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ú) 簌簌(sù) 虬枝(qiú) 坦荡如砥(dī)
B.鲜腴(yǔ) 黏土(nián) 濒临(bīn) 恹恹欲睡(yān)
C.媲美(pì) 遒劲(jìn) 婆娑(suō) 不折不挠(náo)
D.题跋(bá) 辟邪(bì) 罅隙(xià) 潜滋暗长(qián)
2、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的五部分中,标题、主体、结语三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B. 消息和通讯都要求用事实说话,但通讯的内容比消息详尽、具体、形象,时效性不如消息。
C. 新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上讲,专指消息。
D. 一份报纸,占主要地位的是消息、通讯、评论。
3、请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结构。
B.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D.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 ③②①④⑤ B. ①②⑤④③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⑤①④②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两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2)一日不见,_________。(《诗经·子衿>
(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盂浩然《望洞庭湖赠张相》)
(4)《桃花源诗》中有句“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与此句意思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请帮助文佳完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篇目 | 作者 | 作品类型 | 阅读方法 |
《红星照耀中国》 | 埃德加·斯诺 | ①_____作品 | 摘抄:长征的数据是触目惊心的……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度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 批注:________② 阅读方法总结;读“事实”,读作者想说的“真话”。 |
《昆虫记》 | ③______ | 科普作品 | 摘抄:于是我产生了这样的揣测:螽斯的卵像植物的种子一样种在土中,没有任何阻挡,接受了阳光雨露的滋润。可我瓶中的卵,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实在干旱的沙土上度过的,也学她们缺乏种子萌芽所绝对需要的东西,它们的孵化也需要潮湿。于是我决定试一试。 批注:科学探索需要大胆揣测和实践求证。 阅读方法总结,阅读科普作品,需要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④______。 |
8、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能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细读选文第②段,概括本段中父亲为“我”做了哪些小事?
【2】赏析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3】分析选文第③段加点的词语“蹒跚”“攀”“缩”“倾”的表达效果。
【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全文分析,本文以“背影”为题,有什么好处?
9、想象你是某个实验中的一只蚂蚁、一条蚯蚓、一粒种子、一片树叶,或者是水分子、电离子、一束光……你将“变形”,以“我”的视角参与到实验中,这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请以“我在实验中”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联系实际生活,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