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门票的实际售卖价格竟低于票面价值,与开票时近万元高价票“秒没”的现象南辕北辙。
B.同饮一江水,共担一份责。在当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下,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长江沿线省市义不容辞的责任。
C.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别有用心的发现,揭示了细胞自噬机制在一系列生理过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好的教育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培养人的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引导人不断完善自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成长为优秀人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
(2)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3)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
(4)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A.wǔ jiá wò jiān
B.rǔ jiá dǒu qiān
C.wǔ gā wò qiān
D.rǔ gā dǒu jiān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按内容分为“风、雅、颂”。
C.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马说》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D.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5、古诗词阅读。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①
【唐】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②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注解】:①元九:元稹,与白居易齐名,是诗人好友。②君:指白居易,
【1】这两首诗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根据诗歌内容推断,写“居者之忆”的是
《_________》,写“行人之思”的是《_________》
【2】《唐诗鉴赏辞典》中写到:“两诗写于同一天,可见白居易与元稹友谊甚笃。”结合两首诗内容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②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__________,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④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⑤______________,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
⑥高峰入云,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学习小组开展寻找“大丈夫”活动。你会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位人物作为你的成果?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富有智慧的中国人,很早就把快乐和幸福两个词做了一个容易理解但可能不太确切的区隔。快乐往往是迎合自己的、即时的、短暂的,吃甜食会让人产生愉悦,玩游戏会让我们忘我。幸福往往需要我们推迟满足感,用长时间的努力,甚至需要自我牺牲才能获得。快乐往往需要借助外在刺激才能达成,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会随着外力刺激的减弱而消退;但幸福却是源于内在心灵的修炼和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往往会随着自我不断完善而进阶升华。
一个人如果只是追求快乐,追求感官的满足,往往在纸行的快乐之后会更加空虚。离真正地幸福越来越远;而一个人如果以长期主义的视角追求幸福,不过度在意感官的快乐与满足,而是更多地通过付出和努力,在现实世界中不断自我修炼,最终会走向人生幸福之路。
“幸福是一种有意义感的快乐”,在近年来脑科学和行为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对幸福做出了一个简单清晰的定义。
材料二:在人类几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中;贫困是幸福最大的拦路虎。但在这个和平且物质丰饶的时代,很多人的幸福感反而更弱,原因在于这个时代有很多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整个社会充满了焦虑不安。诗歌和文学正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我们越来越少顾及内心的意文化感。按照彭凯平教授的观点,幸福的感受一定包含智慧和人性的感悟,这是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满足感,也就是人生的意义感。
意义感如此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呢?
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使命。”这里的使命,就是如何推动世界往好的方向发展,如何为人类创造更大的值,这种经世济民的宏大意愿,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意义。
当我们啃一本原本不懂的经典著作,从不懂到懂的那一刻;当我们自我复盘,发现之前的自己是如此幼稚的那一刻;当我们永葆好奇心,对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理解的那一刻。这种突破自我认知之后豁然开朗的心流体验,是一种神奇的人生意义。
材料三:爱读书的人即使一个人也不会孤独,爱读书的人每一个孤独时刻都是成长时刻。读书本身就可以让我们挥别焦虑,延迟满足感,不断修炼心智,拥有更加持续和稳定的情绪状态,这正是幸福人生的基础。
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书可以让我们不断提升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不断增强能力,让我们有更大的能力去爱别人,更好地去为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正是幸福人生的核心。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很多人说读书是逆天性的,看到的只是读书不能像刷短视频那样让人获得即时的感官的满足感,没有看到一旦跨过了习惯养成的门槛就能获得的更高级别的心流快感,这正是幸福人生的关键。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人生幸福的所有条件几乎都可以通过读书获得,而我们所要付出的只是一定的时间和少量的金钱。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幸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幸福与快乐不同;幸福是种有意义感的快乐。
B.材料二第四段列举多个事例,具体形象地阐释“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C.材料三引用了多则关于读书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读书是门槛最低的幸福”的观点。。
D.爱读书的人是孤独的,但每一个孤独时刻都是成长时刻,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持续和稳定的情绪状态。
【2】认真阅读材料二,试着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人生的意义”的理解。
9、写作
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