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杰作,是一本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法布尔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C.《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此书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1937年在纽约首次出版。
D.《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作品,书中采访了众多共产党和红军领袖,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它使西方国家第一次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慷慨 娴熟 锐不可当 抑扬顿错
B.颁发 绚烂 为富不仁 杳无消息
C.倾泄 签订 眼花缭乱 穿流不息
D.渗透 镌刻 诚惶诚恐 暗然失色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其作品《马说》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诗歌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指各地歌谣。
C.《庄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D.《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沉的爱。
4、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叱(chì)骂 蛊(ɡǔ)惑 窒(zhì)息 匿(nì)迹
B. 狼藉 (jí) 讪(xiān)笑 作揖(jí) 卑劣(liè)
C. 鄙(bǐ)视 磐(bān)石 蜕(tuì)变 褴褛(lǔ)
D. 忸怩( ní) 隘(yì)口 厮(shī)守 忐忑(tè)
5、阅读纳兰性德的这首词,完成小题。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 )
A、忆江南 B、天净沙 C、如梦令 D、沁园春
(2)这首词抒情真切感人,毫无雕琢之感,纳兰性德的抒情方式有何高明之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经典诗文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作者誓死忠君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⑴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填写表格。
昆虫名称 | 昆 虫 特 点 |
① |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
螳螂 | 善于利用“___②____”制服敌人。 |
③ | 以结婚为它生命的唯一目的,并且是一个无人可比的禁食者。 |
⑵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和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A.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成的十卷本科学巨著《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B.红军大学的校长林伯渠是一个年仅二十八岁的指挥员,他身经百战,却从未受过伤,以“短促突击战创始者”著称。
C.红军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了四个游击战术口号: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
D.卞毓麟《寂静的春天》于1962年出版,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指出了农药的使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E.纪实作品的基本原则是真实,王树增的《长征》就是以档案、史料、采访等为依据写成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8、【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丁肇中
①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②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③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④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
【乙】
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节选)
竺可桢
①本校以时局之影响,奉令西迁,自赣来桂,今日得在宜山正式开课,旧学生皆已到齐,新生人数骤增。当此抗战形势日紧、前方牺牲惨重的今日,国家犹费巨款而维持若干大学,一般社会已有责备非难之声。此虽由一般人不明高等教育作育培本之重,然我们反躬自省,正应借此种批评,以增进其责任的自觉,共作加倍的自策。必如何而后能培植真正之学问技术,将来贡献国家,无负国家作育之至意,与社会期望之深厚,正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应深省力行者。而在今日艰苦流离之中,将欲增进自觉自奋,尤觉应回溯古来先哲志士之嘉言懿行、丰功伟绩,以资吾人之矜式。因地思人,我觉得王阳明先生正是今日国难中大学生最好的典范。
②阳明先生生于余姚(生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世宗嘉靖七年,即西元1472~1528),在浙江本省讲学之外,其一生事业在江西、广西两省为最大,又谪居贵州两年,也去广西不远。今日广西的境域,多是先生遗惠所在之邦。今浙大以时局影响三迁而入广西,正是蹑着先生的遗踪而来;这并不是偶然的事,我们正不应随便放过,而宜景慕前贤,接受他那艰危中立身报国的伟大精神。
③以理学知名的学者,往往有他的应世的学识和彪炳的事功,他所讲的学问,又很多为无论科学专家或事业家所都应体验实行的。真正的理学不但不迂阔,并且有许多话是切合人生实用的。专家专其所学,果能再来诵习体会古人立身处世之微言大义,最是有益于为学与做人之道。而阳明先生才高学博,无论在学问、道德、事业,与其负责报国的精神,都有崇高的造就。在此国家蒙难学府播迁之中,他那一段艰苦卓绝穷而益奋的精神,更是我们最好的典范。我们在迁校以后,起居生活当然不能如平时的舒适,又因家人离散与经济的困难,心理上不免生一种不安的现象。然这次民族战争是一个艰苦的长征,来日也许更要艰苦,我们不能不作更耐苦的准备。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阳明先生平桂乱与谪贵州,正是赖非常的艰苦来成全他,结果果然动心忍性,增长他的学问,造成他的伟大。诸君都受高等教育,是国家优秀的分子,也是国民中幸运的人,当然都要抱定以艰苦的环境“增益其所不能”为目标,而准备来担当国家许多“大任”。这就不能苟且因循,而应以阳明先生的精神为精神了。
〖注〗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逼近杭州。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本文是1938年11月竺可桢在浙江大学西迁至广西宜山时的开学演讲词。
【1】若给乙文另拟一个标题,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致敬抗战英雄王阳明先生
B.学习精神榜样王阳明先生
C.才高学博王阳明先生永垂不朽
D.理学大师王阳明先生的二三事
【2】演讲词都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甲乙两篇演讲词的作者对王阳明所做之事分别持何种观点和态度。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小草的坚韧;“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竹子的坚韧。坚韧的精神,不仅在于“坚毅、勇敢”,更强调“韧性、韧劲”。生命需要韧劲。有韧劲的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能坚定信心,坦然面对,勇敢前行;没有韧劲的人,遇到困难时,往往灰心气馁,畏缩不前,一事难成。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根据要求作文。
②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见闻,抒发真情实感。
③叙述有中心,有条理,详略得当。
④有生动细腻的描写,写人要写出特点。
⑤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⑥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者,降低一档次评分。
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