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拮据/诘责 脊梁/即景生情 恪尽职守/刻骨铭心:
B.喑哑/殷红 模式/摩肩接踵 矫揉造作/骄横恣肆
C.创伤/创业 褒贬/越俎代庖 谆谆教诲/毁誉参半
D.星宿/宿舍 桑梓/莘莘学子 舐犊情深/恃才放旷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一项是( )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还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C.《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六义”。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作者与世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学期学习的《社戏》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D.《核舟记》的作者是明朝散文家魏学洢,本文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特点,赞美了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4、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影《长津湖》剧情抑扬顿挫,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恢弘,堪称史诗级战争大片。
B.全红婵好似摧枯拉朽,打破世界纪录,夺得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
C.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鲁迅先生的杂文见解深刻,批判丑恶事物入木三分,充分表现了先生的战斗精神。
5、送狄宗亨
【唐】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
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
又惜空度凉风天。
【1】请简析本诗首句的作用。
【2】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中表达了哪些“愁”?
6、诗歌默写。
(1)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角度写早春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快看啊!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
(1)上面的文段选自被誉为“ ”的《昆虫记》,作者 是法国的。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8、(17分)
十 七 岁
龙应台①
①我到剑桥演讲,华飞②从德国飞来相会。西斯罗机场到剑桥小镇还要两个半小时的巴士车程,我决定步行到巴士站去接他。细雨打在撑开的伞上,白色的鸽子从伞沿啪啪掠过。走过一栋又一栋16世纪的红砖建筑,穿过一片又一片嫩青色的草坪,到了所谓巴士站,不过是一个小亭子,已经站满了候车躲雨的人。于是我立在雨中等。
②两只鸳鸯把彼此的颈子交绕在一起,睡在树荫里。横过大草坪是一条细细的泥路,一排鹅,摇摇摆摆地往我的方向走来,好像一群准备去买菜的妈妈们。走近了,才赫然发现她们竟然不是鹅,是加拿大野雁,在剑桥过境。
③接连来了好几班巴士,都是从西斯罗机场直达剑桥的车,一个一个从车门钻出的人,却都不是他。伞的遮围太小,雨逐渐打湿了我的鞋和裤脚,寒意使我的手冰凉。可是,能够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等候一辆来自机场的巴士,里头载着自己十七岁的孩子,挺幸福。
④他出来的时候,我不立即走过去,远远看着他到车肚子里取行李。十七岁的少年,儿童脸颊那种圆鼓鼓的可爱感觉已经被刀削似的线条所取代,棱角分明。他发现了我,望向我的眼睛既有感情却又深藏不露,很深的眼睛──我是如何清晰地还记得他婴儿时的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啊。
⑤我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被他拒绝。“这么小的雨。”他说。“会感冒。”我说。“不要。”他说。细细的飘雨濡湿了他的头发。
⑥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
⑦放晴后,我们沿着康河散步。徐志摩的康河,原来是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河,蜿蜒无声地汩汩穿过芳草和学院古堡。走到一条分支小溪沟,溪边繁星万点,葳蕤③茂盛的野花覆盖了整个草原。这野花,不就是《诗经》里的“蘼芜”,《楚辞》里的“江离”?涉过浓密的江离,看见水光粼粼的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飘浮──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白衬衫?
⑧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我跪在江离丛中拍摄,感动得眼睛潮湿;华飞一旁看着我泫然欲泣的样子,淡淡地说:“小孩!”
⑨到国王学院对面吃早餐,典型的“英式早餐”送来了:炒蛋、煎肉、香肠、蘑菇、烤蕃茄……又油又重,我拿起刀叉,突然失声喊了出来:“我明白了。”
⑩他看着我。
⑾“原来,简单的面包果酱早餐称做‘欧陆’早餐,是相对于这种重量‘英国’早餐而命名的。”
⑿他笑也不笑,说:“大惊小怪,你现在才知道啊!”然后慢慢地涂果酱,慢慢地说:“我们不称英国人欧洲人啊,他们的一切都太不一样了,英国人是英国人,不是欧洲人。”
⒀走到三一学院门口,我指着一株瘦小的苹果树,说:“这号称是牛顿那棵苹果树的后代。”他说:“你不要用手去指,像个小孩一样。你说就好了。”
⒁经过圣约翰学院,在一株巨大的栗子树上我发现一只长尾山雉,兴奋地指给华飞看──他却转过身去,离我五步之遥,站定,说:“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
(选自《目送》有删改)
①龙应台:台湾地区著名女作家。 ②华飞:作者的儿子。 ③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1】“华飞”觉得“我”做的哪几件事是令他尴尬的?请简要概括。(5分)
【2】本文看似平淡的叙述背后,却蕴含着几多情味。请你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并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1)接连来了好几班巴士,都是从西斯罗机场直达剑桥的车,一个一个从车门钻出的人,却都不是他。
(2)然后慢慢地涂果酱,慢慢地说……
【3】文章结尾,华飞说“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母子关系。说说在青春的日子里,你更愿意以怎样的方式和父母相处。(4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说,人生如画,那亲情就是画面中最美妙的色彩;如果说,人生如歌,那亲情就是乐曲中最动听的乐章;如果说,人生如诗,那亲情就是诗篇中最浓烈的韵味……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蹒跚为儿买橘的背影,亲情是朱德笔下母亲任劳任怨为家人的付出,亲情是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不错,亲情,一个永恒的话题。
请以《感悟亲情》为题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写;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