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缥碧(piӑo) 镌刻(juān) 炽热(zhì) 深恶痛疾(wù)
B. 侏儒(rú) 翘首(qiào) 不逊(xùn) 诘责(jié)
C. 佃农(diàn) 慰勉(wèi) 不辍(zhuì) 黝黑(yǒu)
D. 轩邈(miǎo ) 悄然(qiӑo) 屏息(bǐng) 锃亮(zèng)
2、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氛围中,使人叹为观止。
C. 元旦期间,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演讲,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3、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2)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 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敌阵,横渡长江。
A.坚固 斗争 打败 打垮
B.牢固 战争 战胜 突破
C.顽固 战斗 消灭 冲垮
D.巩固 激战 歼灭 冲破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推进古籍工作,抢救保护是前提。 , , 。 。 , 。
①从彰显深邃智慧的四书五经、六韬三略,到印刻世风人情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②因此,加大古籍抢救保护力度,更加重视海外古籍、简帛文献、石刻文献的重新发现
③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④从记录历史信息的帛书简册、线装书册,到包含丰富知识的经史子集、数术方技
⑤然而,古籍较为脆弱,容易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亡佚
⑥才能为我们更好挖掘整理、综合利用古代文献夯实根基
A.④①③⑤②⑥
B.⑤②①④③⑥
C.②⑥④①③⑤
D.①④③⑤②⑥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崔颢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这是一首律诗。
B.诗人通过写“昔人已乘黄鹤去”表现自己对“昔人”的羡慕,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潜在的铺垫。
C.前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D.颈联描写了一幅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深绿,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6、补全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常常会走向衰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借菊花表现诗人闲适淡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请从以下三个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结合名著中的具体事件说明理由。50字左右。
A.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B.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C.人民革命的胜利,是要千百万人的牺牲去换取的!为了胜利而承担这种牺牲,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骄傲和愉快。
8、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
富人的小鸟
①一位富人花重金买了两只小鸟,作为宠物养在了他的花园里。这是两只他见过的最漂亮的鸟儿,他特意委派一名园丁照顾并训练它们。
②不久后的一天,园丁告诉富人,有一只鸟儿已经学会了飞翔,而且飞得很高。但是另一只鸟儿自买来那天起,就寸步不离它栖身的那根树枝。他用尽了办法教它飞翔,用吃的引诱它、哄它、吓唬它,可这只鸟儿就是趴在树枝上一动不动。
③富人一听急了,忙请来几位有名的医生给鸟儿医治,但没一个人能让这只鸟儿飞起来。园丁告诉富人:“农民可能更熟悉鸟儿的天性,要不就请一位农民来试试吧?”
④富人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点头同意,让园丁请来了一位农民。
⑤把这位农民请来的第二天早上,富人惊讶地看到这只鸟儿在花园上空自由地翱翔。富人好奇地问那农民:“你是怎么教它飞起来的?”
⑥农民答道:“很简单,先生,我只是把它趴着的那根树枝砍掉了。”
(1)文中富人和农民对待鸟儿的做法有何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好的故事常常发人深省,使人读有所思,读有所获。阅读上文,从趴着的那只鸟儿的角度写一段文字,阐述你得到的启发或感悟。
写作提示:①观点要明确。②说理要合乎逻辑。③不少于100字。
9、作文。
请以“答卷”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