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绥化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弓驽   因地治宜   殚精竭虑   自出心裁

    B.锃亮   摩肩接踵   油光可鉴   冗务缠身

    C.遒劲   劲疲力尽   抑扬顿挫   轻舟短棹

    D.狼藉   春寒料峭   合颜悦色   隐天蔽日

  •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组 ( )

    A. (fēi)红   (zènɡ)   (xǐ)   (hàn)首低眉

    B. (cuō)捻   (zhì)热   (bènɡ)射   千山万(hè)

    C. (qiè)   (jǐ)   (quán)发   鞺鞺(鞳(tà)

    D. (qǐ)首   (ɡù)   (wù)痛疾   (juàn)念

     

  • 3、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作者贺敬之,这首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

    B.《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C.《式微》选自《诗经·邶风》》。风,又叫“国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D.《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本文通过叙写“我”童年时与农村孩子看社戏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sè) 坦荡如(zhǐ) (suō)

    B. (zōng) 恹欲睡(yān)   (qí)

    C. (qiú) 暗长(zhī)   (wǎn)

    D. (chà) 斜出(tù) (zǎi)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行不足”一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要求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

    ②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⑥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杜甫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白居易《卖炭翁》中表现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诗中有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一份月夜的静谧;“己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梅花虽然凄美却也坚韧。古文言简意丰:“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让我们明白学习的方法;“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古至今共同的社会理想。

    ⑩写出两句关于“担当”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三人)

    (3)斯诺说:“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述它的历史意义。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科技说明文阅读

    名士风度

    古话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名士风流”或“名士风度”,在中国典籍中常常见到,今天的人们也不陌生。只是在今天,“风流”二字的含意多了一点言外之意,言“风度”,才使大家感觉是完全的褒义。其实,风度、风骨、风格、风尚、风韵、风姿、风流等一批以风领起的词语都出现于魏晋时期,强调的是人的内蕴体现于外表的观感,犹如微风拂面,看不见却感觉得到。因此,“风”与“流”在此意思相同,而人物的内涵旨在理想追求,因此用“度、骨、格”这样略显硬朗的字来形容也更准确一些。名士是中国历史的产物,代表着中国士人文化的一种精神品格,以至于风流、风度之外,还有名士情怀,名士格调等表达。

    名士,顾名思义,就是在社会上有名望的士。何谓士?

    首先,士不是贵族,其次,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士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追溯其源,士是西周国家官职(天子、公、卿、大夫、士)的最低一级,士即武士。西周是奴隶主贵族的国家,爵位和官职都是世袭的,朝廷中的重要职位由贵族即有爵号者担任,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士不在其中。春秋后期,礼崩乐坏,天子失语,诸侯称霸,诸侯衰微,大夫擅权,大夫衰微,家臣执政。衰微的贵族不仅丧失了权力,也失去了田产和奴隶,沦落为平民,无以为生,就有人开始以过去专为贵族所掌握的文化知识来谋生,招收生徒,教授礼乐,中国从此有了私人办的学校。孔子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私学老师,门下弟子三千,可谓盛矣。这些学成的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一言得用,平步青云,一国不用,去之他国,朝秦暮楚,即为常事。这些人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故统称为士,是西周的世袭官职制度打破之后出现的以知识才能作为谋生资本的人,近乎后来所说的知识分子。这样原来最低的官吏——士就变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通过学习而成为具有知识的人,武士也就转变为文士,读书人。到了战国时期,士是官员的预备队,管子将其描述为“国有四民,士、农、工、商”,故所谓四民,既是四种职业,其排序也传达了四种职业的社会地位。

    儒家学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成为占居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和官方的意识形态。儒学以政治伦理为纲,标举“忠”与“孝”。读儒经可以入仕为官,有两种途径:一是博士弟子,即官方招收的大学生,学成后由朝廷授予官职;二是察举,即道德名声杰出者通过地方官员的推荐,朝廷授予官职。儒学从此大盛。政府的引导与禄利的刺激使两汉社会笼罩着浓郁的道德风气,儒学的忠孝观念可谓深入人心。但是,禄利刺激的影响最终却使东汉后期的社会风气转向了浮华虚伪,朝廷中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这就激起了坚守儒学伦理道德的士人的强烈不满,奋起批评朝政。他们主要是两部分人,一是朝廷中具有独立精神的官员,一是京城大学里的太学生。他们高举儒学道德旗帜,身正行端,怒斥贪官污吏,深得民众的拥戴,社会名望极高,人们称之为名士。名士言论的锋芒所向,民众齐指,使宦官浊吏如过街鼠人人喊打,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而受到威慑的宦官则利用皇帝来打击、镇压这些名士。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被镇压打击,民众由此而更加绝望,发起黄巾起义,逐步导致东汉王朝的灭亡。

    东汉名士运动的失败,使读书人开始怀疑儒学的思想价值,重新探讨儒学伦理道德的意义。士人反思的结果就是魏晋时期儒学的衰微和玄学的兴盛。玄学的主要内涵是老庄道家之学。所以魏晋名士一改东汉名士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而不惧牺牲的精神品格,专注于个人的内心,追求个性的自由,以逆反的心态来对待儒学的伦理规范——主张真实、真诚、真情。当时,那些崇尚自然、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士人受到社会的推崇,这些人被称为名士,其个性风貌被称作名士风度(风流、风采、风韵等),而与东汉名士那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政治关怀和凛然气节形成鲜明的对照。

    1阅读第①段,对于“风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现代人的心目中,“风流”带有一些贬义色彩,但在魏晋时期,“风流”实则完全是褒义。

    B. 用“风流”来形容人具有理想追求,没有用“风度、风骨、风格”这些硬朗字眼形容准确。

    C. “风流”出现于魏晋时期,强调的是人的心灵却可以感受得到的人的内蕴。

    D. 除“风流”“风度”外,还可以用“名士情怀”“名士格调”等来赞誉中国名士的精神品格。

    2对于“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时期的士排在“农、工、商”之中,在“四民”中的地位最低,后来由于选拔人才的需要,士成为官员的预备队,地位得到了提高。

    B. 春秋时期的士变成了一种以文化知识来谋生的职业,孔子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私学老师,是士的杰出代表。

    C. 春秋时期的士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是西周的世袭官职制度打破之后出现的以知识才能作为谋生资本的人。

    D. 最初的士指的是武士,武士不是贵族,而是西周国家官职中最低的一级,没有资格担任朝廷中的重要职位。

    3对“东汉名士”和“魏晋名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汉名士言论得到民众的一致拥护,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朝廷却镇压打击名士,民众因此对朝廷更加绝望,发起黄巾起义,最终推翻了东汉王朝。

    B. 东汉名士指的是高举着儒学道德旗帜,身正行端,怒斥贪官污吏,深得皇帝的支持和民众的拥戴,在朝堂上名望极高的具有独立精神的朝廷官员。

    C. 魏晋名士质疑儒学的思想价值,重新探讨儒学伦理道德的意义,转而倡导老庄道家之学,专注于个人的内心,追求个性的自由,主张真实、真诚、真情。

    D. 魏晋名士崇尚自然、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个性风貌,与东汉名士标举“忠”与“孝”,以天下国家兴亡为己任的政治关怀和凛然气节是截然不同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写成议论文,字数在600字以上。

    1)小议创新

    (2)学会   (在横线上填上“宽容”、“表现自己”、“合作”、“问候”、“交友”等,然后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