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5G基站太少,5G服务常出现网络信号不稳定、覆盖范围小,网络接入困难、信号质量差。
B.学习不是一味的接受知识和大量的模仿练习,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D.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新闻特写往往以形象化的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它不像消息那样要讲究时效性。
B. “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有四联,往往二、三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D. 选自《朝花夕拾》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采用双线结构,着力塑造了一位胸襟豁达、毫无民族偏见的日本良师,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特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情。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花传粉是比较原始的传粉方式,植物如果长期自花传粉,会引起后代生活能力的逐渐衰退。
②花粉自花药里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叫传粉。
③异花传粉,即花粉从一朵花的花药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如玉米、桃等植物就是进行异花传粉的。
④传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花传粉,另一种是异花传粉。
⑤异花传粉是比较进步的传粉方式,因为它可产生生活能力较强和产量较高的后代,劳动人民就利用这一特点来选育新品种。
⑥自花传粉,即花粉从花药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如小麦、水稻、棉花等植物多为自花传粉。
A. ④②①⑥③⑤
B. ②④⑥①③⑤
C. ④②⑤③①⑥
D. ②③④①⑤⑥
4、下面选项中字音字形全写对的一次是( )
A. 拈(zhān)轻怕重 以身殉(xùn) 职 精益求精 纵横绝荡
B. 亵(xiè)渎 摒(bìng )弃 婆 娑 戳 穿
C. 坦荡如砥( dǐ ) 虚以委蛇(shé) 光怪陆离 全神惯注
D. 伫(zhù)立 翌(lì)日 旁 鹜 迸 溅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溯洄从之”在诗中多次出现,这对表现主人公感情有何帮助?请简要分析。
6、《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础、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面,请你也来参加!
(1)请在下面对联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选项,将其补充完整。(只填序号即可)
人似秋鸿来有①__,事如春梦了无②__。
A.情 B.信 C.痕 D.声
(2)请从表格中识别并写出一句关于春节的完整七言诗句。
把 | 花 | 后 | 符 |
桃 | 总 | 新 | 梨 |
换 | 清 | 旧 | 落 |
7、名著阅读。
我最后一次走过保安的大街,越是走近城门,越是感到恋恋不舍。人们从办公室伸出脑袋来向我道别。我的扑克俱乐部成员全体出动来送行,有些“小鬼”陪我走到保安城墙根。我停下来给老徐和老谢拍照,他们像小学生那样互相搭着肩膀。只有毛泽东没有出现,他仍在睡觉。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文段中的“我”即作者,他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 。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对这块土地深含的情感是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青灯有味
王鸣光
①“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这是陆游《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中一句。每读之,便会想起青灯下那些有味的场景和心情。
②据说古时寺庙里的灯,用青布作灯罩,谓之青灯,也泛指灯火如豆的油灯、蜡烛、煤油灯等。与白炽灯、荧光灯等不同,青灯在给予人们光明的同时,并不排除夜色,它仿佛在夜色重幕中,挖出一个小小的口子,中心是明亮的,然后夜色从淡到浓,如同涟漪,一层层、一圈圈地荡漾开去。浓处暗影憧憧,淡处影影绰绰。若要看书写字、穿针引线,那是非要靠近灯火,时间一长,脸上会留下一道淡淡烟痕。若有风来,灯火便晃动起来,冒出一缕细细的黑烟。屋里那团浓浓淡淡的夜色,那片含含糊糊的光亮,随之摇摆不定。
③这样的环境里,最有味的是听鬼故事。心里越是害怕,越是要竖起耳朵来听。此时的想象力变得十分的丰富。觉得故事里的鬼,就隐藏屋角的暗处,随着灯火一闪,便要张牙舞爪扑过来。听觉也变得十分灵敏,听到在屋角床底的漆黑中,有什么东西在窸窸窣窣地来回走动。黑黝黝的玻璃窗不知谁在叮叮敲打。户枢突然“吱嘎”一声,如同惊雷。虽然头皮阵阵发麻,皮肤上起鸡皮疙瘩,却是欲罢不能,总缠着大人们讲。
④ 青灯下,鲁迅先生《秋夜》里小青虫飞进来了,在桌上、在灯台上蠕蠕而动,然后舍身扑向了火苗。蛙声聒噪着想要进来,而蟋蟀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悄悄地来到了床底下,不停地口瞿口瞿地鸣叫。窗户上突然有些微明,原来是一片月色,移到了窗户,向亮着青灯的屋里窥探。
⑤“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青灯下的字,并不清晰。然而一团昏黄的光亮,却为夜读者拓出一片清静的天地。午夜时分,万籁俱寂,灯火不时跳动着、摇摆着,是温暖地陪伴,宛如红袖添香。在孤寂困倦中,灯花突然噼啪一声,灯火骤然分外明亮,心形般的火苗变成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夜读人,令人心头一喜。
⑥ 在唐诗宋词中,固然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那样灿烂的场景,但更多的似乎是灯火如豆,光影茕茕:“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孤灯照寒雨,深竹暗浮烟”。青灯下响起不朽的平平仄仄声,一直回荡在灯火通明的当今。
⑦ 如今家中的灯,林林总总,一旦亮起来,亮如白昼,将夜色驱赶得纤毫不存。青灯一盏,只能在心中将它点燃 ……
【1】选文第②段运用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2】文中大量引用诗词有什么作用。
【3】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青灯在给予人们光明的同时,并不排除夜色,它仿佛在夜色重幕中,挖出一个小小的口子,中心是明亮的,然后夜色从淡到浓,如同涟漪,一层层、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4】试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9、微写作。
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提示:(1)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自己的感受。(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