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海口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早在安南任联合国秘书长时就说过“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事实”的话

    ②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③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④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自己

    ⑤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 o)   异(chà)   转(wǎn)   义无反顾

    B. yù) yì) 厚(dūn)   狼奔豕突

    C. 想(xiá)   徉(chàng) 机(qiè)   沁人心脾

    D. 蓄(zhù)   清(chéng) suī)   嫣红姹紫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既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又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B.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疯狂表现,令人不得不否认足球的魅力。

    C.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使自贡人民的文明素养得到提高。

    D.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B.由于建成了共享自行车运行系统,为广大武汉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的水平。

    D.春节、元宵节、端个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选出对《黄鹤楼》理解有误的一项(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颈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读古诗文,不单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读白居易《卖炭翁》中的“(1)_________ ,(2)_________ “两句,从作者对老翁精练传神的肖像描写中,我们读出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3)_________,(4)_________ “两句,我们读出了他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胸襟和至死不悔的决心;读韩愈《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5)_________,(6)_________ ”三句,我们读出了他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和控诉。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请你参与“青春与经典同行”读书交流活动,完成下列对话。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选自傅雷《傅雷家书》,有删减)

    信中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比如画线句、语言很有特点:(1)

    这封书信是傅聪精神消沉时傅雷给他的回信,其中傅雷关于成长的建议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2)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2】第④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面一个选自第⑤段的句子中加点词“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在成长的旅程中,有的人变得更坚强,有的人学会了谦虚,也有的人懂得了感恩……原来,每个人都可以在成长之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请将“原来,我也能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