蕉   振聋发聩   重岩叠嶂

  • 4、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分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B.消息按结构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背景都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录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边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谛。诗人因为远离官场和俗世,心志高远,所以觉得居所也是偏僻安静的。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随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苦闷、寂寞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篇的总结。“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

    【2】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风休住,  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7)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赞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他同部下,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中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材料二: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和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1)以上两则材料均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著),材料中的“他”分别指谁?请写出“他”的名字。

    (2)请从材料中任选一个“他”,结合人物性格特点,简要分析红军战士在“他”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

    ①据物理学家组织网于2022年1月20日报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在接近原子分辨率下,首次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的刺突蛋白进行了分子尺度层面的分析,揭示了该变种如何附着并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有助于新疗法的开发。

    ②位于病毒外部的刺突蛋白是新冠病毒进入人类细胞的关键,此前的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种的刺突蛋白上出现了37个突变,是此前变种的3到5倍。

    ③最新的结构分析结果显示,R493、S496和R498这几个突变在刺突蛋白和人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之间创建了新的盐桥和氢键。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称,这些新创建的氢键似乎增加了病毒与人类细胞的结合能力。

    ④最新研究论文主要作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史利南·苏布拉马尼亚姆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奥密克戎与人类细胞的结合力更强,强度与新冠病毒德尔塔变种相当。”

    ⑤随后,研究人员开展了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表现出更高的抗体逃避能力:其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所有六种(能完全逃避其中五种)被测单克隆抗体。此外,奥密克戎对从接种疫苗者体内以及未接种疫苗个体体内提取出的抗体的逃逸能力都强于此前的新冠病毒变种。

    ⑥苏布拉马尼亚姆强调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刺突蛋白上的突变可能是导致奥密克戎传染能力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感染后未接种疫苗的患者获得的天然免疫力相比,奥密克戎对疫苗产生的免疫力的逃避程度更低,这表明接种疫苗仍然是我们最好的防御措施。”

    ⑦研究人员表示,了解奥密克戎刺突蛋白的分子结构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机制,科学家可以开发出更好的治疗方法来破坏这一过程并中和这一变种及其新冠病毒变种。

    (选自《科技日报》,记者刘霞))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文章开头“据物理学家组织网于2022年1月20日报道,《科学》杂志上撰文”有什么作用?

    【3】阅读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在接近分子分辨率下,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的刺突蛋白进行了原子尺度层面的分析。

    B.相比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奥密克戎与人类细胞的结合力更强,强度比新冠病毒德尔塔更大。

    C.刺突蛋白上的突变可能是导致奥密克戎传染能力增加的主要因素。

    D.截止目前为止,人类对奥密克戎毒株还没有研究出应对的办法,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只能对原有新冠病毒有预防作用。

    【4】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可能”能删去吗?为什么。

    刺突蛋白上的突变可能是导致奥密克戎传染能力增加的主要因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张丽钧在《书疗》中真实而具体的写出了读书给自己带来的种种感受和启示,其实,除了读有字之书,我们还会在生活中读到许多的无字之书,比如风雨中的一棵小草,比如生活中不向命运低头的一个亲人……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要求感情真挚,选材典型;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