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误用是我们在说话和写作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请找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无从进攻。
B.他的文章平易近人,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愉悦。
C.探察外界,关照自己,人会在外与内的调和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D.大扫除后,教室窗明几净,又添上了很多的装饰,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2、下列每组四个词语全对的一组是( )
A.震耳欲聋 眼花瞭乱 如梦初醒 锐不可挡
B.一丝不苟 梦中呓语 豪不介意 烟尘斗乱
C.粗制滥造 深恶痛疾 愚顿压抑 为富不仁
D.跃然纸上 杳无音讯 不掇劳作 和颜悦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 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 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能够让你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人节节败退。
4、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托辞(cí) 解剖(pōu ) 不逊(xùn) 诘责(jié)
B. 畸(qī)形 绯红(fēi) 陌(mò)生 订正(dìng)
C. 匿名(nì) 喝(hē)彩 发髻(jì) 教诲(huì)
D. 驿站(yì) 悔(huǐ) 改 过秤(chèn) 瞥(piě)见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中的“摧”“燕脂”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⑤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⑥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① A 为了结婚这个它生命唯一目的,具备了一种奇妙的天赋。它能飞过长距离,穿过黑暗,越过障碍,发现自己的意中人。两三个晚上的时间里,它用几个小时去寻觅,去调情。如果不能遂愿,一切全都完了:极来准确的罗盘失灵了,极其明亮的灯大熄灭了。那今后还活个什么劲儿呀!于是,它便缩到一个角落里,清心寡欲,长眠不醒,幻想破灭,苦难结束。
② B 的歌声是“格里一依一依”“格里一依一依”这种缓慢而柔和的声音,唱起来还微微发颤,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你一听就会猜想到它的振动膜是极其细薄而宽大的。如果它待在叶丛中无人惊扰的话,它的声音就不会变化,但称有动静,这位歌手便立即改用腹部发声。
③ C 是个嗜食昆虫者,尤其爱吃没有过硬甲胄保护的那些昆虫;这还证明它们特别喜欢内食,但又像螳螂那样只吃自己捕获的猎物。这个蝉的刽子手还知道肉食热量太高,须用素食加以调剂。吃完肉喝完血之后,还要来点水果什么的,有时候,实在没有水果,来点草吃吃也是可以。
(1)上述片段所写的三种昆虫依次是A____B____C____
(2)读完《昆虫记》后,请你向其他读者推荐此书,并谈谈推荐理由。(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母
文/雪小禅
⑴祖母去世二十多年了,这么快。那年我才十多岁,尚不知世事,又过了青涩少年的青春,“刷——”就到了中年。
⑵前几日与姑姑一家聚会,姑妈说起小时候:那时候你奶奶年轻漂亮,瘦高个,穿青布裤子白布衫,头发挽一个髻子。她早晨起来烧水做饭,然后我们哥仨站在枣树下——那时我大哥拉二胡,我二哥吹笛子我唱歌……这句话说出来,全场静了。
⑶那是怎样的一幅美好画面,春日艳艳,一个女人在低头做饭,即使每日里劳作,衣服依旧那么干净透亮,三个孩子在枣树下拉琴唱歌。A枣花开了,香气袭人。那大概是姑母最美好的记忆。而祖母的教育也影响了她的三个孩子——大儿子(我的父亲)一生痴迷于音乐、书法、科学,一把二胡拉了一辈子,并把自己的孙女培养进了兰州大学音乐系二胡专业。叔叔一生喜欢吹笛子,参军后转业到辽河油田,晚年仍然保持浪漫主义情怀,常常一个人去周游西藏、青海。姑妈更是浪漫了一生,当了一辈子音乐老师,弹钢琴出神入化。姑姑说:如果没有你祖母,我们没有这样好的情怀。
⑷而在我的印象中与祖母却不亲不近。
⑸我儿时在一个叫南燕务的村子里长至八岁。母亲生下弟弟便把我送到外婆家。母亲与祖母关系一般,自然会将女儿送给娘家养。在八岁之前,我对祖母的印象寥寥。她那时照看叔叔家的孩子,母亲自然不满,而我与祖母的感情几乎是空白。
⑹八岁,我回城里读书,总见祖母穿了白衫黑裤坐在枣树下听评书。哦,她长得真好看。和外婆比起来,真好看得多。身材亦好,瘦高的个子。外婆矮而胖,而且没有脖子,自然不如祖母好看。祖母身上有种莫名其妙的气息,这种气息甚是吸引我。她识过一些字,还会唱评剧和梆子,那些戏从她嘴里唱出来真是好听。
⑺但祖母与别的女人比来,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气场,她几乎从不出门,常坐在枣树下听收音机,B院子里有四五棵枣树,枣花开的时候落在她的发间,香极了。
⑻我却并不靠近她。她天生让人有隔阂感、距离感——多年之后,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心头一酸,那潜伏了多少年的基因或DNA,它们扑到面前,似是故人来。
⑼我已是,中年。
⑽后来,我与她同住。她的房间雅致,墙上是连环画《霍小玉》《穆桂英挂帅》……床下的柜子上有绿色暗花,纸糊的窗透出木头方格子,上面贴了她剪的鸳鸯。她仍旧一身白衫青裤子,美得有些沧桑,却自有让人想靠近又不能靠近的气息。
⑾虽然与她做伴,却依旧不亲近。我说话是细声细语,她睡西边,我睡东边。我假装睡着了,听她跟着收音机唱戏,后来真睡着了——后来的后来,我与戏曲结下极深的缘分:去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去很多大学讲戏曲,写了《裴艳玲传》。有三四年时间,都在和伶人打交道,那时祖母已离世多年,如果她知道孙女能唱程派《锁麟囊》该多高兴啊。每每想起这些,总会想起祖母。但祖母早已不在,早已不在。
⑿祖母心气高,是小镇上第一个去北京的老太太。她每次去姑姑家都要去北京。在我小时候,北京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而祖母能经常去,在北海、颐和园、故宫照了相回来,放在相框里,有邻居来便指给人家看。我站在一旁,恨她不带我。她不爱孩子,她爱她自己的世界——我越老越像她了,像得不留余地,像得片甲不留。
⒀她带我去赶集市,不似外婆那样疼惜地问我想吃什么,亦不会牵着我的小手。她疾疾地走到前面,像风。白衫子还是那么白。她的头发也有白发了,她的青裤子像有风。我想我不爱这个孤傲的老太太。我比她还倔强,绝不撒娇,绝不讨好她。以一种敌对的姿态和她抗衡着。但她身上分明有一种气质,让我难以离开,那是远比外婆更要迷人一千倍一万倍的气息。莫名其妙却又欲罢不能。
⒁她每每从北京和廊坊回来,都会带一些奇怪的东西回来——几个假领子、几块牛皮糖、一筒麦乳精……她把假领子给我缝上:小女孩,就应该知道打扮自己。我留着短发,穿着男孩儿衣服,又丑又小又自卑。她的高个子白皮肤,她的白衫子青布裤子,她的居高临下,她的清冷。
⒂几年后,我长得又高又瘦。很多年后,我欢喜穿白衫子青裤子。很多年后,我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跟着唱戏。很多年后,我亦清高冷淡不与常人俗闹,亦格格不入只做那个唯一的自己。
——选自雪小禅《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1】阅读文章,根据下列提示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框架图。
“能靠近”△后来,我与她同住。我①。△她每每从北京和廊坊回来,都会②。
“不能靠近”△小时候,祖母经常去北京,但③。△她带我去集市,但④。
【我的感受】△她美得有些沧桑,却自有让人想靠近又不能靠近的气息。
【2】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她天生让人有隔阂感、距离感——多年之后,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心头一酸,那潜伏了多少年的基因或DNA,它们扑到面前,似是故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不爱孩子,她爱她自己的世界——我越老越像她了,像得不留余地,像得片甲不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处写到枣花,请任选一处简析其作用。
A.枣花开了,香气袭人。
B.院子里有四五棵枣树,枣花开的时候落在她的发间,香极了。
我选( ),
【4】对文中“祖母”的认识和理解,下面三位同学各抒己见,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9、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闪亮的日子》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画家画了两幅画,一张画上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而另一张,草地上点缀着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人们一致认为点缀着蝴蝶的草地更美。画家说:“是啊,蝴蝶衬托了草地,从而让草地变得更加美丽。同时,草地也给了蝴蝶展示美的空间。”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