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亳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读与赏析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背景:此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此词。

    缫车:抽丝之具。缫,一作,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制成的衣服。

    读上面这首词,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词的上阕,诗人敏感地抓住春季农村景物的特点,表现出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

    B.下阕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活动。

    C试问一词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

    D.整首词清新朴实,明白如话。透过日高、路长、酒困、人渴,我们读出了词人旅途的劳累,更读出了词人焦躁烦闷的心情。

     

  • 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猎(shòu)             (jìn)             强词夺理             震耳欲聋

    B.颠(bǒ)             汩(gǔ)                    自圆其说             名副其实

    C.角(líng)             然(pián)       舜息万变             安营扎寨

    D.蜿(yán)             褓(qiǎng)       天衣无缝             怒不可遏

  •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成都市政府就“成都新消费、用券更实惠”活动补贴资金2亿元,令人叹为观止

    B.读完此经书,我仿佛大彻大悟一般,体会着每一次的历险,流连于每一处的胜境。

    C.虽然我不是很精通园艺,但我不愿从一个专横傲慢、目空一切的园丁那得到帮助。

    D.慕名来此的食客们,在品尝了招牌菜后,都会夸赞他们的美食招牌菜名副其实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B.《西游记》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

    C.张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发现错误,就会出言不逊,谆谆教诲。

    D.他秉公执法,不循私情不怕报复,他那坦荡如砥的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记写战事,表达了将士报效朝廷的忠心。以表浓重颜色的词语写战争场景是本诗的突出特色。

    B.前两句既是写景也是记事,句中的“压”“摧”二字写出了敌军气势之盛,“开”字表现了守城将士的雄姿。

    C.“角声”“秋色”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了战争的气氛,“燕脂”是指塞上的泥土在夜色下凝成的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壮美。

    D.“易水”运用荆轲《易水歌》的典故,烘托了战争的悲壮,表现了将士们舍身报国的豪情。

    【2】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原文或要求默写。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与朱元思书》中,侧面写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言道春雨贵如油,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行路难》)

    (7)现今有些科研人员拿着不高的薪酬,却忘我的从事科学研究,可以用《五柳先生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其品行。

    8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法布尔的《昆虫记》中,被称为“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的是____________。这部作品被誉为“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特写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重要事件,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长征的艰险和红军的伟大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回望上一次的全球变暖

    苏学良

    ①地球变暖会怎样?人们提出了许多猜测,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些猜测正确么?看一看离我们时间最近的暖期——上新世(距今530万年~250万年)就知道了。通过古代地质遗迹以及古生物化石的证据,科学家发现,上新世时期地球的温度比现在高,南北两极的面貌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符合人们对全球变暖现象的预期。

    ②首先,温暖的地球唤醒了北极的原始森林,将那里打造成生命的乐土。比如,在加拿大靠近北极的埃尔斯米尔岛,科学家发现了大量上新世时期的古代植物化石以及黑色木炭层,经过分析,这些树木属于温带的铁杉树种,表明当时温度比今天高出了18℃,而黑色木炭层则是森林大火留下的遗迹。又比如,在西伯利亚的苔原带,科学家也有类似的发现,上新世时期的地质沉积层中不仅有泰加森林,甚至出现了花粉,那种花一般只存在于平均温度为0℃的地区,表明当时温度比今天平均高出了10℃左右。

    ③根据其他动植物化石以及生物亲缘关系,科学家推测,上新世时北极是一片森林世界,生存着大量的三趾马、巨型骆驼以及其他动物。在夏季高温时,闪电能频繁造成野火,导致火灾发生。这与目前北极气候变化的趋势是吻合的。2012年,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就有大约28万平方千米的森林被火灾烧毁,2015年,美国阿拉斯加州有20230平方千米森林发生火灾,2016年夏天,在格陵兰岛西部的冻土中也爆发了一场野火。所以科学家警告我们,全球正在变暖,人们需要为未来的火灾做好准备。

    ④其次,温暖的地球确实带来了冰川的融化以及海平面的上升。科学家在南极考察时,就曾发现这里的山脉存在上新世时期海洋微生物以及海洋动物的化石,这表明当时波涛汹涌的海面已经覆盖了今天南极大陆的一部分,当时南极洲的面积肯定要小于今天。

    ⑤另外,科学家曾经预测,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就会升高60米。上新世的地质证据表明,这种预测也是有道理的。比如,科学家对美国北部沿海平原上的一条从北卡罗来纳州延伸到佛罗里达州的山脉进行过勘测,该山脉形成于300万年到500万年前的上新世中前期,科学家发现它曾经受到过海浪的侵蚀,表明那里曾经是沿海岸边,海拔测试表明,当时海平面比今天至少高出了35米。由此可见,全球变暖对于沿海城市来说真的是一场灾难。

    1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文中提出了哪两点需要关注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2最后一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第②段画线句中的“一般”和“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4全球变暖的灾难后果正逐渐显现,二氧化碳等气体排量过大已引起全人类的关注。请你提几点建议,给人类的行为提个醒。(不少于两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时间匆匆,眨眼间一个学期就在我们的指间溜走了,寒假的脚步也近了!或家中,或校园,或社会,一个学期以来遇见的人、事、物、景……都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触动我们的心灵!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请以《心上的月亮》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