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有关《经典常谈》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诗经》《史记》等经典,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发展脉络。
B.东汉许慎作了《说文解字》,书中搜集了小篆、籀文和“古文”,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每字都有说解。
C.《易传》中较有系统的是彖辞和象辞,彖辞断定一卦的涵义,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观念,这里面包含着多量的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
D.孔安国将从孔子旧宅的中所得的《书》加以整理,发现比当时的通行本篇数要多。此处的《书》后来被称为《今文尚书》。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
B. 政府不断继续加大公共服务事业,如关注教育均衡、食品安全等问题,这些都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C. 我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实则是知识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从而对每一件事的态度。
D. 在第26届“汤姆斯杯”羽毛球锦标赛上,中国男队折戟沉沙,其原因是队伍青黄不接的缘故。
3、填入下文横线处的汉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 )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 )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jué) 人之路!”
A.籍 绝 xiè bèn
B.藉 绝 xì bēn
C.藉 绝 xiè bēn
D.籍 决 xiè bèn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而之细柳军。 之:到,往。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B.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同“缺”,缺口 (《三峡》郦道元)
C. 所以动心忍性。 忍:使坚忍 (《孟子》二章)
D.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正:正确 (《孟子》二章)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句诗最能体现出来?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杜甫在《春望》中描写了长安城乱草丛生的春景,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感叹前程遥远、难以到达,而自己空有诗才、毫无用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作者)创作的一本长篇小说。保尔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____________, 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段文字,完成填空。
圣经这门课,神甫总是给保尔打满分。新约、旧约和所有的祈祷词,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上帝哪一天创造了什么,他也都记得一清二楚。保尔打定主意,要向瓦西里神甫问个明白。等到上圣经课的时候,神甫刚坐到椅子上,保尔就举起手来,得到允许以后,他站起来说:“神甫,为什么高年级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
他刚说到这里,就被瓦西里神甫的尖叫声打断了:“混帐东西,你胡说什么?圣经课你是怎么学的?”
保尔还没有来得及分辩,神甫就揪住他的两只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分钟之后,保尔已经鼻青脸肿,吓得半死,被神甫推到走廊上去了。……
请结合名著内容,对保尔和神甫的人物特点作出评价。
保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题
我的太爷老师
①我的家乡在西北高原上,那是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学堂,学堂里有几排高低不等的长桌和板凳,西墙上挂着块小黑板。
②学堂只有一个老师,官名漆润江,四十多岁,民办教师。农村人讲究辈分,我叫他太爷。他有个绰号叫“行人”,“行人”就是能干能行的意思。他很早就入了党,作宣传抓革命,样样在行。他精于木工、画画,还会女红,村里唱戏穿的各类戏服,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最厉害的是,他还担任村里社戏的总导演和主演。太爷做老师的时候,把自己这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学堂在全县大有名气。
③学堂只有一间教室,但太爷调配得次序井然。他教完一年级生词,就让他们在外面的窗台下对着太阳去狂喊狠读,再教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互相岔开,互不干扰。他教书有声有色,形神兼具。有娃问,“拖”字是个啥?咋个念?太爷就拽着他的手满院子跑,直到他说出“拖”字来才放手,从此他永志不忘。我至今还记得他教《草原英雄小姐妹》时声嘶力竭地喊:“龙梅——,玉荣——,你们在哪里?”喊得我们都为英雄小姐妹揪心。
④那年月课本经常不能按时到,好在每年的课本也没有什么区别,太爷就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跟着抄。没有复写纸,他有时一页一页地抄下来,发给大家。我觉得他抄得比课本还要好,可惜那些宇纸都已经不存在了。
⑤太爷对我们纪律的要求有些酷苛,不许迟到,更不许逃学旷课。如果谁没来上课,太爷会派一个娃子去他家请,如果还不来,就派四个男娃去抬。所以如果不想上学,我们哪怕跑到野地里去,也不敢在家里呆着。如果你今天没有来,那明天一大早提前去,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太爷才不会处罚你。
⑥西土边壤,春夏之交时才山青草绿。每到这时,太爷就带着我们排着队,敲锣打鼓地去山野,那时我还不知道世上有所谓的踏青。山野翠绿,风和日丽,花香气清,百鸟欢鸣。我们挖野菜,追蝴蝶,采花蜜,摘大把的狗艳艳花,将里面的蚂蚁和小虫子抖出来,盘成花环戴在头上;把开了花的马莲从节上掐下,一吸一吹,“啾啾”鸣响。十几个娃娃,背着装满野菜的背篼,戴着鲜花的王冠,吹着自己的号角,像打了胜仗的战士,在将军的带领下,敲着得胜鼓满载而归。
⑦夏天麦收时节,太爷带我们排着队去收割过的麦地里拾麦穗;秋天,太爷带我们去山里采草药,柴胡、甘草、杜仲之类的,或挖或采;到了冬天,太爷让我们去拾柴,以作御寒之用,他要求我们必须把柴一捆一捆地码得整齐好看……
⑧太爷会唱戏,但却不会唱革命歌曲,可是他要强得很,到公社或县里去开会,听到一句半句,回来就教我们。太爷还充分发挥他的木匠美工优势,给我们每人做了一杆木枪一把木刀。有了刀枪,太爷就教大家跳舞。我们持枪舞刀,变换队形,边唱边舞。有时我们挎枪背刀去邻村作宣传,一二三四,孔武有力,威风凛凛。那些学校的学生娃看了,羡慕得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
⑨太爷得过公社、县里甚至地区的各种奖励,奖状贴满了他家厅房里的一面墙,那就是他的一切。他还经常作为先进代表去市里作报告,讲一个只读过十八天书的泥腿子,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⑩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小学教学逐步走上正轨。小学数学中有了方程之类的内容,这些对于太爷来说,就等于是天书。他总是努力地学,也仍然不许他的学生考得不好。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和他的学生终究是跟不上了。太爷经过痛苦的抉择,辞了职,还原成一个地道的农民。九十年代,民办教师纷纷转正,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但他已经享受不到这些福利了。只有那些发黄的奖状和照片,记载着他过去的荣光。
⑪在我们那个小村,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是太爷的弟子。他为这个村子打下了读书识字的根基,使三代人摆脱了文盲命运。我想,在中国的贫困山区,像太爷这样的民办教师,在那个特殊年代应该有一大批,他们给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开启了心智的大门,使数以亿计的农家子弟,学会了写自己的姓名,走出了山沟,融入了城市,走向了世界。太爷们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遗憾的是,我很少见过有人记述他们的功绩。他们是无言的丰碑,太上的大德。
【1】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的太爷老师”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
【2】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我的太爷老师”的许多事,他是按照怎样的线索和顺序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3】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4】阅读第⑥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孩子们“踏青”的快乐的。
【5】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我的太爷老师”的用意。
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专注地欣赏,让我们更好地与自然相融、与历史相拥;专注地阅读,让我们充分地 品评人物、领悟主题;专注地学习,让我们收获新知、提升能力……请将“专注让我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加盖印章的汉字、字母数字的组合、生物特征的识别……密码不断发展演变,走向无限可能。它依托科技,见证历史,承载文化,关联生活。围绕密码,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请以“密码的故事”为题目,发挥想象,完成一篇记叙 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