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那曲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因此写新闻只能用记叙手法,不能用议论手法。

    C.“几串白色的气泡温柔地拥抱了这位从天而降的仙女”一句中“温柔地”是定语。

    D.《与朱元思书》“书”即书法。古代书法又称尺素、书函、书简、书札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

    C. 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D. 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中,南昌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B.一口抑扬顿挫的“磨剪子咧”的吆喝声,是很多老南昌人至今难忘的印象。

    C.“三叠泉”是江西九江庐山的著名景点,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D.她写作文非常认真,特别在选材立意方面,常常别出心裁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强(juè   念(diào  kàn  林寒肃(jiàn

    B.   雨(zhòu  锐不可dāng

    C.轧(niǎn   息(zhì  广无垠(mào

    D.chóng  劲(qiú  栏(zhà  不绝(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润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乾元二年(759),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站得高,望得远,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是直接描写楼高。

    B.“雁引愁心去”一句中的“雁”,与王维所写的“归雁入胡天”中的“雁”含义一样,都是诗人自比,暗写诗人面对广阔河山时内心的明快与爽朗。

    C.“山衔好月来”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D.“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这是写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E.“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2】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从表达感情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要求填写。

    (1)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3)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4)闭之,则右刻   。(魏学洢《核舟记》)

    (5)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面袍,   _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朱自清《背影》)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隐喻作者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的句子是  

    (7)《长歌行》中阐明人生哲理的一句是        

    (8)《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9)《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10)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完成下列小题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__(作者)的一部科普巨著。他用野外观察和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此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___”之美誉。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上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阳光

    ①秋后的阳光在乡下变得金贵起来。父亲往坡地上收完了玉米,一棒一棒剥去苞叶,就在厦台上垒成圆柱,当清早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一堆堆玉米就开始展露金黄的颜色,孩子一般笑开了脸。

    ②但父亲自己不笑。六十出头的年岁,常年经风受雨上山下田,他早把自己的一副身板练成了一个刻度精准的气象表,乘着这几天筋骨舒适,他得赶紧往水田里抢收稻谷。

    ③晴朗的阳光下,那一丘黄澄澄的稻谷,尽显丰收之色。父亲着急得很,清早出门时太阳还没上来,往田埂上一走,那双解放牌胶鞋立时就让秋露湿了个透。但父亲没有放慢脚步,走到自家田里往齐腰的稻穗前一弯,就把自己也弯成了一穗稻谷。

    ④愈是成熟,就愈应该变得涵养和谦逊起来。父亲到了这个年岁,腰身早已脆如薄纸,稍稍一弯,整个身子就痛得几将折断。在岁月的磨砺中,父亲习惯了容忍与沉默,弯不成腰,他就选择蹲坐,甚至跪立。窸窸窣窣的谷穗碰响,伴着霍霍的镰刀连动,父亲将丰收的喜悦整齐地码在茬口之下,散发出清甜的谷味芳香。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

    ⑤雨水稠密的滇西十月,往往天晴不过三日。秋后的阳光变得吝啬起来,时而云朵盖上,天空就变得不再明朗。父亲焦心不安地直起身子,风恰好在这时刮来,父亲就在风里打了一个寒颤,瘦弱的身体就和他早前安下的稻草人一起抖动起来,吓跑了一群抢食的鸟雀。父亲就势一通手舞足蹈,鸣呜地大声鸣叫,盖住整个坝子的鸟雀就被他风一般地赶上天空。从稻子插到田里的第一天起,父亲就把这一丘稻子当作他呱呱坠地的孩子,除草挑释,把这田当作一块上好的绢布,把自己当作一个心灵手巧的妇人,一针一针在这田里编织出一幅锦来。

    ⑥转眼光阴如逝,父亲就在这田里织了整整六十年。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可父亲最终却失算了,身至暮年,期望大半辈子的安逸就和养大的子女一样,一个个都远离而去。勤劳成性的他怎忍心土地闲着?就在一个个阴晴无定的日子继续走上田头,弯着老腰照旧在他的地里织起锦来。

    ⑦天还在变。父亲焦心起了家里晒场上的美豆,当初被套种到了玉米地里,成熟之后绿皮干脱成了黄皮,却还死死连着豆心。父亲收回来就铺在场心里让太阳晒,直待黄皮干透变白,渐渐裂开炸出豆子,回来再使上一阵连机,方能收获一袋成色较好的豆子。

    ⑧云层变得更加厚实,接着一阵雨水下来,父亲和他的一丘稻子被淋了个全透。开初父亲还不想就此休息,可雨水打得他睁不开眼睛,要紧的是雨水还夹着雷电,乌天黑地里忽然一个彻亮地狂闪,稍稍四五秒钟过后,轰隆隆的雷声就把整个坝子都震得地动山摇。吓得父亲只好拾起镰刀,躲到村边的屋檐下避起雨来。向来本分的父亲,就用自己一辈子的老实巴交,敬畏着故园土地上的一切神灵。

    ⑨雨过天晴,太阳淘气成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金子一般惹眼的光亮,照得天空一碧如洗。抢收回来的父亲就把湿漉漉的谷子往晒场里铺。正午的太阳一下子变得很毒,父亲戴上草帽手把竹耙,勤手细脚反复翻晒,好似一下子回到田里,又开始了一个季节的开墒起垄、精耕细作……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6日,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概括出与“父亲”有关的相关情节。(每件事不超过六个字)

    父亲垒堆玉米→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稻田织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翻晒谷子

    【2】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和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

    (2)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

    【3】找出文中对空中的“云”的描写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4】比较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比较两者在人物描写方法和对父亲情感上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惊。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迁;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朱自清《背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第一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名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遇见了受益终身的人,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也一定有这样的人。请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典型事例的记叙表现这个人对你的影响。

    要求:

    1.题目自拟。 联系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至少运用三种描写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等,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如排比、比喻、夸张等,力争把片段写得更细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